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可行性展望

2017-04-15 12:58杨植淞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区块领域能源

杨植淞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区块链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可行性展望

杨植淞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了经济运作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进而引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成为互联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能源、金融等行业领域的深刻影响又引发了“区块链技术”和“能源互联网”之间关系、影响的思考,本文分别介绍了两种技术的概念和其基本技术原理,并在二者优势互补的可行性、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展望和讨论。

区块链技术能源互联网;相关性;可行性

区块链这一概念在近两年间一直属于新热概念,正如当时互联网突然闯入金融领域、传统行业相似,其相关的运作模式和内部商业构建可能面临再一次重新设定。

什那么区块链的解释多种多样,笔者看来其真正定义无非它类似一个数据名目,名目排列着所有发生过交易信息和交易痕迹,不仅公开可供用户随时调取,并且他结合了互联网的非中心、客观记录、实时可信等一系列特点的一种技术支持。

让这么一个技术和当下资源能源问题结合起来看,那么我们就又找到了一个新的概念词汇,那就是能源互联网。所谓能源互联网,简单而言,就是类似信息互联网,所有的能量信息(分布式的产生、供应、消耗),都可以通过网络互联,得到及时的反馈,并根据需求予以选择控制。

二者相关性

根据近最近一次召开的能源峰会相关讨论议题上可以看出,在我国例如“十三五”的重大战略安排上,能源互联网领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有机会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又一强大动力。能源互联网有三大内涵:从化石能源走向可再生能源;从集中式产能走向分布式产能;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也意味着,未来能源行业的发、输、用、储及金融交易等环节都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从中心化生产布局往去中心化生产布局发展,从传统能源朝向新能源发展,平行的网状结构会使该领域的勘探环节和运输环节以及储藏环节都会有革新式的影响。这可能亦就是能源互联网的真正的内在价值。目前根据能源领域的从业人员反映的主流看法是我国能源目前现行的产业结构将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互联网的影响,而整个原有链条首当其冲的环节就是需求端。

值得思考的是,以上这些作为调查对象的从业者关于如何利用能源互联网促进行业经济创新发展方面还有存疑,具体来说,如何寻找“一加一大于等于二”的着力点还没有明确找到,其中的商业机遇还没有明确凸显出来,数字化的协同网络基础还没有有效搭建或者链接,总体来说,行业还没有做好迎接变革和全新运作模式的准备。

要真正意义上搭建起能源互联网架构短期看却不是件易事,我国目前整个能源领域关于创新转型升级需要攻坚的关键的有几方面,一个是创新的技术,一个是新的运行体制和全新的商业思维和模式,而以上的主要承运方包括国家电力、数字技术部门、监管部门等,要实现能源互联网模式初步运作的第一步就是需要以上机构密切的协同。

由此不由得令人发出猜想,因比特币而闻名的区块链金融相关概念和技术能否对上述问题有相应的解决效果。

首先区块链着重建立起一套完全不同于现有方式的信用系统,这个系统不依赖与监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整个运作方式完全单纯依靠技术思维运行,这也就赋予了区块链客观记录的属性,它以时间主轴,把相关的信息进行串联。

进一步解释,它是有一个个数据模块组成的,但每一个模块都被进行技术性加密处理,以此来保护其中的交易记录,并且信息可以自我验证。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主要是依托服务器进行记忆运算处理,而区块链是依托“云”体系,信息验证过程是在传送中完成的,从而对现有的集中服务器验证方式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区块链就像在网络开了一家“信息阅览室”,该系统的出现的影响应该不亚于当时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对应衔接

要研究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要从其概念特点入手,并与区块链技术一一对应。国务院参事、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认为其有五大特点:第一方面智能化特征,互联网能源的生产、传输、消费无处不是智能,万物互联网,无处不智能。第二方面是分布式特征,每个微型能源电网,能源网络构成能源互联网的节点。第三方面是互联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和负载装置的能源联络联合起来。第四方面开放性特征,对等、平等、能源信息双向流动,能源共享网络,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和负载装置能够即插即用。第五个方面是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要消灭煤炭,消灭石油,从容迎接后煤炭时代到来。

而区块链中的智能属性恰恰可以解决上述的特征性描述的问题,区块链可以引入第三方的系统进行智能调取模块中的信息数据,并且每个模块的信息的填写者和分享者都是公开的,所以智能调取并无太大障碍。智能调取最后就可以演变成合约形式。

基于区块链客观透明的技术属性,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公平、客观、透明的技术框架中,资源互联网中的利益配置问题有望得以妥善的解决。二是为如能源领域的排放认证和能源衍生工具交易以及行业融资等需要第三方进行组织的活动创造了适用条件。

提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这个性质又引起了监管层的广泛讨论。一种声音认为,首当其冲的一定是银行业,进一步甚至就是延伸到比如国家电网的控制问题。另一种声音认为区块链不仅不会对监管部门、银行业造成监管上、经营上的麻烦,反而会有助于政府的监管行为。就以金融领域为例,金融系统间的清算系统可以进一歩提速,从而加快能源领域的资金运行,提高资金利用率,并且一些商业票据以及交易信息监管层可以更快速明了的查询、调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如说使监管更加的中心化。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区块链金融衍生的电子货币是否可以帮助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亦值得进一步探讨。

应用可行性讨论

区块链技术、资源互联网两种体系从技术上、风险控制上、结合后的不确定限制因素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验证。比如日前在各大新闻媒体大幅报道的“比特币勒索病毒”的相关新闻就验证了该系统面临着外部攻击的风险。如果这种外部攻击一旦渗透触及到了区块链加密信息的破解,整个“云”系统的信息将面临大面积信息泄露、篡改。其后果的严重性、广泛性、可控性非常值得思考。

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除支付清算、记录功能外,其他多元化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假设该技术能够普遍应用于行业间,其中涉及的“云”功能是否能够满足除本文讨论与能源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存储容量、交易多元化对接等相关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提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可能会促使一些新产业的产生并且也可能会伴随现存产业的淘汰消失,在技术上填补空白,在风险中寻找机遇,最终促使把诸如能源互联网等事业有力推进,可能还依赖于监管、技术和产业相关特质的更广泛讨论。

杨植淞(199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区块领域能源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领域·对峙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