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7-04-15 03:56崔志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应试生活数学

崔志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活力,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现实收效却不怎么样,部分地区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而且教学方式也比较单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为了应试教育,所以在数学生活化教学方面,仍需要更多的努力,让数学真正的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关键词】数学 生活 教学 应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7-02

小学生刚对数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个阶段是塑造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最好的阶段,老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应用数学。

一、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教学素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的基本资料,但是教材的内容是固定、刻板的,老师需要去加盟和整合。新教科书的汇编注重学生自己的发展,体现人文主义价值观。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都可以以此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比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扑克牌中的“A、j、Q”或者音乐声调C、D、E等进行导入,这样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会更加有效率。[1]在学习“循环小数”的时候,低年级学生可能对循环比较难理解,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列举出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来解释,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每个星期都是从周一到周日,不管是太阳还是星期都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

二、情景化教学

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效果才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情景化的教学能够博得学生的眼球,例如让学生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交易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学场景之一就是扮演数学游戏,它可以在玩乐中培养学生的习惯,合理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感知和兴趣,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困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讲故事是数学场景之二,有趣、有针对性的故事可以帮学生回忆起儿童的生活经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畅所欲言,不自主的参与到数学的场景中。学生会思考,会问为什么,把问题带到学生中,更有目的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

三、提问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

以往的教育,小学的数学课堂比较单调乏味,教师主要是通过教材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课堂,没有情感和真实的画面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若要让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让他们积极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思索,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情境中去探讨。

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节知识中,可以改变以往的虚拟货币交易,让真实的货币代替,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在课堂之前,问学生现在认识哪些货币,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可以进一步的深入问:小朋友很棒,认识这么多人民币,可是人民币放在桌上是不是太乱了?

学生1:把这些人民币整理一下吧

学生2:把它们装到钱包里去。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把10元的放在一起,5元的放在一起,1元的放在一起······通过巧妙的设问,层层递进,学生会不由自主,主动的对人民币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而且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同时,老师要注意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给予学生指导,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四、课后练习需要更加生活化

小学生天性爱玩,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因人而异,近几年来,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有些学生根本承受不了,而且练习题也很单调,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一方面,要设置合理量的课后练习题,另一方面练习的方式可以更加生活化,让学生把学习的东西用到生活中,让知识形成一个闭环,不再把数学练习当成一种负担,让学生学得快乐。[3]

比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之后,老师为了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把握,可以布置课后作用:用20元购买你想买的商品,过几天来汇报,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学生1:我买了一个文具盒15元,一块橡皮1.5元,用了16.5元,还剩3.5元。

学生2:我买了一块巧克力2元,一支钢笔10元,用了12元,还剩8元

学生3:我买了一个玩具20元,没有剩余的钱了····

相信通过这样的练习,在购物中正确的使用人民币,不仅清楚的了解到了人民币的知识,并且运用到了实践中,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五、总结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具有极大的应用性,它不是我们在黑板上看到的各种符号和公式,它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知识束缚中解救出来,所以老师需要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教材,通过情景化教学,循序渐进的提问,让学生上课的兴趣更高課后的练习也需要生活化,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应用数学。

猜你喜欢
应试生活数学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