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
【摘要】作为海外华人文坛的代表,严歌苓作品不仅深受华人的喜爱,在海外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既塑造了大量善良、温顺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塑造出一些生存背景与性格各异的男性形象。本文主要针对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严歌苓小说;男性形象;分析
严歌苓是“新移民文学”的代表,其作品不仅深受华人的喜爱,在海外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的海外女性作家不同,严歌苓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超越了传统的物质层面,将描述深入到人的心灵世界,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严歌苓是当代海外华人文坛的著名作家,她的作品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都是个性鲜明,具有宽容、温顺、坚强、牺牲精神,这是她的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她对这些女性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
一、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1、东方男性弱势群体
这类人基本都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像《少女小渔》中的江伟,在国内很有地位,所以骨子里有一种自傲,但是到了国外却什么都不是,巨大的反差使他的心理变得特别脆弱,但又不想放下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只能靠着不断的向小渔撒气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尊严。还有那个卑微萎顿的老头,也是穷困潦倒,在最后的岁月里,小渔给了他一点尊严,一点快乐,这样两个大男人本该保护看似柔弱的女性小渔,相反小渔却成了两个人的精神支柱。
2、西方男性精英人物
这一类人和东方的底层人物正好相反,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谈吐文明,举止优雅,但是他们对于作者笔下的东方女性那种敏感的民族情愫和那种深厚的骨肉亲情无法理解,这也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也是亚当,也是夏娃》里的律师,他的一举一动都显露出西方民族特有的那种优雅和风度,他对伊娃处处容忍,容忍她去偷偷照顾女儿,容忍她撒谎,但是最后也没能得到伊娃的心,因为他的这种举动在伊娃看来就是一种怜悯,一种施舍,他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血脉相连的人性。
3、生活在特殊年代的男性
这一类人生活中特殊的年代里,例如文革时期,男性无法保护自己,更谈不上保护女性。《天浴》里的老金,身体不齐全,自身都难保,却还想保护文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文秀为了回城而出卖自己和自尊,内心痛苦万分,最后和文秀双双死去。
4、其他特殊群体
严歌苓的作品中也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群体,但是当这样的人进入女性的世界中时,还是有很多的无奈。比如《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的人物亚当,他有很大的家产,需要有人继承,但是由于他的状态,又无法让他有这样的传承,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雇佣伊娃来繁衍后代,可意想不到是结果并不完美,以悲剧收场。
二、严歌苓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成因
为什么在作家的笔下男性形象是这样的不尽如人意呢?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1、地域因素
一般情况,华人移民首先需要适应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由于本族男子在国外的境遇也不是很好,所以她们大都放弃了对本族男子的依赖。而对异族男子来说,他们又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家庭因素等不能达到真正的互相理解。所以女性在这种环境下必须要保持自己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独立性。
2、心理因素
当女性独立性增强后,男性意识自然被弱化,其实并不是男性本身的不完美,而是女性心理发生了变化,女性的“自我”意识增强了。所以才造就了那么多有缺陷的男性形象。
3、和男性的“和解”
虽然说作家塑造了这么多的有缺陷的男性形象,但是最后作者却都给他们创造出了合适的空间,达到了和女性人物的和解。例如《少女小渔》里的老头,在小渔的鼓励下,终于走出精神困惑,自己去街头卖艺,做到了自食其力。《扶桑》里的男人大勇,根本没有把扶桑当过人看待,但是到最后大勇被送上法场时,扶桑竟然和他拜堂成亲,这种勇气真是令人钦佩。
所以,女性在地域和文化的迥异下,必然要保持自己精神和物质的独立,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比男性强大,但在现实中,女性又不可能与之决裂,所以在作品中就是这样的结局:男性尽管都那么不争气,但是女性都能够包容、理解他们,两性能够获得和解。其实这也是大多数海外作家共同的矛盾心理的反应。
三、结语
总之,严歌苓笔下的男性人物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虽说男性是被作者所弱化、降低,但是这也是海外的特殊环境所造就的。有时也是女性心理的一种反映。可以说,深入的了解这些人物形象,更有助于我们海外华人的心理,去研究中西方文化互相交融下的人物的变迁。
【参考文献】
[1] 宋 雪. 凯特·肖邦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01).
[2] 龚高叶. 新移民女性:“他者”世界里的缄默者——评严歌苓短篇小说《红罗裙》、《约会》[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7).
[3] 张 琳. 人性的赞歌——从人道主义立场解读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J]. 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0).
[4] 张闽敏. 性别之困与“革命”之厄:女性如何穿越“文革”——嚴歌苓《白蛇》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