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蒙
“人文精神”,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现象。从内涵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深切的人类自我意识,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尊严、价值、命运的思索、追寻、关注、维护,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首肯和塑造。“人文精神”这个词来自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这个词(humanism)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同一个意思。但是人文精神的内涵却是共性的、跨文化的,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世界先进文化,都有大量关于人生关注、人类诉求、人心向善的表述。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人的文化品格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其文明、道德、修养、品味等等的重要尺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来说,人文精神的有无或强弱,是检验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换言之,不管这个国家、这个地方在器物层面上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如果精神上没有一种立场、一种守望、一种关切、一种求索,就不能被认为是真正强大的。
为什么需要有人文精神?
从历史上来说,所谓人文精神事实上是对于人作为一个类存在的精神价值的提炼,这种价值尤其是反映在人类出于自我生存的需要而凝练出来的、作为人而区别于其他物类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关怀,是人之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所以,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精神的提炼是对于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的生存史的价值确认。当然,由于人类生活具有区域的差异性,所以,人文精神在很大意义上必须是和特殊区域的生存现实联系在一起,才具有其真正有效的、丰富的价值内涵。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种基于历史形成的价值系统,对于整个区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实现传统和现实转变的重要根据。任何时期的人类社会进步,大体上都是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综合结果,由此人文精神的提炼既是对于历史尊重,也是对于现实的重要考量,更是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提示。
贵州人文精神提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对于贵州来说,凝练其人文精神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因为,贵州的历史文化的事实状况,决定了贵州人文精神的形成。而对于贵州人文精神的凝练,将会对贵州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思考贵州人文精神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从这个提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贵州人文精神的说法,不纯粹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贵州历史文化的总结,这种总结是需要对贵州的未来发展起到關键性影响的,所以,它更重要是一个现实努力的精神依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贵州人文精神的内在理路
“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作为对于贵州人文精神的概括,成为当前贵州人民非常重视的精神价值。那么,这样的提法到底有着怎样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其内在关联又是如何呢?我想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对两者的关联,略作梳理。
首先,“天人合一”是贵州历代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宽泛地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其实是缺乏说服力的。而我们之所以可以认可这样的观念,是因为这样的观念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生活氛围中得到了落实,由此才具有了生命力。对于贵州人民来说,这种合一,首先是表现在他们如何面对“地无三尺平”的生存现实,这种先天不利的自然环境,给了历史上贵州人民为了应对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挑战,贵州人民在面对这种特殊的生存状况做出种种相应的努力(所谓因地制宜也好、顺其自然也好),由此获得自我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基于现实的生存环境出发,所理解到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恰恰是贵州人民对于其历史生活经验的总结,这就是他们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一种空洞的经验。
其次,“知行合一”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表达。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所悟之道。可是,王阳明先生为什么会在贵州龙场悟道?“三年戊辰,先生三十七岁,在贵阳。春,至龙场。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年谱》正德三年)正德三年(1508),阳明先生三十七岁,被贬到贵州,因为得罪了宦官。龙场对于阳明来说,是一个极其困苦的生活场所。周边的少数民族和他语言不通,而且环境很差,还要担心被人追杀,面对种种困境,阳明先生觉得此刻一切都能抛下,唯有生死之际,难以突破。阳明最终所得出来的结论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只能依靠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在龙场那样的一种极端困境之中,唯有依据自我才能最终获得解脱,所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斩断了和过往的一切联系的情况下,阳明先生实现了自我状态的突破,由此,在其心中的所有郁结终得豁然开朗。有所外求的方式都是不恰当,惟一正确的、有效的方式,就是诉诸于自己。由此,我们可以说,王阳明先生在当时的龙场,其所谓的“知行合一”,解决的最为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在那样极端的生活环境中获得生存。由“天人合一”而至“知行合一”,在王阳明先生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了非常深刻的表达。所以,有效的“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强调在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状况中,人以何种恰当的方式来应对,必须是相合一才能真实有效。
再次,“知行合一”是实现“天人合一”的有效途径。如前所言,实际上我们强调“知行合一”,其根据就在于“天人合一”,因为特殊的生活情境决定了具体的、相应的生存、发展方式,对于个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天人合一”的要求来真正落实到“知行合一”,也就是落实到“力行”,唯有如此,“天人合一”才能够获得真正丰富的内涵,而人的行为才能够达到真正有效的结果。
最后,从生态学到心态学,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当代意义。从传统来说,我们强调天人合一,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生存和环境事实的一种谐和,这其实是从生态学的意义出发的。而对于当代人的生活来说,社会心态的问题,成为了诸多问题中的非常重要的和根本性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非常急切的,对于理论来说,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那么,从传统的思想出发,我们可以对心态的问题有怎样的思考呢?费孝通先生晚年曾经探讨过类似的社会心态问题,他认为,“在这个各种文化中塑造出来具有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人们,由于科技的急速发展,已经生活在一个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小小寰宇上了,他们带着思想上一直到行为上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进入共同生活,怎样能和平共处确是已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大问题了。”如果我们说,由天人合一到知行合一,在历史上曾经为我们很好地解决了具体的、和谐的生活问题,那么这种解决的方式,对于今天来说,是否有着同样的意义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如果从生态的问题到心态问题的演变,事实上是可以视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话,那么,我们贵州对于历史上生存问题的解决,最终所形成的那种现实生存的智慧,对于解决我们今日的问题,同样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历史上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主要解决的是生态学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凝练成贵州的人文精神,实际上不仅可以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进路,也可以为解决心态问题提供进路。(作者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何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