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有机会引领全球
“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在2016年12月2日于北京亦庄召开。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承办,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物联网产业盟、移动硅谷物联网产业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各地传感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投融资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人士共聚一堂,交流行业现状,展望产业前景,探寻合作机会。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叶甜春在会议开幕致辞中提出“当前时代正步入“感知”时代,传感器等非数字芯片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观点。他说:“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正进入历史性的重大调整变革期,技术演进和市场增长点改变,将带动传感器产业链格局和产业生态的重大变革和调整。”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中国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瓶颈目前就集中在传感器组件,在这个全球科技企业还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领域,中国能否有所建树,甚至完成伟大超越和引领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在会后对叶甜春所长进行了专访。
对于在传感器领域,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差距,叶甜春所长表示,目前全球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都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不太成熟,需要完善和研究的课题仍然存在于产业的各个环节。但是整个市场对于传感器组件的需求,已经进入爆发期,从人工智能这样的科技行业大方向,到“智能制造2025”这样的国家战略,对于传感器所涉及的声光机电、材料化学等科研领域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是传感器的功能非常复杂,产品制造环节也很难进行标准化处理,而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很多都要涉及到多个传感器集成的问题,这就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规模化制造的新要求。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的召开,就是为了通过我们的影响力,集聚海内外人才、技术,吸引创新企业,在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中国传感器事业的发展。
在传感器的应用方面,中国拥有自己的特色,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对传感器的需求巨大,而在“智能制造2025”的战略引导下,传感器在智能产业的市场潜力将得到充分的激发;另一方面,中国有足够多的垂直市场对传感器有庞大的需求,比如在老龄化社会的趋势下,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势必获得加速发展的机遇,这个市场对于传感器技术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些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中国的传感器产业完全有机会通过创新来引领世界市场。
既然市场容量巨大,中国又具备冲击世界领先地位的机会,那么作为中国微电子行业的领军人物,叶甜春所长会如何描绘传感器在中国沃土的发展路径呢?
在笔者眼中,中国的液晶面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扶持,短短10年已经从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即将成为全球第一的制造基地,并成功塑造了一批世界级的制造企业,那么对于传感器产业,这样的方式可以复制吗?
叶甜春所长表示,中国液晶面板的成功模式对于传感器来说不能完全套用,首先液晶面板的需求市场规模巨大,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传感器来说,液晶面板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大规模投资,扩大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的路径是合理的。而传感器产品的特点是种类繁多,虽然应用规模也很大,但是很难大规模统一投资制造。对于传感器,更多的需要企业来主导创新和制造,以及与应用的结合,与系统的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异常复杂的市场需求。
在政策方面,由于传感器本身是集成电路的一个分支,是微电子技术的扩展应用,而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国家已经提出了《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设立了国家发展产业基金,由国家投入一千亿的规模,地方上投入一千多亿的规模,未来十年整体投入甚至会达到一万亿,目标就是要解决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这一定会极大的推动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发展。
于是,一条国家带头,地方扶持,企业创新,应用引领的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路径在叶甜春所长的眼中被描绘出来。面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科技趋势,以及老龄社会,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中国传感器事业任重道远,但同时,叶甜春所长更将它看做是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