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期太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2017-04-15 07:1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晋阳太原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唐前期太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王治胜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唐代太原作为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不仅政治地位特殊,经济地位也十分重要。太原府地区是唐代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手工业经济发达,城市和商业贸易也十分繁荣。归纳太原府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太原独特的政治地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处于农牧业带的自然人文环境。

唐前期;太原府;经济

太原作为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对唐统治者而言,一直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史学界对太原府的社会经济关注较少。与唐代太原府的政治、军事上的地位比较起来,对于唐代太原府经济的学术研究过于弱化。史学界对唐代山西区域经济的研究多集中于河东道或河中府,太原府的经济状况则经常被忽视。当前还没有专门性的著作或论文对唐代太原府这个重要区域的经济进行论述,只不过是在一些著作中简要提到过。比如黄征主编的《太原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杨纯渊等编著的《山西经济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张捷夫著的《山西历史札记》(书海出版社2001版)等,在一些专门章节中都有关于唐代太原府某一方面的叙述,只不过叙述的不够详细或者是一笔带过,而对于唐代太原府经济的整体研究更少。因此,对于唐代太原府的经济发展展开研究很有意义。本文的论述对象是唐时期太原府经济的整体状态,通过对太原府各个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述,展现太原府地区整体的经济面貌,并揭示太原府整体经济地位和发展的原因。

一、唐代太原府概括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前提之一,在传统的社会中,区域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更高。太原府作为唐代河东道第一大府,经济、人口规模远远领先于其他州县,社会地位也比较独特,自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支撑。

从自然环境来看,太原处于山西黄土高原的中心,周围关隘众多,易守难攻,《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1]卷三十九1774这样的一种地理环境自然是以太原为中心的。具体说到太原则是:东面有太行山、常山,西边有蒙山,南面有霍太山、高壁岭,北边据守东径、西径两关,所以四面八方都是要塞。太原府周围还有其他一些关隘围绕其间,所以太原是掌控中国北方的要地,被称为“北门锁钥”、“中原北门”。历史上只要是在长安、洛阳、汴州、邺城、燕京等区域成立政权的都以太原作为屏蔽,往往就成为新政权的军事要地。

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来看,太原的经济地位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十分突出。首先,太原府地区一直以来便是主要农业区域之一,太原是盆地地形,属于汾河谷地的一部分,地形比较平展,土壤比较肥饶,加之晋河、汾水经中间流过,浇灌方便,十分适合农作物种植。太原府地区地处于游牧区和农耕区的接壤地带,畜牧业也好发展,太原盆地除了南面,其他三面都是丘陵区域,在古代植被繁盛,水草充足,是理想的牧地。太原府地区不但农业,畜牧业发达,手工业也不逞多让,由于太原盆地的矿石种类多样,太原府地区一贯是我们国家古代手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在这样的区域地理环境下,这种农业与牧业的联合、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并举的经济地理条件,使它成为大唐王朝政治腹地和军事重镇,为太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众多的人口

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古代,生产力的水平提高还是要依赖劳动人口的增加。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空前繁荣的朝代,社会平稳,物质生产蓬勃发展,人丁数额大幅增加。在唐代总人丁量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太原府的人丁量也快速的增长。贞观十三年,太原府有97874户,200936人,而河东道共有271199户,998493人,[2]78占河东道人口的20.12%,到了玄宗天宝元年,太原府太原郡128905户,共计778278人,河东道共有630511户,3723217人,[2]88占河东道人口的20.9%。在河东道人口比重中太原府人口继续上升了,在河东道各郡州县人口比重排第一,太原府人口增长3.87倍,由于增设州县,太原府一跃成为河东道第一大府,超过河中府。

(三)太原府的行政区划

唐代前期疆域辽阔,承袭前朝郡县制,初期改郡为州,成为一级行政区划,下辖县,实行州县两级制。贞观元年(627年),又依山川形势,分天下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河东道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的所有地区与河北省西北部的里外长城中间的区域,太原府从属于河东道。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1]卷四十1805此为太原建府的开始。唐初升都城或陪都所在地的州为府。这个时候的山西太原府(北都),和河南洛阳(东都)、陕西长安(京都)一起被称为“三都”。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又把北都太原改成北京,为“三京”之一,太原府迈入了它的鼎盛时代。天宝时太原府治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汾水东岸),下领太原、晋阳、太谷、祁、文水、榆次、盂、寿阳、乐平、广阳(石艾)、清源、交城、阳曲十三县。

二、唐代太原府经济发展情况

(一)比较发达的农业

竺可桢研究认为,七世纪中叶,全国气候普遍变暖,年均气温高于当今约2℃左右[3]。这样的气候下使得山西北部地区的农牧业线北移,农耕区扩大。气候的变暖,使得耕地增加,农产量提高,这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除气候条件外,太原也有自己的水利条件,汾河穿绕其间,还有晋祠难老泉。隋唐时期,晋水的水流量比如今要大很多,所谓“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百尺清潭写翠娥”[4]卷一百七十二1769这就是对隋唐时晋水真实情况的反映。唐初贞观年间,李勣镇守太原时,“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使普通百姓的粮食生产得以保证,这条水渠被称为晋渠。[5]志第二十九1003这肯定包括对耕地的浇灌。马燧戍守太原时,也引过晋水,使太原形成了“贯郭河通路,萦村水逼乡”[4]卷三百四十九3905的景观。

太原府相比较唐以前的朝代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现出土的文物,如山西太原贺拔昌墓和太原西南郊、太原沙河、太原金胜村出土的陶碓,这种工具极大的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在唐代早、中期的墓葬中大量发现了此类农用工具,还有磨、碾等,说明这些粮食加工农具广泛的使用于民间日常生产生活。

太原府及其周边以种粟为主,粟是能够适应旱地和高温的粮食作物,被尊为五谷之首,在传统粮食作物中一直居于主要的地位。贞观四年(630年),并州农业喜迎丰收,斗粟三钱,[5]卷十五1108出现了隋代以来从没有的大丰年。陈子昂曾上书云:“太原蓄锯万之仓,洛口积天下之粟,国家之资,斯为大矣。”[6]卷190《陈子昂传》5021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这表明唐代太原是粟作物最重要的生产区域之一,也是关中区域最重要的粮食供给地之一。

麦作为北方地区仅低于粟产量的农产品。贞观初年,并、潞州管辖的蒲、虞州的郊区,遭遇了旱灾和蝗灾,麦作物遭受了严重的损失,[7]卷167《王起传》5117从侧面也反映出太原府是那时山西地区麦作物的主要产区。太原府区域与代州地区的平民比较爱吃面食,也反射出当时并州和代州周围是山西区域麦作物的重要粮食生产区域,产量应该很高,已经成为百姓日常饮食生活中最主要的主食。

太原府周边也种植水稻,水稻是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战国时期智伯在太原府晋阳壅晋水“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8]卷44《魏世家》1487,他所种植的就是水稻。唐代时,太原晋祠泉等都得到利用,被利用植种水稻的地方往往集中于水源充沛的泉水浇灌区域。《新唐书》记录了在太原府的文水县修建常渠,它是用来引文水的,还有引文谷水的其他水渠设施,灌溉良田数以千计,这一地区就种植水稻。所在地区的百姓还极具智慧的使用水利设施,“于(文水县)城中种水田”[9]卷13《河东道二》371。

总体来看,太原府地区不仅生产工具先进,水利建设发达,而且粮食作物种类比较多样,单位产量也比较高,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中,太原府地区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发达的手工业

唐代太原府的手工业有很大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矿冶业。在唐朝,开采铜矿的县计有七十二个,属于黄河流域的县就有二十个。属于太原府的产铜县有盂县。春秋时期,赵简子选择太原盆地作为战略要地,委派家臣董安于筑太原城,“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10]卷19《赵策》786。铜的主要用途是用来铸钱,赵国建都之初,定于晋阳,铸于晋阳的布币“晋阳布”就成为了赵国的全国性通用钱币,到北齐时,又专门设立了“晋阳冶”,专管太原周边冶炼生产。并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始生产钱币“开元通宝”,同时在并州、洛阳、幽州、益州、桂州等地区设立钱监,监管钱币。并州也是当时钱监之一。太原的铜镜非常的有名,曾一度被列为贡品,并远销西域和大唐的周边各国。铁制品也名声在外,杜甫有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4]卷二百十九2305;乔琳《太原进铁镜赋》“晋人用铁兮,从革无方,其或五金同铸,百炼为钢,雕镌而云龙动色,磨莹而冰雪生光,炼成形于宝镜,期将达于明王。”[11]卷356赞赏了并州的快剪刀和铁镜。由此可见太原府冶铁业的兴盛。

2、煤炭开采业。隋唐五代期间,由于煤炭资源的丰富,太原的煤早已被开发利用。隋晋阳王劭曾记载“温酒和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火,气味各不同。”[12]卷69《王劭传》1037其中,石炭即煤炭。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亲眼目睹太原西山“遍山有石炭,远近诸州人尽来取烧,修理饭食,极有火势”[13]卷三135,表明到唐代时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已经十分普遍。

3、酿酒业。这里说的酒主要是指葡萄酒。唐代是我国葡萄种植和酿造的繁荣时期,人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葡萄酿酒的技术,当时太原府地区作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葡萄的种植,很快就成为了当时葡萄主要产地和葡萄酒酿造基地,在唐代隋墓中就发现有胡服装束的男子以一边踩踏葡萄酿酒一边跳舞的塑像。到唐代,太原的葡萄酒成为名酒,而且成为当时太原府地区的土贡。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都作诗赞美过太原的葡萄和葡萄酒。刘禹锡“我本是晋人,中此如中玉;酿之成美酒,近日饮不足。”[4]卷354,3963刘禹锡作为唐代的官吏,不仅对葡萄的种植和栽培十分娴熟,而且对葡萄酒的非常痴迷。《太平御览》中也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太原时期,就特别喜欢山西的葡萄酒,不仅把它当作宴请尊贵客人的御用酒,而且还亲自用太原清徐的龙眼葡萄酿造葡萄酒,并将太原清徐酿造葡萄酒的作坊统一命为“李氏作坊”。在统治者推崇和民间需求下,太原府地区的酿酒业发展应该十分兴旺。这也说明太原府地区是唐代葡萄酒制造的重要产地。

(三)城市与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太原府的商业发展集中体现在道路和城市发展两方面。

1、隋唐时期交通发展迅速,特别是唐代,有完备的驿传制度,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太原作为大唐北都,“三都”之一,在政治和军事上地位十分突出,太原府境内道路修建十分完善,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由此带动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进入流通市场,道路建设与商品流通互相促进。从京师长安到北都太原“有店肆以供商旅”[14]卷7《食货七》624。便利的交通,给远程商业贩运贸易准备了利便的交通条件。在1958年太原县金胜村唐代古墓器物里发现了一枚属于当时波斯的萨珊朝二世时期的银质钱币[15]。波斯帝国,也就是今天伊朗,而波斯萨珊朝二世刚好属于隋与唐之间。毫无疑问这是唐朝太原商人与来自西方的商人他们中间有商业贸易强有力的物证。

2、太原府的府治所在地晋阳,是唐代有名的大都会,就全国城市的规模和繁荣程度而言,除了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也就是晋阳城了。唐朝时的晋阳城,规模宏大,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城市,其恢宏的气势,不难想象,“城周四十二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城)门二十四”[16]卷5204《晋阳记》。此时的晋阳城横跨汾河,由东、西、中三座城池构成。西城城中有晋阳宫城、仓城、大明城三座内城,城外西北有汛期防洪、平时防卫的罗城。这绝对是一座城中有城、城外有城的大城市群。极盛时,太原人口达25万人以上,并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大商人,如隋唐之间的文水(当时属于太原)武士鑊,是著名的木材大商人,他更是后来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

三、唐朝太原府的经济地位及发展原因

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坏境造就了山西的政治地位和军事优势。太原府作为联系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内长城,固然以军事重镇和政治中心闻名于世,但是,每一次叛乱和动荡之后,太原府的经济很快就会恢复和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唐代太原府治所晋阳是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大都市,是唐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由于它非常鲜明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史学界对太原府的经济地位有所忽视。相反,经济决定政治和军事,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太原府的经济发展地位越高,越能证明其在政治和军事中的地位。

归纳太原府经济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政治地位对经济的影响

太原府在唐代政治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隋朝末年,唐高主李渊、太宗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创立唐王朝,因此太原一向为唐朝统治者所重视。太宗李世民时,以名将李勣镇守太原十六年,除修筑太原城东城外,还加强太原的守备,使匈奴不敢南侵,为太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女皇武则天时,巡视并州。武则天是文水县人(时属并州),对故乡众人多施恩泽。称帝后,武则天把文水县改为武安县,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又下令在太原营建北都,使太原成为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的“三都”之一,史称“大唐北都”,同时,升太原、晋阳二县为京县。武则天死后,太原的北都建制取消。玄宗时,再次巡视并州,下令改并州为太原府,并再次在太原设立北都。由此可见,太原府在当时唐朝政治地位是非常高的。统治阶层的多次巡视和太原地位的不断提高,为太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统治者多次对太原地区减免赋税,修建水利,给太原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顾祖禹云“(太原)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1]卷四十1806太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由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还有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太原府地区物产资源丰富,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土贡:铜镜、铁镜、马鞍、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龙骨、柏实人、黄石铆、甘草、人参、矾石、礜石”[17]卷39《志第二十九》。丰富的物产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手工业,铜、铁矿石的丰富储备,使太原府成为唐代重要的冶铁、冶铜基地之一。太原便利的水利设施,适合的土壤为葡萄的种植和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农牧交汇带上的经济重镇

太原处于北方畜牧文化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交壤的过渡地带。由于古代战乱主要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在历史上太原以军事重镇而闻名,战乱频繁。太原“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1]卷三十九1778,得益于独特的军事地理环境,太原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早在战国时期,晋人就开展了与戎狄部落的贸易了。隋唐时期,太原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政治、军事中心,商业贸易更加活跃,太原还是国家铸币中心之一。

太原地区的农业到了唐代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农牧业交汇地带的特殊条件,太原的畜牧业经济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唐王朝在晋阳西北设娄烦、玄池、天池三监牧马。

总之,太原府的经济在唐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太原府政治和军事地位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在某些方面甚至起关系国计民生的作用。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北京.《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康基田.《晋乘搜略》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6]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624.

[15]代尊德.《太原市金胜村唐墓》[J].北京.《考古》.1959年第9期。

[16]解缙等.《永乐大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7]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王治胜(1993-),男,山西吕梁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史。

猜你喜欢
晋阳太原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人造太原
古晋阳之歌
除夜太原寒甚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