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滨河小区为例

2017-04-15 12:26:27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老年人空间儿童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对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滨河小区为例

蒯静吴凡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功能决定设计,而不是设计去决定功能。设计过程中,对空间的功能设计与表现是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怎样其功能是怎样的。所以,为了让设计方案能够顺利的实现,我们一定要对空间的使用功能有充分的了解。公共空间使用功能决定着居住区空间设计定位的方向,所以在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居住区空间的基本功能。居住区的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的蓝图,而许多的公共空间在设计初期就已经确定了其主要功能,当然也存在有些公共空间设计是需要根据功能的重新定位而进行再次设计。所以,不同人群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都不一样,设计师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活动类型;功能;原则;人群相关

如今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居住建筑,它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设计者需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于构思、设计和建造住宅的整个过程之中。恰恰相反的是,人们的许多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被忽略,居住建筑的大量性和普遍性使得“以人为本”成为了华而不实的广告词。

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的脚步,或许前路荆棘遍地,但是从没放弃。或许我们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它一定是美好而又健康的。衣食住行,当今居住建筑是否能为人们带来幸福已是热点话题之一,它作为人们幸福生活基本的物质保障,一直都全社会关注着。无论一个居住建筑建造的多么完美,它总是会有缺陷的那么一面,如今的住宅形态发展的并不成熟,不管里面住户的满意度多高它都不能说明已完善不需要改进,相反的是,这仅仅是住宅设计探讨和革命的开端。国内关于住宅设计水平和方法的讨论才刚开始,并没有形成系统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设计者们积极学习、思考,共同探讨交流,创造出更为先进、更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潜心研究目前居住区设计所存在问题并解决它。

滨河小区成为这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将对其小区从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方面来提出改造建议。

一、老年人群

(一)听觉

老人的听觉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所以他们需要极高的听觉环境。听力下降会使老年人的对外界声音的反应能力变得迟钝,这使得老年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然而过于杂乱的声音又会对其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晚上容易失眠,害怕外界干扰,喜爱清静,所以如果其周围环境过于嘈杂会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针对该现象,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建筑设计时,需要重视建筑对噪音的隔绝功能。而经过调查发现,该居住区并没有很好地注意这点,所以在后期,可以通过栽植多种植物来缓解噪音对老年人身体及心理上的影响。

(二)视觉

调研的该居住区比较古老,所以相邻建筑之间的光线较暗,在问询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有绊脚摔伤等现象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视力也会下降,甚至非常明显,也会伴随着出现对光线的感知力变差的现象。根据老年行为学中所提到的知识可以知道,在建筑光线和色彩处理上要照顾到老年人甚至高龄老年人的特殊要求,例如老年人视力不佳,所以在一些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安全或交通标志上,如楼梯的起步、台阶、坡道、转弯等处,应该以鲜亮的颜色表现出来加以警示老年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三)触觉

触觉环境,指的是老人用身体能感知到的环境。调查发现,由于生理原因,不同的季节老年人的活动环境也不一样。例如在夏天的炎热季节,怕热的现象比较明显,他们喜欢在通风的环境中活动;而在寒冷的冬天,由于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衰退,则喜欢在有太阳的背风处停留,真实反映了老年人对触觉环境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方便老年人活动健身,设计者在对老年人的健身设施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将其设置在夏季有树荫遮蔽,冬天较长日照的地方。

(四)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环境包括无障碍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近年来对于居住区环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个热点之一,它是能够保障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能都顺利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活动环境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一般的高龄老人,随着肢体感官或是智力技能的衰退和下降,会出现活动不便、以及对周遭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的现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高,他们对楼梯、台阶等需要高强度的体能公共场所设施的使用也逐渐力不从心。并在在这个逐渐衰老的过程中,老年人的心理也产生变化,他们开始感觉到自己对周围生活设施已不便使用,感到那些设施对自己造成的障碍威胁,所以居住区应注意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要求。

二、儿童人群

(一)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原则

1.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定位

顾名思义,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使用对象都是儿童,所以设计师要针对其使用儿童的不同情况,例如身高、智力等方面的不同来进行差别设计。举个例子,4~7岁儿童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具都是专门为其设计的,需要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准则,特别要注意场地和器具的尺度或者其边角等细节是否含有让儿童陷入危险的因素。在设计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时,设计师们还要注意不同的年龄段儿童要有不同的活动区域,并且区域之间要有连接口并保持其畅通,能快速到达,并且区域划分要有简单清晰的标识,不能让儿童出现认知困难的问题从而发生意外。

2.活动场地空间需要丰富多彩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空间的感受比成人更为敏锐,需要的是色彩丰富、活动繁多、变化多端的活动空间,能够让他们流连忘返,沉迷其中,而过于单调的空间只会让儿童们感到索然无味。不同的空间类型有其不同的用途,大家都喜欢的捉迷藏游戏就体现了儿童们对于活动空间多样性的追求,不同的空间类型如高与低、大与小、明与暗的不同对比能够激发出儿童的探索欲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类型不同的空间也有其对应的适用儿童。平时儿童都在开阔的大范围空间玩耍,但是在学校或者自己的小房间等较为私密的范围他们又能自己很好的独处打发时间。设计者对于不同空间功能的定位也就决定了儿童活动空间的多样性,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都对其有影响。然而一个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是整体性的,不会完全分割开来,形成流动化组成的功能分区,既能促进在活动时儿童间的交流和学习也能给儿童提供一个相对的私密的空间进行自我提升。

3.多样化的场地铺装材料

安全性原则是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中场地的铺装应该注意的,最好使用自然材料例如沙石、植被以及草坪,不仅可以防止儿童由于跑动不注意周围环境而造成的摔伤后果,并且它比人工材料的铺装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处于生长阶段的孩子,正是对周遭的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仔细的去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去用自己的手掌接触身边的每一种事物,然后再和自己的小伙伴去分享他们眼中的世界。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面积太少

经调查发现该居住区儿童目前的户外活动空间,大多都存在于公园、学校、游乐场等开放的空间,其中便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空间数量较少,并且空间的分布不够分散。然而家长的工作时间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在节假日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公园或者游乐场游玩,平常就只能等下班饭后带着儿童们在居住区的宅间绿地做活动,有些甚至只能让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在小区中的绿地玩耍,导致儿童的参与性不高。该居住区在宅间绿地可以设置一些小面积草坪专供其玩耍,毕竟儿童是个需要照顾的人群,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2.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普通住宅建筑的宅间绿地或是住宅景观都是小面积的小区景观设计,大多都以硬质铺装以及软质植被相结合得形式,而根据居民需求建造的健身区域则大多以硬质铺装为主。这些以成人作为使用对象的公共活动空间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与成人相比,儿童具有身体不够协调、智力不太成熟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突发性状况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所以,可以在改居住区中设置一些针对孩子们的小草坪或者适合儿童玩耍的设施,丰富他们的活动项目,让他们走到室外感受自然地魅力。

三、特殊人群

这里的特殊人群指的是残疾人群,在居住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无障碍通道的设计,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对于这方面的体现,可能由于小区的年代久远导致设施的不健全。所以在小区的道路或者建筑入口处希望可以多多考虑特殊人群的特殊要求,盲道或者无障碍通道的设计都是必须的。

而植物方面的考虑则多采用无毒植物品种,防止特殊用户人群误食或者其他的安全事故,少用存在尖端枝条从而导致误伤居住者的植物品种。

四、结束语

如今居住环境问题不仅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还存在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一些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只有在经济、科技、社会甚至生态、文化等更大的系统内部进行人居环境的研究,才能使居住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搭建自己的居住场所,当然这其中也要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构造一个人居环境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美好现象;这不仅对现代人个性化、舒适性的生活做出保障,还能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当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全人类的梦想之一,希望通过对滨河小区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的改造建议,能够为以后的居住空间环境建设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实际和理论作用,让其环境设计更符合居住者的实际需求,让人们的居住空间更为舒适。

[1]翁奕城,许乙弘.浅谈室外环境全方位的无障碍设计[J].四川建筑,2000

[2]张品,彭军.老年人和残疾人居住环境色彩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3

[3]朱望规.欧洲城市儿童活动场地景观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5]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蒯静(1993-),女,汉,湖南常德,硕士在读,湖南农业大学,景观设计;吴凡(1992-),女,汉,湖南岳阳,硕士在读,湖南农业大学,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老年人空间儿童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