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身心素质的幼儿体育活动实践

2017-04-15 06:16:43陈艳青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油桶游戏运动

陈艳青

(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0)

注重身心素质的幼儿体育活动实践

陈艳青

(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0)

基于学前幼儿的运动价值定位的认识的转变,幼儿体育教学从关注技能训练转向关注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树立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探索促进幼儿“身”与“心”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身心素质;幼儿体育活动;实践

体育活动最直接最核心的价值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其身心健康。而传统的幼儿体育活动经常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设定目标,存在着重技能训练,轻身心素质发展的现象,忽视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忽视幼儿自身需求的满足。为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新《规程》在“总则”第一条中增加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在第五条“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增设了“促进心理健康”,首次对幼儿园的培养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强调要以多种活动支持和引导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这不仅是基于对幼儿发展个体差异性的考量,更在于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和运动适应。

一、从活动设计上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面对活动设计,教师经常想到的是“幼儿应该获得怎样的发展”这一“终点”问题,而忽略了“幼儿想要获得怎样的体验”这一“起点”问题,这样看似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考虑了幼儿主体性的问题,而实际上却容易导致幼儿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果将两个问题换位,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例如:南方的梅雨季节很长,为了不影响幼儿的锻炼,教师们绞尽脑汁设计室内运动。幼儿园一楼的楼道比较宽敞,教师在楼道内放置了一组跨栏,在楼道的后端拉起了一根橡皮筋作为终点线,希望孩子们像奥运冠军刘翔一样,在狭长的跨栏跑道上飞快地冲向终点,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想到在幼儿的心目中没有“刘翔”的存在,他们把自己想象成“愤怒的小鸟”,把终点的橡皮筋当成了弹弓,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前冲,玩得不亦乐乎。回想起《指南》中提到:活动设计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决定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先观察游戏玩法,发现孩子们在橡皮筋前来回地加速跑,不正是“愤怒的小鸟”的场景吗?由于橡皮筋的距离和墙面离得太近,孩子们容易撞墙,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教师调整橡皮筋的位置,并将画有“小猪”的厚垫子置于墙面,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加速跑的冲刺后,与墙面撞击(撞击小猪)的刺激。一根橡皮筋,一块厚垫子,简单的情景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加速撞击的乐趣。“愤怒的小鸟”掀起了班级的运动热潮。

怎样把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延续下去呢?教师开始和孩子们一起谈论“愤怒的小鸟”,从谈话中知道了孩子们还喜欢“爆炸鸟”“散弹鸟”“盘旋鸟”,于是把他们需要的游戏元素一点一点地加入到运动中,如今,“愤怒的小鸟”成为孩子们每天期待的游戏。

在组织运动时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需求,不断调整活动设计,因为活动设计的核心是支持,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得到满足,参与运动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参与运动的良性循环。

二、从环境材料上支持幼儿丰富运动经验

环境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究竟发挥怎样的作用?什么样的环境材料对幼儿的运动最具有发展价值?在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中如何把握环境材料的适切性?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观察孩子。

某日,户外活动开始了,教师在场地一侧投放了许多大型木桩和长条形木板,教师本想让幼儿将木板搭在木桩上走平衡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可是孩子们却用木桩围成了一个圆柱,再用木板靠在圆柱的周围,搭了一个塔状的物体玩得津津有味,接着好多小朋友也围了过去,游戏进行得如火如荼。看到此景,教师不禁质疑:这是运动游戏还是建构游戏?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同时也引发教师们的思考:特定类型的材料,可以引发特定类型的游戏行为。对幼儿来说,材料有着暗示作用,它不仅会对幼儿开展何种游戏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幼儿的游戏方式,特别是在幼儿完全自主,教师不参与、不介入的情况下,材料的暗示就显得更加明显。经过研究,教师重新投放了运动材料,如梯子、垫子、弯弯桥、滚筒,轮胎等,材料投放后教师看到了丰富的、大动作的自发游戏行为。瞧!幼儿爬上、跳下、翻滚、钻爬,尽情享受着运动游戏的快乐,并在“一不留神”中运动了四肢、发展了体能,愉悦了身心。

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幼儿的行为总是出乎预料,因此,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创设什么样的环境,必须建立在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准确地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好游戏材料蕴含的特质,才能充分地支持幼儿丰富自身的运动经验。

三、从观察运动常规中发现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良好的、行之有效的运动常规,是开展幼儿运动游戏的基本保证,它可以约束幼儿的外部行为,使幼儿在运动时行为趋之自觉、自主、规范。常规的养成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幼儿入园后就开始点滴的运动常规培养,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帮助幼儿从小就理解和遵守生活、学习的各项常规,培养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例如:户外运动的时间,走、跑、跳体能大循环练习后,自由体育区活动开始了。大班的孩子们玩“打野战”:匍匐前进、爬高山、穿越火线、跨小河、运弹药、炸碉堡……玩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情景吸引着小一班幼儿,越来越多的孩子停下来用羡慕的眼神观看大班幼儿游戏。见此情景,两个年段的教师商量决定开展混龄游戏。

愉快的混龄游戏才开始不一会儿,起点排队处出现了拥挤的现象,原因是小班的乐欣在“爬高山”时胆子小、动作慢。教师观察到了,就对大班的孩子说:“小班的妹妹胆子小,谁能过去帮助她吗?”大班的俊豪小朋友快速向前跑去,伸出手:“来!扶住我的手,大胆地站起来,眼睛向前看。”在哥哥的帮助下,乐欣很快就爬过去了。紧接着又是“跨小河”,由于她跳障碍的动作还不熟练,迟迟跳不过去。“我来教你!”一旁的朵朵走来讲解示范。在大班姐姐的带领下,乐欣的胆子变大了,动作也越来越快,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大带小的混龄游戏有序地进行着……

教育的高超艺术需要的不是多么高级的智商或者思维能力,而是建立良好的常规,塑造良好的品质,放手让幼儿自己来,会发现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支持他们真正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去交往,去帮助,去体验成功的快乐,由此产生的自信,是终身难以磨灭的品质。

四、从师幼互动中捕捉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点

在运动中,教师常常会预设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会生成很多自己需要的游戏。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的有机整合,就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在运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让他们自己选择器械、玩法和玩伴,教师要做的就是角色的及时转换:最多的观察、最少的指导、最大的帮助。对幼儿生成的游戏内容给予适时的支持与回应,帮助幼儿提炼运动经验,关注幼儿运动中的个体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幼儿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建立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

例如:角色游戏时间,孩子们都认真地在游戏……只见晨浩、宏泽等几个小朋友脱离了集体,在走廊中跑来跑去。带着好奇,教师观察他们的游戏:孩子们正模仿当前热播的《奔跑吧,兄弟》中撕名牌的游戏。他们互相追逐着撕下对方后背的贴纸。若不仔细观察,可能会纳闷,以为他们又在漫无目的地嬉戏打闹。可是仔细倾听他们对话,却忍俊不禁。“郑涵是内鬼!”教师悄悄地问晨浩:“内鬼是什么?”晨浩说:“内鬼就是要去抓别人的人!我们是学电视上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无以言表。教师被孩子们惟妙惟肖的模仿折服了,这不仅是孩子们自发生成的角色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啊!第二天,教师组织孩子们为自己做名牌,讨论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户外活动时可以尽情地玩“撕名牌”的游戏。

当幼儿获得游戏的自主后,他们的游戏内容丰富了。“守护童真”是教师至高无上的责任,教师们应该接纳和倾听,在师幼互动中扑捉幼儿游戏的兴趣点。

五、从活动积累发展中形成幼儿自主探究意识

幼儿的运动能力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活动与探索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身体素质发展良好的幼儿能自信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动作流畅,有勇气迎接新的挑战。

某天,操场上放置了几个跟孩子个头一般高的油桶,许多孩子围在油桶旁争先恐后地猜着油桶的作用。教师认真地倾听着孩子们的对话:“这么高,只能用楼梯爬上去。”“错了,我上次看到电视上把圆柱体倒下来,可以滚动,这个油桶就像圆柱体。”“我们可以把木板搭在两个油桶之间,走很高的平衡木。”正当大家激烈讨论,只见强强把一个油桶横卧在操场上,身轻如燕地跳上去,站在的大油桶上,像个小杂技演员一样踩着油桶往前进,在场的孩子们都由衷地为他鼓掌。

一个教师都不敢示范的动作,自信的幼儿却玩得如此得心应手。足以说明不教不等于不会,教师要相信幼儿的学习力,给幼儿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将会收获更多的精彩与惊喜。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看到了幼儿学习的力量。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将不再把运动看成是单一的动作技能训练,而是根据幼儿期基本能力发展的序列,结合幼儿体质发展的规律,将培养运动兴趣、提升基本运动能力作为出发点,为幼儿营造自主、自愿、自由、快乐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感受自主学习的美丽,唤起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让孩子在自信和快乐中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汪超.幼儿园体育材料设计与运用150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G613.7

A

1673-9884(2017)08-0103-03

2017-06-16

2014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MJYKT2014-190)

陈艳青,女,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油桶游戏运动
背火桶
环球时报(2019-11-08)2019-11-08 04:14:45
油桶呀油桶,你怎么了?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