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辰
(长安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15)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王星辰
(长安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15)
何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是一种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较小,节能环保,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的建筑。基于以上各优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各个地区都在快速发展。在我国,国务院于2016年9月1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决定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会议指出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
但是,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比较落后,一方面由于唐山地震中大量预制结构遭到破坏,使人们对装配式结构的应用更加保守;另一方面,国内的预制构件存在着跨度小、承载力低、延性差、品种单一等诸多问题,也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条件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于绿色、环保、节能得高要求,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要大力发展的建筑形式了。我国目前建筑仍以现场浇筑作业为主,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不足5%,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的重要体现。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装配式建筑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直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随后美、德、日等国都先后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国外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开始与20设计60年代前后,比我国开始的要早。在这里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现状。
1.美国
美国装配式住宅盛行于 20 世纪 70 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质量,现在的装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据美国工业化住宅协会统计,2001 年,美国的装配式住宅已经达到了 1000 万套,占美国住宅总量的7%。在美国、加拿大,大城市住宅的结构类型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在小城镇多以轻钢结构、木结构住宅体系为主。美国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 100%。用户可通过产品目录,买到所需的产品。这些构件结构性能好,有很大通用性,也易于机械化生产。
2.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推行装配式建筑最早的国家之一,法国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是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结构、木结构为辅。法国的装配式住宅多采用框架或者板柱体系,焊接、螺栓连接等均采用干法作业,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工程分开,减少预埋,生产和施工质量高。法国主要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率可达80%。1959~1970 开始,1980 年后成体系。绝大多数为预制混凝土。构造体系,尺寸模数化,构件标准化。少量钢结构和木结构。装配式链接多采用焊接和螺栓链接。
3.英国
英国政府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行绿色节能建筑,以对建筑品质、性能的严格要求促进行业向新型建造模式转变。英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等紧密合作,完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实践。可根据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建立专业水平和技能的认定体系,推进全产业链人才队伍的形成。英国政府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明确提出英国建筑生产领域需要通过新产品开发、集约化组织、工业化生产以实现“成本降低 10%,时间缩短10%,缺陷率降低 20%,事故发生率降低 20%,劳动生产率提高 10%,最终实现产值利润率提高 10%”的具体目标。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行绿色节能建筑,以对建筑品质、性能的严格要求促进行业向新型建造模式转变。
4.日本
日本于 1968 年就提出了装配式住宅的概念。日本根据每五年都颁布住宅建设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有明确的促进住宅产业发展和性能品质提高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支持对住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立法来确保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坚持技术创新,制定了一系列住宅建设工业化的方针、政策,建立统一的模数标准,解决了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和住宅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很快走向消亡,PC 技术沉寂了 30 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国兴起。面对30年中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发展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甚至可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2000年以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发展,特别是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征求意见发稿发布以来,呈现出新气象。很多专家规划出不同的阶段;
第一,2000年之前,萌芽期
第二,2001年到2013年,推广期
第三,2014年至今,快速发展期
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各地基本上集中在住宅工业化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这一狭小地带,前期投入较大,生产规模很小,且短期之内还无法和传统现浇结构市场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也颁发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10年30%”的目标,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送来政策东风。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代表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和示范工程,在结构体系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但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朝着构件生产过程标准化、通用化、高品质化以及节能环保化等方向发展,我国正加快迈向建筑工业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
王星辰(1988-),男,汉族,陕西人,研究生在读,长安大学,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