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实验初中教育集团 蒋继红
微课、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证比较研究
安吉实验初中教育集团 蒋继红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与翻转课堂和微课实践应用时需要教师思维引导和设计之间的矛盾性也更为凸显。故而文中尝试比对两种教学方式的实证应用成效后,思考如何保障翻转课堂和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良好应用成效的方式与方法。
微课;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信息科技时代的来临,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翻转课堂及微课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属于一门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在课程中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前沿应用需求,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程,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操作等自然成为当前教师面对新教改时,必然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随着翻转课堂和微课等教改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频次的不断加强,教师所面对的问题逐渐转向如何保障教师的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期待和学生的使用需求等。
1、教学方向不正确,信息技术课被重视力度不高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受到的学校关注度,直接决定着此门课程的硬件、师资准备情况。但是很多初中认为在初中阶段中升学考试才是学生的“主业”, 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被忽视,传统升学和应试教育思想不仅会限制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课程品质,同样会限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因受到教学条件、教学思维、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及理解能力之间的差异性而导致教师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实际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设定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本来调整教学方式。如此才能事倍功半。目前比较热门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符合此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定的。
2、师资力量薄弱,教改创新性实用度有限
由于缺乏升学压力,信息技术课程受到重视程度低,上课的频次和配套的师资自然有限。部分初中即便配备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但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专业素质值得商榷,甚至有些教师仅为其他学科兼职,如此教师支持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能力本身相对有限,更何谈教学创新。
新课改教学要求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教学模式被尝试引入。其中翻转课堂具有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和自行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学习的优势。假使学生课上并没有完全领会和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课下学生可借助翻转课堂及微课来重新学习,尤其是可反复解读教师点出的知识点。学习的轻松,无教师的束缚,无其他同学的干扰,学生的学习可更为自由和轻松。然而,正因为此种优势的存在,如果教师无法完全掌控学生的课下翻转课堂和微课的使用时间,无法保障学生按照教师的期待课下温习和预习,那么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实用成效自然无法确定。
此外,翻转课堂和微课本身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应用、设计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在缺乏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又因为兼职可耗费时间及精力相对有限的前提下,能否保障教改创新性的实用度。此项问题也是直接决定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实用度的重点。
(一)基于概念的对比
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课程质量来看,翻转课堂本身要求教师按照组织策略-碎化策略-个性化学习策略-交互和评价策略的逐步运作模式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及实施,翻转课堂本身也是需要教师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时间,将学习决定权转移给学生,其实质需要学生在课下专注的、主动地学习并解决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
真正的翻转课堂在课上教师并不讲授信息,而是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借助播客、讲座、电子书等收看和阅读,与其他学生的讨论以及查阅资料,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自主规划、知识呈现、学习节奏有较高的要求,其混合了探究性学习、混合型学习模式及其他工具,主要为了让学生自行管理学习进度。但是与微课的以视频为介质记录教师课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进行的活动诠释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两者的侧重点及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辅助领域均不同。
相对而言,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为严苛,尤其是对学生的课下自我学习要求更为繁琐,也不容易被教师控制和管理。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微课教学模式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课改辅助,重视课上教学45分钟的内容展示与教学模式调整,限定空间小,内容量少,但是短而精辟,故而从表现形式和运用本质、成效而言,后者可作为前者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有效补充及丰富养料。
(二)基于设计要求的实证对比
以《PhotoShop 图像合成》为例,此堂课程上教师需要重视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在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要求和技术操作的要求。结合学习者特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使用碎化知识、反馈、反思、重组资源、评价等方式将教学方式与课本联结起来,故而在应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时,要求和表现的对比如下。
1、微课教学内容及方法
在秉承互动及时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PhotoShop图像合成》的教学重点可提取为:
(1)了解PhotoShop的界面特征和布局,熟悉操作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并记忆界面上位置按钮的排布和功能;(2)熟练应用PhotoShop菜单命令及基本工具;(3)可使用PhotoShop的路径、图层、通道合成或制作图像;(4)了解和识别PhotoShop现有功能的各类成像效果,使用滤镜制作特殊图像;(5)了解和掌握PhotoShop文字特效功能,可运用文字及特效制作特殊效果的文字;(6)运用PhotoShop供应的各类技术和素材,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平面设计作品。以上六点,除需要教师课下考察外,还可以按照微课的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录入,以便为学生的课下温习和课上观看提供资料。
在明确以上内容的设计和制作要求后,教师可分析学习者特征,并按照学习者特征来设计课程内容。常态下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及以上六点设计和制作微课视频,由于受到微课视频时间长短的限制,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还需要丰富视频的教材。在课上建议参照相声表演的抖包袱式,以微课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并作为点燃课上高潮的重要介质,课上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师生互评和交流等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
具体如进行教学内容上位和下位概念性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学生可以理解的素材解析方式,以此来逐渐提出新知识的分析和识记要求。结合课上讲述的内容与微课运用要求的关联性,将羽化、自由变换、图片移动中的已经学过部分作为课上温习的知识点,以及引入新知识的桥梁,分别将其制作成视频,提供给对知识点熟练程度不同的学生来对应学习,以此解决学生课上技术水平不一的问题。考虑到微课资源繁多,可按照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将其分为发散者、收敛者、适应者和同化者四类,并均分到四个小组,供其结合课上问题有侧重点的,可覆盖四类学生认知规则的交互讨论。课下时间,教师可将微课的微视频交给学生课下研读及复习使用。
2、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在运用中需要充分体现出分层教学理念,这与微课的应用其实也是异曲同工的。在课前学生自习时,需要以教师提供的微课作为反复观看的对象,其自由性在于学生可自行选择是否顺次观看或者有选择的观看,由学生自己把握进度,安排学习时间的长短。课上任务布置时,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分别布置基础任务和继续研究任务,后者为有学习余力的学习所研究,前者以尚未完成基础任务的学生为对象。
实施过程为如下:(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按照课本要求及大纲,录制微课,并布置少量的操作题给学生自行联系,QQ群中需要上传原始图片文件、微课、样本等,以供学生下载使用(此项微课的课下使用环节同样可用);学生下载QQ群中的微课,自行研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可在QQ群中与同学和教师交流;上课之前,教师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分析共性问题,课上统一讲解;(2)课堂活动阶段。学生展示作业,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分析和评价,在讲解共性问题之后,教师继续布置任务,课前尚未完成基础任务的及错误较多的学生继续在课上完成基础任务,教师提供指导服务,已经完成基础任务及错误少的学生,现场解答教师的进阶任务,内化、巩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完成分层学习目标。
从以上分析可见,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证设计实际有相通之处,比如均需要其他条件配合,尤其重视分层、针对性教学;重视学生的自行研究、自主学习、自觉参悟等,区别在于翻转课堂教学需要以微课的微视频为介质,因此微视频必须预先录制和下发;微课与翻转课堂都以大纲和课程知识点为讲解对象,教师都充当引领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但是区分在于微课中教师需要丰富微课视频内容,但是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布置两个阶段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并不仅限于简单的观看微课,教师即便是提供微课给学生,在缺乏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过程的兼顾性的基础上,学生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故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原始文件、其他资源、微课、文件样章等,并引导学生逐步地完成任务。比如在滤镜学习时,教师可设计个人艺术照的制作作为项目教学,教师仅需要提供背景图片即可,学生自由选择本人或者他人的真实照片来尝试制作,如此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保障试验的操作性。
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都需要以QQ群、学生分组作为前置条件,微课设计时除课中教师拟教学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列出经常出现的和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方式,以辅助学生防止自身的操作出现固有错误问题。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与翻转课堂实证应用具有融合性,其中的微课可作为翻转课堂实证应用的基础和资源,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作为微课教学所需要的其他教学条件和资源的重要补充,两者各自独立但是又相辅相成。
[1]吴颖,沈晶.微课、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证比较研究——以《网店视觉设计》项目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6,17:71-74.
[2]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05:26-32.
[3]田爱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06: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