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2017-04-15 07:1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文化站礼堂宁波市

(宁波大学马克主义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宁波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蒋莎莎

(宁波大学马克主义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和贯彻落实宁波市提出的努力推进“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目标。文章以宁波市近些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为前提。采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梳理了宁波市农村文化建设的近况。同时发现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基层文化站存在着一些问题。

宁波市;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近些年来,包括宁波在内的我国许多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十分活跃。从1995年开始,宁波市乡镇文化建设在浙江省“六个一”和“东海明珠工程”的大潮下开展起来,以各地民风民俗和传统节日为根本,精心培养和发展各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从那时起,“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文化建设新格局开始形成。近些年来,宁波市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村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建设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想使我们国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且经久不衰,我们必须在国内花大力气发展文化,走独具特色的文化之路。因此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其严重影响基层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

(一)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背景和取得的成就

1.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背景。宁波市“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动文化市场的进步,着力推动“1235工程”建设,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极力推进“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根据宁波市在2015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1]到2016年初,宁波市总人口共有782.5万人,农村人口占宁波市总人口比重的28.9%。所以农村文化建设就变成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农村文化建设对宁波市实施的“提升农村品质,建设美丽乡村”的三年行动计划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意蕴。

2.宁波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到2015年底,宁波市在各乡镇建成了709个文化礼堂。“从2013年开始,宁波市根据“农村文化综合体”的和“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目标。”[2]逐渐进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举办了8800多场表演,参与演出和观看表演的人数达到156万,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到2016年底,宁波市镇海区文化站平均面积共有2300平方米左右,达到几乎每个村都有文化活动场地。每年表演280余场、文化走亲互动表演近40场,举行培训、道德等讲座近20期。并且政府每年对每个文化站投入资金100万左右,创立了管理考核办法,每年政府投入用于鼓励严格管理的资金超过200万元。从人员配备上来说,提供有编制的工作人员3个名额,并且每个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总数不得少于5名,高学历的工作人员应占总人数的80%。

总而言之,这些年来宁波市乡镇文化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文化服务网络系统,使农民群众基本上拥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在特定地区内所开展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农村文化服务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塑造村居民众良好精神风貌的总和。通过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使得每位农民都有精神生活、可以不被封建迷信所诱惑,从而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首先包括县有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乡有一站(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其次创建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县、乡、村文化活动场所。比如图书室、电影院等文化场所。最后是建设网络设施。比如:无线电视网、光纤网等通信设备。

第二,农村文化服务网络系统。农村文化服务网络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城乡融合均等化,形成囊括县城、乡镇、农村三者的较完备的文化服务网络系统,使得人们都能享受到文化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第三,乡村精神、乡村理想建设。乡村精神、乡村理想建设总体上来说就是通过举行正确价值观指引、道德模范、文化演出等活动,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最终达到以模范促先进,以家风带民风的效果,并且最终形成向善向美的乡村精神、乡村理想的氛围。

二、宁波市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乡镇文化站覆盖率高,但功能相对单一

当前,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牢牢抓住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更多优良文化资源向乡镇倾斜、向社会开放,完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的机遇,各乡镇政府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创建、拆除、改造了许多场所站舍。据统计,目前全市村居文化站共有文化活动场所近300万平方米,宣传区域2万平方米,农民书屋4万平方米,总书籍量高达130万册。总的来说,布局合理、设备齐全的综合活动场所基本建成。

然而,基层文化站还有功效单一、乡镇文化资源缺乏合理规划的难题未被解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当发挥文化的宣传、党员的教育、科学的普及、法律的普及、体育健身等作用”。[4]但是镇海区澥浦镇、九龙湖镇文化站均只承担部分宣传的事情,别的工作则由别的单位来完成。与此同时有些文化站的公共文化设备还被另作他用或闲置。有些文化场所设置的活动少,或活动设置缺乏创新,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致使人们不愿意去参加这些活动。

(二)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但水平较低

在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各基层政府从2013年开始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截至2016年8月末,宁波市共建成了828家文化礼堂。农村文化礼堂分为“两堂五廊”,“两堂”指礼堂和学堂;礼堂是村民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用来举行会议、开展讲座和演出的文化活动中心,学堂用来政策普及、技能培训、理论宣讲、上网络课程的地方。“五廊”包括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5]在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的三年间,各乡镇共举办了8800多场表演,参与演出和观看表演的人数达到156万。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得人们更加的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生活。

但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水平总体较低,且内容贫乏、形式单一。例如有些乡镇文化建设的形式只是表现在唱歌、舞蹈等方面,有些地方尽管设置了村级图书馆,但是存在书籍数量少、种类单一,更新滞后等问题,从这方面来讲村级图书馆好像形同虚设。这些活动没有充分运用农村文化建设的大舞台,没有把文艺场所的所有功能施展运用起来。

(三)村干部、村民认识不够,参与率不高

思想决定认识的高度,认识的高度决定事情的结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部分村干部和村民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有些人甚至把家里面的古董拿出来在文化礼堂中展览。但是还有一部分村官对文化建设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过于关心自己的政绩和“硬”实力建设,忽视了“软”实力建设,另一方面又只管建设结果,而不管宣传,不管文化礼堂等文化设施建成后应该达到的惠民效果,只是简单地盖几排楼房,不能从根本上领会乡镇文化建设的意义。与此同时,有些村民甚至不知道村里有图书馆、兵乓球场馆等文化设施的存在。有些村民从来没有去过村里的图书室、棋牌室。有些村民知道有这些文化场地和文化活动的存在,也去过,但参与热情不高。甚至有些村民觉得这些文化设施无关紧要。比如一项对镇海区的调查显示,只有20%多的受访人们进去过文化站。这些思想的存在对于农村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甚至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发展。

蒋莎莎(1992-),女,研究生,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站礼堂宁波市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The Cultural Highland
Village Gala Show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n Rui’an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小活动铸大理想——“嘉礼堂”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