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张偲
(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抓牢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关系着我党执政兴国的成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目前,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中存在党性意识日趋淡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考评机制亟待完善、队伍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要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上进行改革。
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问题;对策
大学生党员永远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先进分子,是最年轻的有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展现了卓越的风貌。1926年,王达成、雷从敏和朱莽三人成立了中共清华的第一个学生党支部,在广大爱国师生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使广大爱国师生提高了思想境界、开阔了政治眼界、认清了当时形势。
大学生党员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将大学生党员纳入党组织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档案管理,三是加大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四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和组织关系的转接,五是完善大学生考评、监督机制。抓牢大学生日常管理对于各级党组织管理乃至国家兴旺发达有着重要意义。
(一)关系着我党执政兴国的成败。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核心骨干力量,引领着时代的新风气、新风尚,走在改革发展的最前列、最前沿。抓牢大学生日常管理,首先要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着手,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青年一代的共识和力量。
(二)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力量,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和思想。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能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障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度。大学生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党员强,则社会主义事业兴。
(一)党性意识日趋淡薄。一是党员身份意识淡薄。作为一名党员,应永葆先进性。由于入党前对综合素质要求高,部分党员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展现出自己最好的风貌;但入党后逐渐淡忘党员的身份,开始降低自身要求,得过且过,成绩出现下滑甚至挂科,各方面表现变差,还不如团员同学和普通群众。
二是服务意识淡漠。“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名党员应坚持的人生信条,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是一名党员的基本素质。然而,部分党员不能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题主义有机协调起来,不能将个人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他人、集体的基础之上,自私自利,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倾向。同学需要伸以援手时,时常假以各种理由敷衍塞责、推卸责任,抹黑了党员形象。
三是组织意识淡漠。一方面,部分学生入党后开始消极懈怠,党员意识淡漠,不关心组织建设,党员义务也不主动落实。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能请假就请假、能缺勤就缺勤。另一方面,有的中年级党员从不主动承担党内事务,有的被动接受后可以完成得较好,有的则是偷工减料、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有的毕业班学生党员,常以实习、找工作、考公务员和考研等私事为由,拒不参加学习教育活动,拒不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甚至要求退党。
(二)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目前,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主要形式为“念文件、谈心得”,“老师讲、学生听”的座谈会形式,形式陈旧、死板,无法激发广大学生党员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造成组织生活会走过场、应付了事的局面。
按照组织要求和党建考核目标,各学生党支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对于其他组织活动也有定量的要求,活动多而不精,主题高大上而不接地气。为了完成年度考核的任务,展示学生党支部的成绩,学生党员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量才参与其中,很多活动开展得并不深入,成效较低。
(三)考评机制亟待完善。很多学生党支部制定了党员惩处条例或是在年底进行党员评议,但缺乏量化指标,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在需要学生党员协助学生党支部委员工作或者开展活动时,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积极配合,但多数高年级的正式党员会以实习、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考试等理由请假。实际上,学生党员活动基本上安排在没课或是双休的时候,这些时间并不影响同志们的学习和工作,然部分同志仍据理缺席。由于缺乏量化考核,往往对其无可奈何。
(四)队伍结构严重失衡。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大学生党员的成长与成熟需要较长时间,因而大学生党员旺旺集中在大四毕业年级,占学生党员总数大壁江山;大三年级学生党员人数次之,大二年级学生党员屈指可数,大一基本没有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在年级上呈现出倒三角的结构,导致低年级支部无党员,高年级支部党员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一)有的放矢,立足思想建设。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强调指出:“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其含义是指思想建设是灵魂和基础,要必须以思想建设作为依托和保证。”
立足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首要问题就是端正入党动机,即要让学生党员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其次,改变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更新泛泛而谈的教育内容,改变理论深奥、枯燥乏味,缺乏创新的网络教育、竞赛、互动等方法,避免使用理论教育与灌输这样老套的教育方式。最后,要创新工作的理念,重视对学生党员与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的教育,使其在活动中、实际行动中既掌握到了思想的理论又能在活动中充分应用与实践。
(二)防微杜渐,重在作风建设。大学生的作风建设归根结底就是党性修养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树立良好的作风,永葆大学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首先,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理论修养。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大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其次,大学生党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纪律,不成体统。再次,大学生党员要不断提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不断提升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逐步实现内省、慎独、践履、改造和超越。最后,要不断加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带头引领、提升班风和学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立根固本,着眼制度建设。第一,健全和落实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机制。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培养有强烈入党意愿的学生,对不符合要求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改造,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发展条件。第二,健全和落实大学生党员的考察机制。要从“团推优”开始,严把入党关。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大学生党员下新生寝室活动,邀请新生参加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会,大学生党员参加新生的团组织生活,党员先锋示范寝室和党员暑期社会实践等各项党建活动考察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健全和落实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机制。通过量化管理帮教责任制,明确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和处置程序,指定优秀大学生党员对其进行帮扶、教育和指导。
[1]刘英岩.新时期加强发展大学生党员.T-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
张偲,女,湖北应城人,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