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

2017-04-15 07:31:19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机制监测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环境监测站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关于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

刘洋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环境监测站新疆库尔勒841000)

环境监测质量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也关系到环保部门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宏观上是为了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确保监测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性、适用性、正确性和科学性,微观上是要保证监测数据、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环境污染现已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为地方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机制

环境监测验收工作是最基本的环保工作,有利于为环境管理的工作者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对环境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必须要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起步比较晚,许多基层环保工作者在监测工作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上都有所欠缺,环境质量管理监测与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1.硬件设施还跟不上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地方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验收设备与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地方环保监测工作的开展以及后续质量控制管理。有的环境监测站选址不合理,达不到有效的监测效果;有的连监测仪器、监测设备、监测设施都不够完善。同时,有些省市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监测验收工作整体上欠缺科学性与合理性,使进一步均衡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带来问题与挑战。

2.环境监测数据成果还达不到环保工作要求。环境监测系统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对数据分析的方法有较高的要求,要将有用的数据从这些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来,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地方即便是考虑到音视频、气象等参数,但是缺乏多媒体监测数据一体化的整合体系。环境监测系统缺少自动预警与等功能,使环境监测系统不能对出现的环境突发事件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3.环境监测验收制度建设还满足不了监测要求。目前,我国国家环保部门已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的管理程序、管理职责、管理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然而随着环境监测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测领域不断地扩展,环境问题逐渐的增加,上述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着制度盲区与法律空白。

二、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需解决的三大课题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不单单是一项纯技术性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以系统思维解决好三大课题。

1.解决好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的关系。低碳环保必须落实于国家环境治理的过程之中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事实和科学为基础指导低碳环保生活。环境监测所发挥的作用正是为了低碳环保服务的,因此要重视协调好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的关系,用更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导低碳生活。

2.解决好日常监测与相关功能的关系。环境监测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普及性的环境监测,一些环境监测中与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居民关注度较高的数据信息;另一种环境监测是科研性的环境监测,主要是指监测各项环境数据指标,对当前环境质量作出全面评估,对未来环境做出科学预估。与两种环境监测相匹配,环境监测的职能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环境监测的社会职能,一种是环境监测的科学职能。环境监测的科学功能则是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科学评估,对环境建设作用提供指导。日常监测工作必须服务与两大功能。

3.解决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构与机制的关系。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理念仍十分落后,环境监测只注重对环境数据本身进行记录,不注重数据的后期分析,以及环境数据信息应有的科学和社会价值的发挥。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国家的环境监测能力和地方环境监测能力之间差距悬殊,许多地方不能提供有效的环境数据信息。另外环境监测工作仍以人工数据收集和记录为主,自动化记录和后期处分析技术明显不足。

三、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

要全面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建设,必须要从思想上、技术上、管理上、机制上下功夫。

1.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十三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役的关键期。要牢固树立监测质量意识,牢记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宗旨,高度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生产好、用好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2.技术上要牢固强化各项支撑。一是提高预警能力与决策支撑水平。要从海量的监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这给传统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要对环境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中心的重新设置,采用数理统计、决策树、地统计、神经网格等经典的数据挖掘方法,提高环境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与决策支撑水平。二是建立多种数据的一体化界面。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目标是维护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要实现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报警信息与上级或其他监测系统的共享,就要通过互联网、无线网、3G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环境监测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3.管理上要牢固推动监测成效。一是加强设备管理。首先对设备进行精细的采选、验收,对其使用与保养维护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执行,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其次在新的设备使用之前,要做好信息的初始登记,要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校正,档案统一交由专门的人来进行管理。二是提高管理能力。对于质量管理人员,要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内,熟悉各种操作上的规则,在其他工作人员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纠正。三是加快处突速度。整合环境监测系统、预报警系统、环境突发事件处理评估系统与处理系统,将整合的结果归纳到环境监测系统中,提高环境监测系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速度。

4.机制上要牢固加快长效建设。一是保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持续有效。严格执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换证、新进调岗的监测人员参加市环保局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做到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二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要围绕“十三五”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环境监测全要素溯源和全过程质控。三是实行严厉查处机制。要把查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作为环保执法的重点之一,与公检法建立联动机制,对辖区内企业自行监测、机动车尾气检测等监测活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做到对监测数据造假“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总之,环境保护是全球性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热点话题,我们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因此,环保工作人员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设备与设施建设,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1]顾红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2011年08期

[2]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年01期

[3]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年05期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机制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