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浅谈交易成本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影响
田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交易成本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其运用十分广泛,本文利用交易成本理论,从土地的资产专用性、土地流转的不确定性和土地交换频率三个方面来解释交易费用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影响。
交易成本;土地流转;资产专用性
交易成本的思想源于科斯,经过威廉姆森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构筑了较为完整的交易费用理论体系。交易成本就好比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的“摩擦力”,它不同于生产成本,是交易双方为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种挑战,它为分析经济理论及经济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很快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分析工具。以交易成本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对经济现象尤其是转型国家的经济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关系中各方都有限理性,未来存在不确定性,那么具有专用性资本的一方就可能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这会导致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要试图降低这些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必须采取适合的治理机制,好的治理就是交易成本最低的治理。
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合同、各种类型的组织,它们组成了相应的治理机制,这些治理机制能够适应各自的参与人类型和交易环境,从而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
不容置疑的是,交易成本理论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为现实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但正是交易成本难以定性和定量分析,又使其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缺陷。尤其近几年,由于交易费用的攀升影响了经济效率,抵消了部分因生产成本节约而产生的社会剩余,造成了我国宏观经济的高增长始终伴随着微观经济低效率的现象,使交易成本成为制约经济长期增长的瓶颈。交易成本是经济增长的伴随品,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土地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于农业增长,农村发展,农民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农户的行为是具有理性的,农户仍然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因此,无论是对于土地的转入者或是转出者,其做出土地流转决策都是为了获取最大化净收益。然而,农户的决策受到理性程度(认知能力)以及所处环境(与交易费用关联)的影响。 转入者和转出者之间要达成协议(也就是签订合同),都要考虑各自的交易成本。
运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可以从土地的资产专用性、土地流转的不确定性和土地交换频率,三个维度分析交易成本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资产专用性对交易成本影响显著。其中实物资产专用性有助于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状态型人力资本以及地理位置的专用性增加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目前很多地方都采用土地入股经营的方式,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从而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并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土地流转交易的中介,既可以避免土地细碎化,又可以促进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中介作用,可以大幅降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包括寻找交易对象的费用、中途解约的补偿金以及拟定合同及合同执行监管等机会成本。资产专用性的作用还体现在城市周边郊区的专业化果蔬生产基地以及一些专业的经济作物生产区土地上,这些土地上种植特定的作物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一般这些土地的流转所花费的费用较高。
农户行为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明显影响到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从而表达了地权稳定的重要性。农户的土地流转主要发生于熟人之间。土地流转不仅涉及的利益群体广泛,而且参与者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加之人的不完全理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土地流转中交易费用表现明显。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了我国土地生产效率低下,使得流转农户认为事先弄清楚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成本太高昂,等着看将来会发生什么,而不是去考虑大量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因此他们会理性地将许多不确定事项暂时放在一边。
交易频率与交易成本正相关。交易频率、交易成本以及规制结构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反映出匹配性要求。一般来说,资产专用性越强,不确定性较高,交易频率越高,建立专门规制结构就越具有经济性。在同样的交易环境中,土地交易频率高的一方更倾向于交易内部化,并建立起有别于简单流入、流出的规制结构,旨在节约交易费用。在我国土地流转存在着优先顺序,通常最初的流转发生在亲戚、熟人之间,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会出现通过中介组织或者依靠村集体完成的土地流转。在非农业已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户往往会选择直接转让土地,以通过减少交易次数来降低交易成本。
土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对我国的土地流转产生了显著影响。第一,土地流转中搜寻交易对象及流转相关信息的费用越低,越有利于土地流转。第二,有组织服务的土地流转能够通过节约土地流转中组织谈判和订约费用而节约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土地流转。第三,土地流转时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及限定流转土地的用途能够降低土地流转的履约成本,降低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土地流转。
[1]汪戎,朱翠萍.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兼评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J].思想战线,2007(6):39-44.
[2]沈满洪,张兵兵.交易费用理论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4-58.
[3]上官彩霞,冯淑怡,吕沛璐,et al.交易费用视角下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4):107-15.
田婷婷(1993.06-),女,土家族,贵州印江人,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