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背景下的学生思维训练

2017-04-15 12:08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指令本质事物

(罗源县第一中学,福建福州350600)

任务驱动型作文背景下的学生思维训练

陈秀丽

(罗源县第一中学,福建福州350600)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高考的一种新型作文题,即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给考生创设情境,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文章主要以高考试题为例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提高学生说理辨析能力的几种思维方式,以期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作文;任务驱动;思辨

“任务驱动型作文”起源于欧美国家日常教学与考试。“任务型教学”的全称为“任务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周红老师在《任务驱动与内容沉浸整合的构建主义写作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任务驱动”一词。结合了西方国家“任务语言教学”的“任务驱动”被大家所认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先生在解读2015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一篇题为《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的文章中,指出2015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一种新的作文题型即“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强调了这类作文的特点:“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作文与其他类型作文不同的地方就是通过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1]这样一方面既能保留材料作文自主、多元的优点,又增强了考场作文的针对性,避免套题的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来看下2015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课标Ⅰ卷的“写信举报父亲”和课标Ⅱ卷的“风采人物评选”都不同往年的新材料作文题,增加了“任务指令”,即“请给小陈、老陈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题目给考生创设了相应的情境,提出了任务指令,要求学生完成针对材料的事件进行任务写作。

由于明确了“任务指令”引导考生写作要针对材料给出的事件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要求学生就事论事,析因说理,避免了新材料作文的空泛性,防止学生套作,但如果学生写作离开材料事件,另起炉灶,则会被视为离题。“任务指令”让考生对事件能有自己的思考,并能深入分析说清道理。“任务驱动型作文”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的考查,也预示着高考作文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驱动指令

在这类作文中,除了事件本身的叙述外,还给出了具体的任务指令,引导学生针对一个具体的要求来写作。这些指令包括:体式指令,指令写成什么样的文体;内容指令,指令写作内容是什么;思维指令,指令问题的焦点,写作的着力点;对象指令,指令具体的问题。

以2015全国Ⅰ卷为例,文体指令就是“一封信”,要求书信体的格式来行文。内容指令就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明确“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中的“内容”:小陈父亲总在高速路上行驶的时候打电话,小陈出于安全责任的考虑,举报了父亲。“含义”:情与理面前该如何选择。对象驱动:“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这一驱动要求学生要针对材料中的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必须就事论事,要有明确说理对象,不能面面俱到的“空泛”。思维驱动:对这件事的焦点进行议论,如何处理好感情与理性。

(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选材方面往往选择具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涉及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矛盾性的几类人,但命题中并没有体现出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价值取向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

如2015全国Ⅰ卷中,对象就可以分为小陈、老陈或其他方面。针对小陈可以细分为同意、反对、辩证三种。针对老陈可以从分析危害,辨明是非来讲,也可以从希望老陈理解女儿这样的角度来写。针对“其他方”,可以从警方、媒体、群众的角度来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关注社会现实,取材往往来自社会新闻的热点,同时具有开放性,考生必须权衡思考之后,才能做好准确的选择,才能体现自己真实的分析思考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阐释型作文重文采不同,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思辨能力的要求。要写好这类作文,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热点做出理性的判断。

二、加强思维训练的方法

(一)学会现象到本质的思考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复杂多变,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的内部联系,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次表现,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客观事物往往复杂多变,学生观察多停于表象,只能获得感性的认识。因此指导学生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提高认识水平、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议论文的深刻性要通过考生进行周密地论证,道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才能被挖掘出来。在日常写作中,学生要养成“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

2016全国Ⅰ卷“亲吻与惩罚”的漫画题,表面上来看讲的是家长针对孩子分数高低实施奖惩的问题,但作文若是只停留在这一层次,论证就不能深入,写出来的作文必定缺少“深刻性”。学会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奖惩”的表象挖掘问题的本质,看到这一现象反映的是“教育评价体系”与“人的综合发展”的矛盾。抓住了这个本质,文章才能层层推进,写出具有理性思维的好文章来。

(二)学会辩证分析思维

辩证分析是议论文常见说理方法,可以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与绝对化,使学生能够进行理性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

1.发展联系的思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并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在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只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分析,就不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客观规律。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变化中分析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发展联系的辩证思维应用在具体写作中,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材料事件做横向纵向地延伸,由此事联系到社会上与此相关的同类或相反的事件,还要联系同一时期国外的做法。议论文写作中,应运用联系的观点,善于由此及彼,分析这种联系的科学性,避免“一叶障目”的毛病,还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

2.一分为二的思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只抓其中的一个方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辩证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一分为二的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看到事物这一面,也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看到正面,也看到反面。在肯定某一事物的同时要适当指出不足之处;在否定某一事物的时候,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对其存在的积极因素也要适当加以肯定。如2016全国卷漫画题,一方面既要看到以分数评价标准带来考核的公平性,也要看到这样的评价体系存在的片面性,抑制了孩子的天性。一分为二避免思维的绝对化,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严谨,通过对比分析中阐明自己的是非观点。

(三)由果溯因的思维法

常言道“事出必有因、无风不起浪”说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因果分析就是抓住事实结果,并以此推断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法。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形成的原因,又要看到它产生的结果。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任何现象背后都有其实质,通过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来揭示其本质,能够使文章严谨,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

诚如福建师大中文系潘新和教授所言:“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2]任务驱动型作文取材于社会生活,多是一些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事热点。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写“时事评论”来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学生选择各自的立场,针对新闻事件做有的放矢的议论,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说理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将“时评鉴赏”安排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思考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J].语文学习,2015(7).

[2]吴勤.时评鉴赏,点燃思辨火花——对高中生议论文思辨能力培养的一点尝试[J].中学语文,2015(7-8).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指令本质事物
美好的事物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奇妙事物用心看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