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真杰
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四川泸州 646699
鼻腔喷雾器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康复影响观察
谢真杰
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四川泸州 646699
目的探讨鼻腔喷雾器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7年进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患者22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对鼻咽部进行冲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鼻腔喷雾器对鼻咽部进行冲洗。手术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出现的鼻咽部清洗不适的情况、鼻腔粘膜恢复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不良状况的发生率为70.91%。观察组患者不良状况的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治愈率为89.09%,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47.27%,且观察组患者发生鼻黏连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发生上皮化的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腔喷雾器对患者进行鼻腔冲洗,能够明显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有效减少鼻黏连的发生率,加速粘膜上皮化,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发推广以及应用。
鼻腔喷雾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流涕等,因为此病容易迁延以及复发,所以单纯依靠药物进行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促进了鼻粘膜的良性转归,但为了提高鼻腔粘膜的恢复,采用正确的方式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冲洗十分重要[2]。该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即分别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以及鼻腔喷雾器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2017年进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患者22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男57例,女53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2.14±1.23)岁,Ⅰ型患者51例,Ⅱ型患者59例。中医组中患者男58例,女52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2.23±1.12)岁,Ⅰ型患者52例,Ⅱ型患者5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没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严重损伤的症状;没有精神病以及沟通交流障碍。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后的第3天将鼻腔填塞物取出,并在手术后4 d要对鼻腔进行冲洗。两组患者均采用高渗鼻冲液进行清洗,其主要成分为海盐、枸橼酸钠以及柠檬酸加入500 mL温生理盐水配制而成。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鼻腔喷雾器进行冲洗,规格为240 mL(3.5 g),患者体位保持平躺,稍微将头后仰,并将鼻腔喷雾器的喷嘴对准患者的鼻腔。将喷雾器的喷嘴轻轻按压,每个鼻孔大约喷6~10次,喷大概3~5次/d,喷后要将冲洗液擤出鼻腔。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鼻腔冲洗,将冲洗液从输液器喷出,对鼻腔进行冲洗。在进行冲冼时要嘱患者保持低头张口的位置,去掉输液皮条接头皮针的一端,并在接头之后将鼻腔插入,再将接头皮针的另一端插入生理盐水袋中,将调节开关打开,并利用重力的作用,在鼻腔内将冲洗液灌入,冲洗后将冲洗液从口吐出。进行1~2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冲洗。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手术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出现的鼻咽部清洗不适的情况、鼻腔粘膜恢复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窦腔黏膜出现上皮化的情况,并没有分泌出脓性物;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窦腔黏膜还未出现上皮化的情况,略微发生了迁延性的炎症以及脓性分泌物的症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术腔内残留有脓性分泌物以及炎性组织。
1.4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患者中有78例发生了鼻腔冲洗不适的症状,不良状况的发生率为70.91%。观察组患者中有40例发生了鼻腔冲洗不适的症状,不良状况的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患者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52例,治愈率为47.27%,观察组患者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98例,治愈率为89.09%,两组数据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鼻黏连的患者人数有5例,在3个月内发生上皮化的人数有97例。常规组患者中发生鼻黏连患者人数有25例,在3个月内发生上皮化的人数有42例。两组数据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嗅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嗅觉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嗅觉具有识别、报警以及生理调节等生理功能。嗅觉功能的障碍主要分为神经异常、感受器异常以及传导性异常[3]。嗅觉黏膜位于人体上鼻的甲内侧面以及其相对应鼻中的隔部位,组成为上皮层和固有层。嗅神经是具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并能够再生的唯一的双极神经元。在气味识别的过程当中,最开始阶段的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嗅质与嗅觉受体间,而能够对嗅觉信号传导的特异性进行决定的是嗅觉受体分子。引起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是由于机械性阻塞而导致气体不能够到达嗅上皮。目前,治疗鼻窦炎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境内手术进行治疗,在进行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鼻腔通气的功能得到显著地改善,但嗅功能能否有效恢复将直接对手术效果的效果产生影响[4]。在鼻内镜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器械经过摩擦,以及使用填塞物,导致患者在术之后容易出现鼻腔出血以及水肿的情况,创面以及鼻甲的黏膜组织开始出现纤维素性反应,并导致伪膜的产生,在鼻窦底部很多分泌物聚集,并在窦口位置有痂皮的形成[5]。患者在经过鼻内镜手术之后,黏膜的腺体组织被破坏,表层湿度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纤毛清除的功能。
该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鼻腔冲洗,并通过两种患者清洗后的结果,对比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在清洗的过程中两种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鼻腔喷雾器冲洗之后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治疗。且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鼻黏连的人数明显要少,上皮化的患者明显多于常规组,说明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明显的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鼻腔喷雾器对患者进行鼻腔冲洗,能够明显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有效减少鼻黏连的发生率,加速粘膜上皮化,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发推广以及应用。
[1]唐凤珠,瞿申红,韦海明,等.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7):381-383.
[2]谷京城,李玉霞,孙旭云,等.慢性鼻及鼻窦炎中筛骨病理学分析和CT的诊断价值[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0,17(9):477-479.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南昌)[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6-7.
[4]王剑,倪道凤,关静,等.以嗅觉障碍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12):529-531,534.
[5]尤建强,邱建鹤,巢长江,等.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嗅觉障碍的临床转归[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18(6):351-354.
R856.76
A
1004-6569(2017)05(b)-0045-02
2017-02-18)
谢真杰(1970-),男,四川泸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