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艺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价值刍议
李 艺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自福建肇始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了丰富完好的史迹遗存,见证了人类在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中的活动轨迹。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内涵丰富、价值重大、意义非凡的海上文化线路。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切入,正确认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对当代文化线路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多元的文化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古老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多元化的文化因子碰撞中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海上文化线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价值
“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是闽越人自古以来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生活上与汉族差异逐步缩小的福建人在中唐以后逐渐与汉融合。福建百姓利用与台湾海峡相近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开始发展海上贸易,规模逐步扩大,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福建沿海地区一派繁荣的景象。既有享有盛誉的福州港、泉州港、漳州港等商贸中心,也有在港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福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福州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设立对外贸易港口的福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到唐末安史之乱,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五代时期的福州港已经成为和东南亚、阿拉伯贸易往来的主要港口;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能顺利完成与福州长乐是其出发的基地是密不可分的,从出发地的选址到港口补给准备都做了相当大的研究,最终确定了福州长乐;到清朝,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原住福州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他们以海为田,以舟为居,以楫为马,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深厚的海洋传统与特质。为了突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便更好地保护海上文化线路遗产,福州将联手国内七个古港城市一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单。[1]
文明的内核在于交流,交流的结果带来进步。这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给当代世界发展进步所指示的正确方向,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当代文明发展的启迪。[2]探讨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是适应于当代新一轮经济增长较快的大形势下,如何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如何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如何更好地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是漫长而又复杂的,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冲突、矛盾、拒绝、碰撞等不和谐因素,也有学习、交流、融合、创新等有益的因子,各方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约。多元的文化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多元化的文化因子碰撞中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虽然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在每个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但它的价值却未曾减弱。
(一)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汉代,福州人民沿海而居,有着擅长航海的优良传统,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开辟东冶港作为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港口。到唐朝天宝年间,朝廷越来越重视对外贸易和商贸往来,福州凭借良好的发展贸易发展态势自然成了重点选择和发展的对象。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福州成为与广州、扬州并列的唐代三大贸易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到宋代,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累积,福州已经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的主要产、销、出口地之一。明代,福州已经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因此,可总结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汉朝的东冶港、形成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发展繁荣于隋唐至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衰落于近代时期。
(二)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体现
1.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人类历史前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疆域辽阔,物产丰饶,中国的产品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如何将这些中国特色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就显得尤为重要。海上文化线路不仅连接了两端国家的不同文化,也连接了东西方海上贸易,是线路两端及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海上文化线路的重要部分,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以丝绸为例,正是由于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丝绸产品大量外销,刺激和促进国内丝绸业的发展和繁荣。近20多年来,福州地区宋、明古墓考古发掘出土的三座古墓(宋朝两座、明朝一座)中都有丰厚随葬丝织品,可以发现这些出土的丝织不仅数量多、品质上乘、品种丰富,而且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证明了从宋至明代,福州已有大规模生产丝织品的工场和作坊,其手工业已经成为当时重要的支柱产业;高档的丝织品在一般百姓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是为满足宫廷以及远销海外的贵族阶层的需求。第一手的考古资料和出土实物,有力地见证了福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古港城市,是古代丝绸畅销国外的重要生产基地。[3]
通过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这条重要的海上要道,不仅带动了丝绸业的发展,也向外传播了瓷器、中药、茶叶等数量大、品种多的中国产品。外国的特产经由贸易海路传入中国,像珍珠、象牙、香料、犀角、宝石以及各种动植物等不胜枚举。东西方国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要渠道进行经济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交流分享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丰富彼此的经济生活,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东西方的友好往来的史实和文化社会的交流与进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福州的城市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宽广胸襟的体现。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充分体现了福建历史的博大精深,展示了闽越人博大、包容的广阔胸怀。
福州在唐末五代时期已经成为“闽越都会,东南重镇”,[4]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把世界上的文明国家同中国连接在一起,如希腊、罗马、印度、埃及、波斯等,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各洲的海上大动脉。中国的瓷器生产技术、绘画艺术手法、佛教文化等通过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西方的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天文、医药等通过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古老的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相互交流、相互交融,大放异彩,促进了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及各国的友好往来。
3.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古代中国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的航海历史悠久。早在新时期时代晚期,中国人就利用原始舟筏拉开了海上航行的序幕;随后的木帆船诞生,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期海船逐步大型化,并且随着驶风技术的掌握,出现了西汉海船远航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5]海上文化线路的繁荣得益于航海事业的进步。在诗人的笔下,福州的繁华被描写的淋漓尽致,“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南来海舶浮云涛,上有游子千金豪”[6]“海舶千艘浪,潮田万顷秋”[7]。明代的福州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造船工艺先进,装备精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所造的“福船”以坚固著称,既能用于航海交通,也能用于海上作战。[8]
4.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意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体现了人民很早就懂得从海洋中收取利益。与此同时,先民们不断地观察海洋、认识海洋,并用积累的海洋知识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为生产生活谋取便利。中国古代在海洋认识和研究上的成就,主要反映在海洋地貌、海洋水文气象、海洋潮汐和海洋水产生物四个方面。此外,在海岸带和滩涂利用与防护,围垦工程,以及在防御海洋自然灾害方面,也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9]北宋时期对海洋气象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就是对舶趠风(东南季风)的预报,宋元时期在泉州出现的九日山祈风石刻就是很好的证明。
5.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体现了国家治国理政的政策转变与国力强弱的关系
纵观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我们不难看出这与国家的政策和国力强弱有着密切联系。以明代为例,用海禁二字来概括大明王朝与海洋的恩恩怨怨最为恰当。在明代既有名垂千古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有勇有谋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有临危受命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更有固执己见下令海禁的明太祖朱元璋,当然也有居心叵测开海禁令的朱棣等等。明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深深地烙上了一个海上强国与大海渐行渐远的时代印记。海禁的实施,严重影响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海上船队逐渐减少,造船业被迫衰落,海军力量衰退,割断了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遏制了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阻碍了明代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逐渐拉大东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潮。
“海上丝路”的悠久历史和蕴含的共同价值观,是当今全世界建设二十一世纪繁荣社会、海洋强国的基础和指南。从古至今,无论是东西方之间还是中国和亚太各临海国家之间,其社会发展进程、经济文化形式、社会风俗意识形态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在“海上丝路”历史形成的共同文化价值基础上,去寻找因古代“丝绸之路”而交往、融合、合作和共赢的机会和条件。[10]
(一)政治上要有强大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与团结关乎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核心政党的领导、正确的决策、强有力的执行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若一个国家动荡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对外交往也难以推进,再好的雄伟蓝图终将化为泡影,更不用谈弘扬“丝路精神”。就郑和下西洋来看,尽管郑和船队规模巨大、装备精良、物质有保障,并且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全力支持,但在航行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在海上航行期间,郑和团队几次三番地遭到海盗以及敌对力量的骚扰,前几次仅仅到达印度洋沿岸,直到第四次以后才渡过印度洋抵达阿拉伯地区和非洲海岸,完成了沟通两大洋和30多个国家地区友好交往的外交创举。
(二)经济上要有强大的吸引力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凡是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之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通畅无阻之时。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远超周边国家和地区,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与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大,经济增长较快,国家实力增强是分不开的。明朝初期,朱元璋经过三十年的励精图治,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郑和下西洋所展现出的明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对所到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济的发展,产品的丰富会对海外各国、海外市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彼此之间希望通过贸易交往来获得利益。因此,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延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三)文化上要有强大的辐射力
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汉代,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向外传播,郑和下西洋就是一次大规模的中外文化交流。郑和认为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扫胡元之弊习,正华夏之弊伦。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每到一地,他都会积极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亲自体验中华文明的灿烂和强大,坚定了海外各国与中国交往的决心,海上丝绸之路也达到了顶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中外交流人员的往来,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的以和为贵、以德睦邻、以邻为伴、厚往薄来的对外政策对于化解政治冲突、化干戈为玉帛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分不开,这种文化力量对海外国家和民族产生了辐射和影响,因此,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振兴“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军事上要有强大的震慑力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保障是无法通畅的。郑和下西洋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他们一行20多万人,在马六甲建立囤积粮草的基地,配合明成祖平定沿海倭寇之乱。正是由于武装力量的强大,郑和船队远航才能畅通无阻,丝绸之路才能出现盛况。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面临着恐怖势力、宗教冲突以及霸权主义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才能对敌对势力和恐怖主义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让其不敢挑衅和侵犯,保证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海丝”畅通,保证有相对和平的环境,保证一个大国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体是人,在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当下,更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人文精神。更要以史为鉴,审时度势,分析利弊,充分体现“海上丝路”价值。海上运输通道“海上丝路”的东方起始点是古代中国,这条绵延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亚开始连接了非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与陆上“丝绸之路”一起组成了世界最长、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本文所写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丝路”中典型的代表。郑和下西洋实现了福州港从亚洲贸易圈向非洲贸易圈的跨越,实现了从认识海洋的初级探索向走进海洋的大幅度跨越。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从福州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如果说是郑和让丝绸走向了世界,那么福州便是让世界拥抱了中国。
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基础上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当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项宏大系统的工程,涉及国家之多、国家间差异之大、利益诉求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将以足够的耐心、务实的合作建设“海丝之路”。今天,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它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必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健康有序的方向稳步发展。
[1] 王岚.记载历史 传承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福州启航[J].文化广场,2012(4).
[2] 方正辉.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J].对外传播,2012(3).
[3] 张振玉.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州丝织品贸易[J].福建文博,2013(1).
[4] 于邵.为福建李忠丞(奉诏)谢上表.载全唐诗.卷242[M].中华书局,1999:1414.
[5] 孙光祈.中国航海史纲[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4:218.
[6] 廖大珂.福建海外交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07.
[7]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28[M].福州.引鲍祇诗.中华书局,1983:3680.
[8] 陈达森.“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历史价值[J].黑龙江史志,2012(24).
[9]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234.
[10] 朱艳.“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启示[N],光明日报,2015-03-22.
责任编辑:林善炜
F125
A
1674-1072(2017)02-068-04
2017-02-0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113)阶段性成果。
李艺(1991-),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古代史、海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