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浅析“三网融合”背景下电台如何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李长虹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迎来了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网三大网络的融合,在“三网融合”时代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异军突起,特别是新媒体在这一思潮中乘风破浪,快速前进,使传统媒体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了适应这一大的生态环境,电台必须突破自身原有的束缚,从人员素质的提高到电台设备的更新等方面来适应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在创新和提高中谋求自身发展,避免被新媒体浪潮淹没。
三网融合;电台;计算机;编程
全球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三网融合”打破了广播电视在内容等输送上的独家垄断的历史,融媒体快速发展,电台已经意识到了力不从心,在学界和业界都高呼传统媒体必须转型的同时,电台也顺声造势地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其中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措施便是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计算机的数字技术、软件技术和宽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电台落后的秩序、陈旧的设备以及原有的编码程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必须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编码能力,才能在机遇中求得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三网融合”?电台具体应该怎应提高自身的能力呢?下文中笔者将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三网融合”指现有的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的计算机网络、铺天盖地的有线网络和最大的网络供应商电信网。这三大网络的融合并不是单纯的物理上的线路工作的融合,而主要是在高层领域业务上的融合,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技术上逐渐的趋向统一;在网络层面上可以形成无缝的覆盖网络,实现现实中的互通互联;在业务层面上,三大网络实现了相互的交叉和渗透;在应用层面上他们约定俗成了统一的协议——IP协议;最后,在网络经营上,它们是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关系,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向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媒体化的服务。
“三网融合”的存在有很多优势,首先,信息服务不再是单一业务,而是成为了集视频、声音、数据、文字和图片于一体的多媒体的综合业务;其次,网络的资源利用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再次,“三网融合”整合了业务,在原有的视频、话音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衍生出了更多的增值业务,比如说:VOIP、网络游戏、全自动多媒体电视,因而大大的提升和拓展了自身的业务范围;最后,它打破了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无秩序的恶性竞争,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
(一)改进聘用制度,引进高素质的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工作人员
电台未来的成败和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台要改进以往的用人制度,把关系和人情放在次要的位置,真正引进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以及熟悉各种音视频剪辑软件的人员,在全媒体时代,电台更应该吸纳全媒体工作者,尽量做到每一个人都能独挡一档节目包括整个节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制作,摒弃招进的人员从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这样的话,不仅影响电台的进度,并且也会因学艺不精,编程能力不够过关,而造成电台的播放等的失误增多。
(二)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等电台作品制作和播出设备
现在,多数电台还沿用着旧有的播出设备,后期制作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电台在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时,应改进计算机的设备,改变原有的计算机接口,采用最新的计算机设备,同时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在硬件等基本措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制作软实力。
(三)加强对节目编码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编码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台在提高自身计算机编程能力时,负责节目编码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网络系统已经为电台综合开发互联网资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平台,互联网成为了电台广播的延伸,它能够为电台提供丰富多彩的各种专业信息,但是,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所以,如果在电台的编码人员只是固守着0/1/2的数字不放,那么,电台的跟进是永远够不上“三网融合”的步伐的。
(四)组织建立具有电台自身特色的专业化的网络系统
在互联网为电台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组织建立具有电台自身特色的专业化的网络系统,在提高自身计算机网络能力的同时,可以树立自身的电台形象,给电台带来额外的收益,要建立电台专业化的网络系统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电台的内部网络,确定本身是要建立在哪种代理服务器基础之上,以及包括哪些代理服务器和网络系统,最后要做好工作站和工作站之间的交接工作。
(五)电台的编码人员在工作的同时应主动学习新的编码知识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编码人员不思进取,每天按照一个套路出牌,那么,制作出来的作品必定是陈旧乏味的,电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运作是十分复杂的,在日常的运营中,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忽略了编码这一部分,那么,对于负责电台编码的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与自身职业相关的高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做到与时俱进,为电台的整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在专业操作方面的保障。
[1]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2014(06)
[2]吴晓珍.媒介融合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张文忠.多边形边界的计算机编码方法[J].地图,Map 2015(8).
李长虹(1990.05-),女,汉族,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体育新闻传播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