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 陈小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 陈小庭
近年来国家对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提出了英语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深刻影响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可现实情况却是有较多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感觉英语阅读的学习枯燥乏味,因此对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是阅读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能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启示。
英语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 2012)指出,教学活动要“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透彻分析文本,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运用,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生在学习了英语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英语学科与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活动中,具有的感知语言和领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指的是人的思维个性特点,能够反映出个人在思维方面的逻辑性、批判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和水平。思维能力是认知因素,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方面的技能。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包括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方面。通过中外文化的比较,学生能够树立世界眼光,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拓宽学习渠道,逐步形成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意识潜能和品质(徐仙如 2017)。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广州市的小学非常重视小学生英语思维和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开始学习英语,相当一部分的学校特别重视从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因此开设了低年级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校本课程。然而,小学阶段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由于年级的跨度比较大,而且对于阅读教学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导致集中在低年级绘本阅读的研究比较多。笔者认为,由于处于高、中、低三个年段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接受能力大不相同,因此本人认为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年段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来实施恰当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才是比较科学合理和富有针对性的。
本人在高年级的常规教学和科研教学中发现相当部分一线教师由于教学定势思维,还是用比较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去教育小学生,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小学生能力比较高,用较为简单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对他们已经非常不适用。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因材施教”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对英语阅读避而不谈,对英语课外读物甚至不知为何物。因此,本人根据自己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经验,提出以下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帮助更多的教学工作者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困惑。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指的是五、六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绝大部分的小学生处于11、12岁的黄金学习年龄阶段。根据发展心理学中的皮亚杰认知理论,这个年龄的小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局限在思考先前得到的事实而是能生成假设。除了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外,研究者通常认为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也能进行归纳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形式运算思维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个体思考生活中的可能事件,形成稳定的同一性,获得对他人心理观点和行为原因的更丰富的理解。形式运算思维者也能更多地帮助个人决策包括权衡可选择的行为过程及其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像年幼儿童那样,往往易于接纳世界的本来面目,并听从权威人物的教导,形式运算则能通过假设想象表征现实世界,他们可能开始质疑一切(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 2013)。因此,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这一独特的心理特征,我们应当顺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挑战。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与中低年级年段的学生相比心理发展相对成熟一些,学习经验与能力相对高一些,我们应该区别不同年段的学生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广州版的小学英语义务教科书中的双数单元课文中设置的是篇章阅读的教学,因此身为一线英语教师应当十分重视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常规教学。可是相当一部分的一线英语教师只要求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教学中遇到的语言知识,或者用单一陈旧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先齐读再默读,设疑再理解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并且检查答案。那如何为高年级的学生创新地进行阅读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笔者提出以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解决英语阅读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从课前、课时和课后这三大方面去阐述。课前,我们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将新词找出来并写上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自行理解或者翻译阅读文本,让学生发现较难理解甚至不理解的问题或者句子,让学生自行主动提出问题。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动学习,发现问题,主动提问题。课时,英语教师应当根据英语学科素养的要求,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是最基础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用活泼有趣的游戏或者竞赛等不同的方式,通过听、说、读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阅读文本中新的语言知识。解决英语阅读中的基本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教师应该恰当地设计好阅读课的语言知识目标,利用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较高的前20-25分钟,注意安排教学时间和设计多种多样有趣的教学活动,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味地给学生满堂灌输语言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阅读课枯燥乏味。课后,我们要求学生将相应的语言知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听、读、说、记或者现在流行的录音方式,让学生练习、背诵、呈现,或者让学生将文本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或者重点句子画起来,下节课看看谁猜得中,以此作为评价或者竞赛的方式,让阅读课变得有趣,让学生主动阅读与学习,做知识的小主人。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英语教师在进行篇章阅读教学或者巩固课、练习课中的阅读练习时,应当注意教会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懂得“以不变,应万变”,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去解决日常学习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懂得用英语的思维去学习,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阅读文本,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渗透,让学生用语言想象,养成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在语言交际中让学生学会思维,提高思维质量,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龚东升 2016)。在英语阅读课上,本人认为当下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养成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养成用英语的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局限在中文的思维方式去进行阅读。教会学生懂得英语的学习方法,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分析、猜测新词的语义,懂得运用综合和归纳的方法去总结文章中心和主旨,懂得运用演绎的方法学会复述文章大意。特别是在分析和猜测新词的语义时,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懂得自行去查找工具书以外,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没有工具书的时候也能根据文本的信息和新词所在的文段有证据地去进行分析、辨析、推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懂得运用英语的思维去进行正确有效的回答,而不是停留在用中文的思维想好答案再翻译的这种传统落后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说出问题答案的关键词。在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时候,除了懂得在文章中运用通读、略读、细读等方式找出关键信息以外,要懂得运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让学生养成精准地找到关键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演绎说出选项错误的原因。以恰当的问题引导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陈永芳 2011),英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懂得从以下几个方面“who, where, what, why, how…” 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能否改一个词或者换一个适合该语境的词,拓展学生的思维,或者甚至教师故意出错或者设疑让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教师的答案。在进行精读文段时,还要注意教授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角色或者朗读的语气,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朗读技巧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同学的朗读是否符合文章的主旨思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其阅读文本的奥妙之处。
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不忘教育学生领会其中的文化情感,我们当今的小学生都是有着丰富情感、有着张扬个性的小孩子,英语的阅读文本更是通过简单的语言、平凡的事情、熟悉的故事去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文化传递和情感教育。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姚旭辉,周萍,陈樱,沈琴芳,万顷 2013)。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朗读前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略读后说说自己对作者写作目的或者文章表达的中心一些初步感受和体会。在朗读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联系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个人体会或者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不忘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核心素养。读后活动实施中既要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或体验,又不可忽视对文本内涵或价值的基本尊重(戴军熔,郑春红,朱雯,吴璇 2011)。由于学生还是处于小学阶段,对文化和文本情感的解读可能会不够深刻和精准,这时英语教师应该适当地设疑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深入思考其文本内容的人文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的同时,感悟阅读文本之美,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才能更加丰富,让孩子得到道德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教师不再只是传统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地位是课堂的辅导者,帮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学习。做为好的辅导者,教师自己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适应学生,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这个方面,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英语教师应该找寻更多课外的英语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培养多阅读英语课外书籍的好习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发掘更多的类似文本的课外阅读尝试在课堂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拘泥于教科书上或练习册上的文章,有技巧地进行课外迁移。对学生阅读课后的作业布置需要创新,除了传统的用笔头的方式做课外阅读、仿写和写作以外,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去画出文章的脉络或者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改编故事或者预测故事未来发展动向等,或者布置有趣的网上绘本阅读作业,甚至学生表演课文等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受英语阅读学习的趣味性。英语教师尝试多进行阅读课的研究,打破阅读课枯燥无味的格局,多创新、多花心思去设计和思考,激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让学生爱上阅读课。
著名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维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力量无边的人。” 我们英语学科应当努力创新阅读教学,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做知识的小主人,培养语言能力强、思维品质好、文化品格意识高以及学习能力强的“四有”小学生。
戴军熔,郑春红,朱雯,吴璇. 2011.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龚东升. 2016. 立足思维创新阅读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18).
贵丽萍,黄建英,周勇,林妮. 2011.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批判性阅读视角[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徐仙如. 2017.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 新校园(2).
姚旭辉,周萍,陈樱,沈琴芳,万顷. 2013.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D R. Shaffer, Katherine Kipp. 2013. 邹泓等译.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