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曼琳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范绿色食品标准
余曼琳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本文对寿光市全国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行总结,归纳生产和管理中的做法,以期为本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寿光
2016年,山东省寿光市有80万亩农作物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对寿光市全国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行总结,归纳生产和管理中的做法,以期为本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完善标准体系
根据国标、省标、行标,结合蔬菜生长基础条件,制定标准化规程,建立生产管理制度。一是农时标准管理。按照不同品种的农艺要求,结合棚田条件,制定不同管理措施和农时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按时间实行量化管理。二是措施标准管理。制定了《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并制成卡片下发到种植户手中,保证种植过程中及时把握标准。三是田间作业标准管理。在每一农事活动开始,即及时组织现场定标会,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等活动。促进技术标准的落实。同时加大技术关键环节的检查、监督力度,对不合格的田间作业及时纠正、限期整改,确保田间作业质量标准。
(二)转方式,调结构,提高标准化水平
本着提高生产水平促进标准化生产的原则,着力调优品种结构,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和3000多亩无土栽培蔬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基地。在全市推行每月农业大检查,提升了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寿光市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为实现农产品优质化与单位效益最大化奠定了科技基础。
为促进全市无公害蔬菜的发展,2016年寿光组建了140多家农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二是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吸引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世界知名种业公司在我市建立菜果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先后引进推广了2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为拓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从保证农产品安全角度,制定并严格执行《基地投入品管理制度》,按照绿色生产标准,对种子、化肥、农药、微肥及调节剂等主要生资实行了统一管理。由农场生资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种子、化肥、农药购销合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并责成农场农业科、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投入品使用中的监督管理。同时,由工商、农业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定期对农业投入品市场进行检查,严厉打击假种子、假化肥、伪劣农药的销售行为。有效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流入,从源头上保证了基地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寿光市新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区,内含农业信息站、土壤化验室、气象站、农机服务站、植保植检站等服务部门农业信息中心,承担着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服务任务。为基地及时提供农情、气象、各阶段农业技术措施、病虫预测预报、测土配方等先进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土壤化验室定期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示范区的土壤、农药、化肥等质量问题进行检测监控,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纳入检测监督的范围。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测试化验中心,每年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随时掌握基地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为有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寿光市又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配肥站,在对全市所有地号统一取样化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按需配肥,统一供应。为维护生产安全提供了全过程质量监控。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作为农业部首批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追溯系统的总体要求,建立起包括《质量追溯工作制度》、《信息系统运行制度》、《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质量追溯设备使用维护制度》在内的四大配套制度,完善了从种植开始,经过收购、储藏、加工,最终到分销商的追溯流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寿光市蔬菜果类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基本实现了从生产岗位信息采集到产品追溯信息查询的一体化。达到了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追溯工作要求,实现了通过网络等方式,查询到可追溯产品的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生产日期、产品规格等信息的工作目标,保障了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建立宣传培训制度
为提高基地生产者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基地培训制度》。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以及科技大集、信息站等宣传平台,开辟农业标准化专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知识,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懂得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营造农产品安全氛围,创造标准化生产环境,扩大了宣传、示范效应。定期对技术员、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同时,编制印刷了《寿光市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将《绿色食品蔬果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要求汇集其中,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市发展了10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19处乡镇科普学校,350处村级农民文化夜校。
(二)健全服务体系
建立起以“农业生产部-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为模式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规程、统一投入品管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标准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对蔬果种植进行管理和跟踪技术服务,现场观摩、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等多种活动形式,将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服务到田间地头,使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对各蔬菜基地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测,年检测蔬菜样品4.8万余个,检测肥料等农资产品样品1200余个,土壤样品980余个。为了加大检测监控力度,增加抽样密度,购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车,直接到田间地头检测蔬菜样品。
农场在发展建设绿色食品蔬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过程中,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工作中,在税收、信贷、土地、出口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实行扶优扶强壮大一批,招商引资新建一批,嫁接改造盘活一批,发展了一批高科技、实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群体,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全市龙头企业总量达到320多家,带动农户10多万户。积极发展“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企业通过建立自属的农产品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协议,发展订单、合同种养,推进了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和产品标准化进程。与此同时,通过实施质量追溯项目,在蔬果收购、贮藏等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上,建立起严格的管理体系,实现了蔬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诚信度,树立起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开创了质量与效益双赢的崭新局面。
[1]吴永宁.我国食品安全科研现状”十三五”发展方向[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 (6):3-6.
[2]刘新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目标及路径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 (2):7-10.
[3]任筑山,陈君石.中国的食品安全:过去、现在与未来[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