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都方言词汇中的饮食文化

2017-04-15 01:16孙季一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吃方言成都

【摘要】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通过搜集与饮食有关的成都方言词汇,通过对这些方言词汇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出这些方言词汇中所蕴含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成都方言;饮食文化

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川西平原腹地,北依附秦岭,南邻云贵高原,西靠邛崃山,东界龙泉山脉,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物产富饶。作为西南的门户,自古以来,成都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等政权曾相继在此建都;唐朝和民国时期,成都还曾作为了全国的临时首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导致了这个地方市民文化高度发展,同时也使这个地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通过搜集与饮食有关的成都方言词汇,通过对这些方言词汇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出这些方言词汇中所蕴含的饮食文化。

一、成都方言词汇中所蕴含的酒文化

成都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的显著特点是:1、日照时间短,多云雾;2、空气潮湿。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成都人喜欢饮酒,因为适量的饮酒不仅有利于驱寒、促进血液循环,还非常有助于人们的修身养性和日常交际。成都人饮酒,其历史由来已久,汉代就有了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里汇集了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全兴大曲、泸州老窖、文君酒等众多名酒。在成都的方言词汇中,涉及酒的词汇也是比较多的,如成都有一种酒叫“咂嘛酒”,这种酒亦称咂酒、泡水酒、杆杆酒,指的是以粳米、大麦、玉米、高粱、荞子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农家酒;还有一种酒叫“跟斗儿酒”,这种酒指的是指的是那种散装的、度数高的、便宜的酒,这种酒喝了极容易上头,稍微多喝几杯,走路就会东倒西歪,像要栽跟斗。成都有句顺口溜“看点歪录像,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喝点跟斗酒,晒点懒太阳。”另外,在成都的方言词汇中,还有一种名小吃叫“冷淡杯儿”,其实这也与成都的酒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车辐先生在1990年出版的《川菜杂谈》一书就提到过:“有酒无肴恰恰是四川人端‘冷淡杯吃酒不吃菜的习惯。”旧时的成都,多数平民家庭每天只吃两顿饭,上午10点左右吃一顿,下午5点左右吃一顿。到了晚上,即使你肚子再饿,也只能“打个尖”,临时吃点东西。到了夏天,市民们喜欢傍晚在院坝里,或街沿边摆张小方桌,端来几碟煮花生、毛豆角、豆腐干、卤猪蹄、腊肉香肠之类的下酒菜,就着老白干或自泡的“跟斗酒”,边乘凉边“打尖”。若是左邻右舍也到外面来乘凉了,那主人往往会热情相邀,让其随意坐下来,一起端这“冷淡杯”。要是邻居也有乘凉“打尖”的食物,有时还会把各自的小桌拼在一块儿,边饮酒边摆“龙门阵”。通过分析这些与酒相关的成都方言词汇,我们不难发现成都人悠闲的生活态度,淡泊自然的生活氛围。

二、成都方言词汇中所蕴含的茶文化

成都人的饮料中除了酒之外,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茶”。周振鹤所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中这样描写到:茶的人工栽培以巴蜀为最早,饮茶的风习也起于巴蜀,可见茶与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成都的方言词汇中,涉及茶的方言词汇也是比较多的,如成都人在新婚大喜的时候,会吃“闹房茶”、“吃新人茶”,喝此茶主要是讨一个吉利,利于今后夫妻正常生活的展开;在集会和评理的场所,成都人会“吃讲茶”。另外,在清晨时,昏黄的街灯未灭,而茶馆却已门庭若市,有的以茶代早餐,这便是所谓的“吃早茶”;更有不少“闲人”,起早贪黑,在茶馆从早泡到晚,这就是所谓的“吃闲茶”,如此日复一日单调的闲适,其动机似乎仅仅是融入“茶友”这一社会群体,悠闲地消磨时光。最后,成都方言中还有一个词汇叫“吃书茶”,这个最初源于晚清民初,民间艺人开始在茶馆演出,中下层市民们习惯在茶馆听评书和欣赏戏曲,即“吃书茶”。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与茶相关的成都方言词汇很好地体现了成都人闲适、悠闲、重视养身、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三、成都方言词汇中所蕴含的小吃文化

成都是享有盛誉的美食之都,特色小吃遍布大街小巷,成都方言词汇中关于这方面的词汇也是比较多的,如“串串香”,这种小吃是用竹签把荤菜、素菜分别串在一根根竹签上而得名。串好的食材放入配制好的汤锅内煮熟后将串串在放有干海椒面及食盐的作料的盘子里蘸下即食,入口有麻、辣、烫的感觉,故而又名“麻辣烫”。串串香是成都人对重庆火锅的一种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再如“三合泥”,这种小吃是以大米、糯米和大豆三种原料制成而得名。其制作方法是:大米和糯米、黄豆分别炒熟后磨成粉,在开水中加入适量白糖熬化倒入三合粉中搅拌成泥状,再将三合泥放入有化猪油的锅中翻炒,同时加入花生、核桃、橘饼、冬瓜粒和芝麻等制成。另外,成都方言詞汇中关于小吃的词汇还有很多,如“叶儿粑”、“梆梆糕”、“钟水饺”、“龙抄手”、“渣渣肉”等,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成都人既有兼容并包的创新意识,又心思细密,追求雅致;同时这些富有诗意的名称也反映出了成都人温文尔雅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周振鹤, 游汝杰. 方言与中国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2] 黄尚军. 四川方言与民俗[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3] 非 文. 川渝口头禅[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 李 荣, 梁德曼, 黄尚军. 成都方言词典[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作者简介】

孙季一(1999—),女,四川邛崃人,四川省邛崃市第一中学校2014级学生。

猜你喜欢
小吃方言成都
开胃小吃“丝娃娃”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怕冷的小吃货 等
数看成都
厦门品小吃
大家都爱吃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