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霞, 谢兴政
(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自媒体时代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王雪霞, 谢兴政
(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媒体的发展步入Web3.0,自媒体时代已悄然而至。自媒体打破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时空界限,增添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强化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互动性,但是它也为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构建高校价值认同机制,提高人才素质,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大学生的媒介应用素质教育以及培育意见领袖对于推进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媒体; 高校; 法治宣传教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素质。自媒体的快捷性、高效性、交互性等优势为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与此同时,西方舆论的冲击,自媒体监管的滞后以及自媒体本身裂变式道德宣泄都给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因此,趋利避害,探究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媒体,又被称为“个人媒体”,主要是指“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其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高校大学生占20%左右[3],从全国人口比例来看,高校大学生已经是较大的网络群体了。如何利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很多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媒体打破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时空域
自媒体以其传播主体的私人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而被称为“个人媒体”。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因而所呈现的是更具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内容,这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在传统教育中,教育主体只能在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里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而在自媒体时代,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教育主体就可以随时将法治宣传内容传播出去,教育客体可以自由发问,自由交流探讨,这种交流方式为法治宣传教育创造了更加自由良好的氛围。传播主体的私人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受众不再受“统一声音”的领导和限制,传播内容不再是统一内容的重复,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自媒体增添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自媒体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从内容上看,自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突破了传统宣传媒体内容的陈旧性,能够与时俱进地增添新内容,大大增加了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形式上看,自媒体灵活多样的传播系统大大缩短了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距离,它们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实现教育目的,这种互动可以免去许多面对面的尴尬和障碍,更好地加强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任。总而言之,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更新,进一步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3.自媒体强化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互动性
自媒体时代是继大众传媒时代之后的信息传播时代,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并非是信息的单向表达和传递,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现代法治宣传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被动的教育模式,采用了这种交互式极强的传播模式。这不仅使教育客体的表达得到了尊重,客体的权利得以彰显,还缓解了客体的心理压力,打消了客体表达的顾虑,增强了客体的主体意识,拉近了法治宣传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包含着对反馈的渴望,渴望推动着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的讨论模式的发展,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敌对的势力攻击我国法治建设的根基
人们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认知法治文化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有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实效性很低,不利于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自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法治宣传工作带来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但由于自媒体的“零门槛”进入模式,大量不实言论充斥我们的生活,给高校舆论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自媒体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谋求新世纪战略优势的政治工具,已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颠倒是非,恶意攻击我国法制不健全,许多大学生尚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在价值观念上出现偏差,而高校在利用自媒体宣传法治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期,因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监管的滞后造成法律警示功能的式微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传播的源头,因而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在自媒体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依然没有实现,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就决定了自媒体传播内容也良莠不齐。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做了一些“网络移植”工作,更有甚者散布各种糟粕文化,不利于高校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
自媒体监管大多是事后监管,只有当有害信息传播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时候法律才会介入,而通常情况下由于自媒体传播网络的繁杂化,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传播信息,所以就不可能把每一个传播有害信息的人都绳之以法,只能对信息的原始发布者进行惩罚。这样就容易形成转发式传播有害信息不违法的假象,从而导致法律在自媒体传播中警示预防功能被削弱。
3.裂变的宣泄带来道德绑架法律的危机
与传统的新闻媒介相比,自媒体建立在信息即时发送的网络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界限,简化了传统媒体传统的采、编、发的程序,弱化了媒体传播的专业性、规范性,把大众推到了新闻发布的前沿,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机,人人都是记者。大众化的媒体传播、即时的信息传播速度,自媒体信息的发布势必会呈现出“裂变”和“喷发”的态势。加之多数人缺少媒介应用的职业素养,很难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客观公正地传播信息,难免会有一些道德情感因素夹杂其中,流于泛伦理化思维,无限放大道德评价功能,因而在现实中表现为泛道德化批判。将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都与道德挂钩,妨碍了探寻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对法治生活产生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人利用自媒体传播媒介技术发表道德评价言论可瞬间瞬时爆发,致使短时间内社会大众的道德评价成为了唯一的标准,法律为公众的道德评价绑架,道德情绪凌驾于法律理性之上,形成了道德暴力,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了威胁和破坏,从长远的法治建设进程来看,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法治中国的推进。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错失机遇,而要认清现实,分析利弊,扬长避短,探索自媒体时代应对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挑战的途径。
1.适应媒体格局,构建高校价值认同机制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不再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通过网络不断改变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及其活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倾向日益彰显。随着公民个体自主性越来越强,价值认同的缺失和价值认同机制重塑成为全社会一个现实困境。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成为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大学生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价值倾向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新媒体传播成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思路。为进一步适应微传播的新格局,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代学生特点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价值认同机制,以建构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认同模式。自媒体时代的微传播格局要求创新思想、创新观点,由此方可催生出新的理论范式,进而促使多元社会向纵深处发展。
社会认同机制的形成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范式的演变而成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旧范式的打破会导致公民个体中出现认同危机,必然促使社会认同体系逐步进行重构。社会价值认同机制的构建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不同模式间的有机结合,通过两种模式间良性互动达成社会价值共识。因为自上而下的强制干预,意识形态宣传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社会价值共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意识形态的宣传,更需要通过自下而上逐步形成社会价值认同共识。社会价值认同机制是在“合理的多元论事实”匡扶下,通过双向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产生的多元统一的价值认同机制。
2.提高人才素质,推进自媒体宣传的规范化
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是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基础保证。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其中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工作人员,无疑是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了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因此,首先要提高辅导员应用自媒体的水平,使得辅导员能够将自媒体的各种功能巧妙地应用到法治宣传教育中。其次提高辅导员危机应对能力,出现舆论危机时,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舆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时刻保持思维清醒,提醒学生要理性分析问题,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同时高校党政机关干部、党团组织等也要时刻牢记法治宣传教育的任务,处处做好模范带头,努力掌握自媒体传播的引导权,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高校工作人员只有统一整合,努力提高自身自媒体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将法治宣传教育这一系统性工作做好。
3.健全监管平台,完善自媒体监管体系
自媒体作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该有自己的行为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明晰了规则,才能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而有了规矩,如果不执行,规矩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我们既要完善自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力度。
为了确保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高校管理者必须依法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与此同时,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形势需要我们健全自媒体网络监管平台,传播法治精神,倡导文明法治。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4],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法制的目标,就要以班级、院系、学校为依托,建立规范的自媒体交流平台,并制定相关监督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自媒体的监管机制。完善自媒体监管体系,是高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4.加强行为引导,强化媒介应用素质教育
媒介应用素质是指人们运用传播媒介的能力以及对待媒介信息的态度,其实质是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人们对信息的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评判能力的综合表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要提高对各类媒介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更应该以媒体人的素质自我要求,客观地、全面地、理性地处理各类媒介信息,不为道德情绪左右,不盲目从众地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道德评价。自媒体的私人信息验证准入制度形式上强化了自媒体的私人性,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其划入私人空间。就媒介信息传播的公共性而言,自媒体本质上属于公共空间,这就决定了个人不能在自媒体空间内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乎法律规范。高校在推进法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媒介应用的素质教育,寓法治宣传教育于媒介应用素质教育,实现自媒体使用的理性化、规范化、法制化,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的宣传优势,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5.打造媒体阵地,培育意见领袖核心队伍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微博传播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微传播体系以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传播载体。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后通过自媒体传播能够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对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大学生是自媒体的重要使用群体,因而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主动占领网络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一个自由表达、平等交流的网络空间。自媒体传播体系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平等话语空间的构建,更依赖于“粉丝”的参与及回应,如此才能形成有效交流。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有效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还应构建一套完善的自媒体传播体系,在高校大学生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国正能量及进行法制宣传。借助自媒体用简洁、生动、平实和生活化的语言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良好的网络生态。高校法制宣传政治教育工作应有机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有效链接校方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两个舆论场”,促进主流价值观与网络舆情间形成良性互动。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应主动占领网络法制宣传教育阵地,还应重点培育一支网络技术过硬、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核心队伍。
自媒体时代,尽管高校法治宣传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和谐的大学校园。
[1] 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4-138.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7-15].http://www.cac.gov.cn/2016-01/22/c_1117854501.htm.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责任编辑: 王明秀)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university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We Media and relevant approaches
Wang Xuexia, Xie Xingz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media has entered into the age of web3.0 with the emergence of We Media. We Media has broken the boundarie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hich has improved the attractiveness of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ed the interaction of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However, it has brought challenges for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Hence,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legal education by constructing a value identity mechanism in university,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s(developing specialists on We Media), perfecting the regulatory platforms, strengthening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fostering proper opinion leaders.
We Media; university;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4348.2017.02.015
2016-07-21;
2016-10-28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50388)
王雪霞(1976-),女,福建平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G641
A
1672-4348(2017)02-01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