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康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浅谈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感
王大康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工作效能感是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证明,工作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研究工作效能感对于企业意义重大,本文就工作效能感的定义、作用和提高展开了讨论。
工作效能感;企业员工;策略
当今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因素,可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拥有最强大的人才还是不够的,如何才能发挥企业员工最大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员工工作效能感可以对员工对于企业做出贡献的行为进行一个预测。Gist&Mitchell(1992)在自我效能感—绩效结构模型中指出:个体借助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口头劝说、心理唤起这四个因素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任务要求、归因判别成功或失败经验及评价个体、制约因素、环境资源)相结合来影响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情况所发生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个人绩效水平①。因此员工工作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来讲,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社会认知理论中所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用来表示“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Bandura,1986)②。具体说来,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中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判断,如员工对“努力工作”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则是指人们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员工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的主观判断。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我们可以把员工的工作效能感分为一般工作效能感和个人工作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工作效能感是指员工对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员工是否相信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及评价,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相一致。而个人工作效能感则是指员工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工作,相信自己具有顺利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它与班杜拉理论中的效能预期相一致。
员工工作效能感是解释员工动机驱动绩效的关键因素。可以这样说,员工的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会愈大愈持久③。
1.提高员工自信心,增强其幸福体验
工作效能感与员工的自信心是密切相关的,员工的工作效能感高往往意味着员工自信心高,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时间比较有控制感,并且愿意尝试,这就为员工多参与各项活动,提高其幸福指数打下了基础。在自信心的基础上,员工努力尝试,正向积极,能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事情,不怕困难,用于挑战,最终使得员工享受这一过程,从而有着较高的幸福体验。
2.提高工作效率,胜任所在工作
研究表明,员工工作效能感越高,其工作效率越高,原因在于员工有着较高的工作效能感的时候,员工往往能够用于尝试,不怕困难,认为自己能做得到,因此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终使得员工效率更高。与此同时,有些员工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如果能够有着较高的工作效能感,员工能够很快胜任自己所在的工作。
3.带头模范作用,影响企业其他员工
员工有了较高的工作效能感,便能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从而影响到身边的员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比如有的员工在岗位上非常没有信心,但是身边有的员工自信满满,认为工作一定可以完成,这个时候有着较高工作效能感的员工便会影响到工作效能感较低的员工,使其对于所在工作更有信心,从而能够提高在这一工作上的表现或者能够完成一个本来完不成的工作。
4.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高的工作效能感伴随的往往是较高的生产效率,无疑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较高的工作效率也意味着企业能够生产出很多企业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生产出来的东西,而这样的企业往往更具备竞争力。因此员工工作效能感普遍高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在严峻的形势下生存,能够在众多竞争中国脱颖而出。
工作效能感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个体借助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口头劝说、心理唤起。
1.提高员工成功体验
员工在进入企业后,要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安排一些他所能做到的事情,一次来提高他的工作效能感,比如对于电话销售这一岗位,可能刚开始员工还比较惧怕与陌生人打电话进行电话销售,但是给员工初次安排一个任务,让其给陌生人打电话只尝试做一些通知什么的,员工就会觉得压力比较小,当成功做过这一关之后,员工慢慢的对于电话销售也不会有那么恐惧的心理了,如此一来,员工慢慢的便能够胜任这一工作,有着较高的工作效能感。
2.提高员工间接体验
另外一个提高员工工作效能感的途径是通过他人提高,这一模式之下,可以树立先锋模范,表扬优秀员工,从而使得员工能够从榜样那里获得力量,这一方法的关键是要能够寻找合适的榜样,不要老是找那种特别优秀的员工,而是对于稍微突出一些的员工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使得员工对于获奖有着一定的信心,认为自己也能够做到。
3.鼓励式劝说
还有一种方式提高工作效能感的方式是鼓励式劝说,通过鼓励的方式使得员工能够相信自己,从而有着较强的工作效能感。这种劝说可以是口头式劝说,也可以是培训班式劝说,或者是心灵鸡汤式劝说。口头式劝说主要指员工的上级通过直接的鼓励来激发员工信心,使得员工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上级的劝说鼓动能力,不同的领导起到的劝说效果不同。培训班式劝说往往是通过集中式的潜能培训班来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效能感,比如陈安之成功训练营,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培训班来激发员工工作潜能的。第三种劝说方式则比较温和,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则微信推送,当然这种方式的效果主要与员工本人的接受力有关,有着较高的接受力的员工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4.唤醒个体生理体验
最后一种方式是通过唤醒个体的生理体验来提高个体的工作效能感。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刺激员工的情绪,情绪一旦有所波动,那么个体便会有生理唤起,这个时候员工无论是力量还是感觉都达到了一个高度,个体此时面对的困难往往会有着较强的应对力量,在这种力量模式下,个体能够做到平时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有位母亲在平时是搬不起来卡车的,可是当孩子被压在卡车之下时,此刻母亲心急如焚,情绪异常波动,便引起的超强度的生理唤起,搬起来平时搬不起的卡车,从而成功救起了孩子。
【注释】
①Gist M.E Mitchell R.self-efficacy: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ts determinants and malleabi Iitv[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2,13(2):183-211.
②Bandura A.(1986).The social jorordarion of thought card action.Err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③黄岳钧.员工工作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A].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