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别开生面的生活课堂

2017-04-15 05:47:13陈晓芬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红土地土楼研学

陈晓芬

(龙岩市永定区第二中学,福建 龙岩 364100)

研学旅行:别开生面的生活课堂

陈晓芬

(龙岩市永定区第二中学,福建 龙岩 364100)

学校依托本土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挖掘红色主题和乡土主题,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开展“远足”综合实践活动,陶冶了学生的爱国爱乡爱家情操,扩大了学生的文化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研学旅行;生活课堂;红色主题;乡土主题

学校研学旅行生活课堂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精神为指导思想,[1]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重要的借鉴,打造了别开生面的生活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2]。永定区第二中学的“研学旅行”借鉴“社会即学校”理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暂别书桌,暂别课本,走向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走向纷呈变化的大社会;借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

一、研学旅行生活课堂的内容

学校的“研学旅行”生活课堂,陶冶了学生的爱国爱乡爱家情操,扩大了学生的文化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1.红色主题。学校充分利用本土历史资源开展红色主题研学旅行,打造红色主题特色生活课堂。金砂乡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鼎丞同志的故居,也是谭震林、邓子恢、伍洪祥、刘永生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活动的地方。1928年6月我省革命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农民武装暴动——“永定暴动”就发生在金砂乡。八年级金砂“远足”,红色主题下细化研究子题,如红土地上英雄人物寻迹、红土地上“红歌颂”、金砂农村教育观、红色儿女就读路探访、革命圣地文物保护调查、革命烈士后代生活调查、探究红土地上的民风民俗、走近“金砂暴动”、红土金砂“闽西八大干”之“酸菜干”制作探研、探访金砂“三农”今昔变化、金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金谷寺飘出的红色山歌谣、红土地上的英雄山歌妹张锦辉等丰厚多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在金砂“远足”生活课堂里,八年级学生明确目标、主题鲜明,高效开展活动,彰显这别样课堂的教育价值。

2.乡土主题。学校利用本土自然、文化特色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打造乡土主题的生活课堂。七年级——西溪“远足”生活课堂,学生开展研究课题活动,如“暖暖香中蕴奇味”之西溪羊系列小吃调查、野外生存探索、野外旅游与探险、野外安全防护与自救互救、野外植物的研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西溪休闲基地调查、西溪农场知青情况调查、西溪茶场护理与茶叶制作程序等。九年级——土楼“远足”生活课堂,学生在乡土主题下开展子课题活动,如土楼楹联文化、土楼楼名探究、土楼人物春秋、土楼的建筑特色、土楼美食文化、土楼民俗文化、土楼人家信仰文化、土楼民间艺术等。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土楼生活大课堂,调查、采访、探究、总结等。在土楼生活课堂里,学生沟通能力、写作表达等能力提高了。比如安排“我是土楼小导游”的活动,撰写导游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体验土楼小导游锻炼口才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土楼生活课堂里,学生体会“世界遗产”魅力,感受家乡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保护、传承土楼文化的观念,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

二、研学旅行生活课堂的实施流程

1.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是制定计划,做好事前培训和安全防范。(1)培训准备。指导教师培训、学生必备技能(烹饪技术、摄影录像、PPT制作、遇险自救和施救技能等)培训、行前活动内容培训。(2)安全防范。考查步行路线安全、排除活动场所安全隐患、检查食品安全卫生、配备校医等。(3)纪律教育。安全要第一,行动听指挥;成立学生安全小组;交往文明有礼;遵守制度,不单独行动,特殊情况外出三人行;交通、消防、饮食、人身安全记心上;爱护校外公私财产;不拿村民一针一线。二是加强领导,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讨论制定相关方案,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三是因地制宜,依托基地高效实施。学校位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闽西红色热土上,东有文化内涵丰富的“世界遗产”永定土楼,西有“永定暴动”革命历史的金砂红土地。根据本土有利的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学校建立了三个校外基地——西溪、金砂下金、南溪土楼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依托三大基地,开展“红色主题”“乡土主题”的远足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开展研学旅行。四是明确主题,重游更重学。以人为本,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提升师生素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通过“远足”,砥砺意志、团结合作、自理自立、吃苦耐劳、热爱集体、爱国爱家、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发扬革命传统、传承客家精神。其中七年级西溪“生态、青春、奋斗”主题远足,关注家乡、亲近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八年级金砂“红色主题”远足,体察农村生活,关注现实世界人与社会的和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发扬革命精神;九年级土楼“乡土主题”远足,走进土楼,感受人与文化和自我的和谐,传承土楼文化,发扬客家精神。

2.军训——宝剑锋从磨砺出。学校给每班配备一名品德优秀、军事技能过硬的武警担任队长,对学生进行为期两天的严格军训:国防教育讲座;队形队列、定位训练;教唱军歌;竞演。

3.远足——行万里路,更读万卷书。“研学旅行”远足活动的流程是:第一,集合开拔目的地。上午8点师生、武警战士在校门口集合,校长讲话后整队出发,班主任和科任随行,徒步十几公里到达目的地。第二,参观革命圣地。走进红土地金砂,学生参观“永定暴动”遗址——金谷寺,唱响革命红歌;参观张鼎丞纪念馆并在馆前入团宣誓;采访革命基点村乡民,完成问卷调查。学生在红土地金砂生活课堂里上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第三,体察乡俗民风。学生深入农村,围绕“三农”问题考察调研,采访、调查农村的种养情况、农村教育、农民生存境况,体察乡俗民风,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四,生活体验和生存能力历炼。学生到达宿营地后自己搭帐篷解决住的问题。下午3点开始自备晚餐,十人一组每组100元,自找农家,自己加工做饭,分工买菜、杀鸡杀鸭、洗菜、切菜、烧火、煮饭、煮菜、打扫整理、邀请农家共进晚餐。第五,举行乡村篝火晚会。19∶00篝火燃起,幕天席地,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展示自己的才艺,飞扬个性……23∶30晚会落下帷幕。在生活课堂里,学生得到放松,师生增进感情,又送文化下乡。第六,第二天早上徒步返校。

4.成果展示、交流汇报。主要开展两项总结,一是个人远足征文:比如学校语文组在综合实践“研学旅行”中创新地渗透“红土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研究,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研究,“远足”结束归来,结合子课题研究写好远足征文。优秀作品如《学校的长征》《人生6公里的路程》《站在红色土地上》《秋临金砂》《方圆演绎绮丽华章》等发表在《红土书香·远足篇》专辑中。二是小组演示文稿或案例汇报交流:班级汇报,每班选送2件参加学校汇报评比,其中有时代特色的优秀课题,进一步完善后选送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如土楼远足归来,笔者指导学生游安琪《土楼回响·和谐共鸣》获福建省第25届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金砂“远足”归来,学生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如《闽西八大干之红土金砂菜干探研》《金砂农村教育观》《金砂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等。

三、结语

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学校的“研学旅行”打造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别开生面的生活课堂。生活大观园有多大,“研学旅行”别样生活课堂就有多广阔、多丰富。“研学旅行”使得学校变大社会为小课堂,将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变小课堂为大社会,将社会生活引进课堂教育,这是充满绿色希望的生动、鲜活、丰富的生活课堂。

[1]教育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Z].教基一[2016]8号,2016-11-30.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90-491.

[3]陈光春.论研学旅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3).

[4]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

[5]杜丽卿.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J].消费经济,2015(24).

(责任编辑:周志平)

猜你喜欢
红土地土楼研学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心中的红土地
轻音乐(2022年6期)2022-06-18 09:32:30
风景独好的红土地
心声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2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土楼夜景
学生天地(2017年24期)2017-11-07 01:47:43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14
红土地的牵挂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