刘德伟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地籍控制测量中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研究
刘德伟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近些年来,在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下,GPS作为一项快速、准确、便捷的卫星定位技术,给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场技术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GPS卫星定位技术优势的分析,探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GPS技术的应用及相关原则,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地籍测绘工作提供参考。
地籍控制测量;GPS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GPS卫星定位技术日趋成熟。在地籍控制测量领域内,GPS卫星定位技术凭借其快速计算、精准度高、操作简便以及节省成本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得出的地籍图,可有效保障其精准度,从而使我国地籍控制面网的长久使用得以实现。
地籍测量是实行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从控制测量到细部测量,可以精确测量出宗地范围境界、尺寸大小、权属界址点坐标以及宗地面积等地块信息,最终绘制出地籍图,以便于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为满足测绘地籍图的需要,以地籍区域为范围,按国家相关规定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手段,测量出该区域范围的大小、等级以及现有控制点的数量等数据信息,然后再依据测量结果开展相关的地籍测绘及技术设计工作,例如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先后研制出了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激光扫平仪、精密测距仪等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这些仪器设备为我国工程测量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直至90年代中期,GPS卫星定位技术在美国率先诞生,使得测绘技术再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GPS以其多功能、全天候、高效率、易操作、精度高、应用广等技术优势,迅速在土地测量中得到了推广及应用,GPS系统是目前测量领域内最为先进的技术,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的原则,同时,视测区范围的大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两种。其中,基本控制测量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布设有不一样的测边网、GPS网、导线网以及三角网等。地籍图根控制测量是在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分为两个级,布设相关等级与基本控制测量相同。
(一)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尤其对地籍控制测量的影响颇深。在传统的地藉控制测量中,各控制点位之间需要进行通视方可完成测量。因此,控制点位的选取就受到很大的限制,也放慢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利用GPS进行测量时,各点之间无需相互通视,并且没有常规三角网布设时的繁琐要求,只需将GPS仪器精度与测量区域等级控制精度相匹配,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GPS的要求,那么所布设的GPS网就完全可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相关规程要求,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测量精准度,所以这项技术在全国各地的地籍控制测量中得均到了广泛应用。
(二)GPS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和精度
地籍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最终绘制宗地图、测绘地籍图而提供基础数据。而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和精度,其存在的意义是为土地权属范围内的特征点,即界址点而服务的,为完成地籍控制测量的任务,控制网点的密度需根据测区范围及先后次序分为首级控制网以及加密控制网两大类型。鉴于城镇区域内界址点密度加大的特性,在保证点位精度条件下,控制点密度需要增大至便于测定界址点,有时为方便直接在图根点测量界址点,有必要在GPS网下增加一级图根导线。
(三)位置基准点对GPS网的影响
在运用传统方式建设城镇地籍控制网时,如果附近没有国家控制点作为位置基准参照点时,常用假定坐标作为起点建立坐标系。而在使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地籍控制网时,确定基准点位置时则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方式,可分为尺寸基准、位置基准和方向基准三种类型。在经纬度方位上,基准位置的偏差会使GPS网产生整体性的旋转,针对一定范围内、高差较小的GPS网来说,位置基准使GPS网在经纬方向上产生的偏差可基本不计。对于高差较大的GPS网,确实需要有精确的起算数据。
(四)GPS RTK技术应用于地籍细部测量
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上的地籍细部测量,同样是地籍调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详细记载每宗土地的权属范围、界址点、位置、形状及尺寸等基本信息。在地籍调查的相关规定中,城镇外围界址点与内部界址点间距误差不得超出10厘米,城镇内部隐蔽界址点与村庄内部界址点间距误差不得超出15厘米。RTK技术是GPS定位系统发展至今的最为先进的测量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同时接收卫星信号与基准站发出的改正信息,经过自动解码系统,计算得出单位为厘米的定位数据,完全可以满足地籍地部测量的精度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作为土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测量范围大、地形复杂、界址点多、数据多变等特性,开展工作的难度较大。而GPS卫星定位技术凭借其可灵活布点、操作简捷方便、无需测站之间互相通视以及全天处于工作状态等强大的技术优势,充分满足了地籍测量工作的各项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及效率,具体保证较高的工作质量,为地籍调查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虽然GPS卫星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随着它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地籍控制测量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1]令狐义强.GPS—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3):108.109.
[2]刘祥.GPS卫星定位技术在现代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5]尚雪巍,寇俊之,李文慧.深度探讨GPS地籍测量技术与实施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