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张善红
信仰是道德的精神本体和基础。当代大学生背负着信仰、价值、经济困境的大山,这座大山对地方高校学生来说更为沉重,尤其是在“万物皆媒”的新媒体环境下,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被新媒体所渗透,当代大学生身处物质化与泛媒介化的社会中,他们既是新媒体的引领者,也是数字化媒体的忠实消费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大学生生命以意义、存在以价值、道德以美善,会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甚至被信息异化走向极端。为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仰现状,笔者对陕西7所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信仰状况及认知调查。
本课题组抽样调查了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4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9份,其中有效问卷479份,问卷回收率94.8%,问卷有效率84.1%。600份问卷中,陕西生源230人,占总数的38.33%,非陕西籍生源370人,占总数的61.67%;农村户口455人,占总数的75.8%,城镇户口145人,占总数的24.2%;汉族586人,占总数的97.7%,少数民族14人,占总数的2.3%;中共党员126人,占21%;男生296人,占总数的49.3%,女生304人,占总数的50.7%;年级构成为大一27%、大二42%、大三26%、大四5%。研究发现,新媒体在改变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他们的信仰带来了挑战和危机。
一、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生信仰的多元性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信仰选项中,马克思主义占18.1%,西方民主政治占17.3%,中国传统文化占16.1%,科学占19.1%,宗教占14.3%,无信仰者占15.1%。在众多大学生的信仰选项中,各种倾向所占的比例都很接近,占绝对优势的信仰没有,这说明陕西省地方院校大学生信仰存在多元性,多元的文化必然带来多元的信仰。“在你是否通过新媒体接触过反党及社会主义言论时”,虽然53%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这类信息,但仍有4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接触过类似言论,在这47%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对反党言论表示反感,并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表示高度认可和肯定。在对“你的信仰倾向于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中,36%的被调查学生说不清自己信仰什么,这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信仰缺失或迷茫,造成这种现象也是有原因的。娴熟掌握现代新通信技术而“三观”尚在形成中的大学生的头脑,是各种思想乘虚而入的必争之地。“大学生精神支柱的空虚与道德基础的缺失造成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失衡变得日益突出。”[1]地方院校的发展受制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地方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陕西各地的农村,他们的信仰不仅直接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而且决定着一个农民家庭的荣辱兴衰。这就要求从事主导意识教学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担负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抵御新媒体不良信息的重任。
二、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生信仰的可塑性
大学生的信仰在主流媒体文化的孵化中嬗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信仰和价值观的可塑性。“理想和现实是信仰价值中的一对张力对子,良好的信仰或信仰运作的良性机制,应首先是寻找到最科学的‘借以立足的现实和‘所要达到的理想,并保持两者之间的适度张力。这个张力的中介点,如若偏倚于现实的一方就会造成信仰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2]在调查“你认为大学目前最主流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的问题中,20.7%的学生认为是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自身利益,13.1%的学生选利己主义,16.4%的学生选理想和自由,13.4%的学生选择“人的命天注定”,36.4%的學生选择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陕西省大学生的信仰在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马克思主义仍是大学生的主流信仰。通过调查和座谈,发现宗教信仰尤其是近年来新兴的宗教信仰及宿命论开始在地方院校急速蔓延。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基本认同宗教的社会作用,对传统宗教持宽容态度,对新兴宗教或极力排斥或狂热迷恋。在对现实世界及人生追求上,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部分大学生有明确的梦想和目标,但没有持久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也有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把拥有金钱、地位、名誉作为人生成功的判断标准。从数据中也反映出,利己主义及宿命论在大学生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些现象与新媒体的影响息息相关,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海量庞杂的文化价值直接作用于大学生。
在“当你遇到人生重大抉择犹豫不决时,哪些选项会影响你做出决定?”这一问题中,46.1%的学生会听取学校老师或者家长的意见,17.2%的学生会接受网络帮助或影响,23.1%的学生会听取自己内心的选择,13.6%的学生会借助宗教。可见,虽然新媒体模糊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但在人生重大抉择上,传统价值文化还是绝对且唯一的权威。
三、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生信仰的怀疑性
“实践活动是人类自我超越的基础,因而也必然是人的信仰的基础。”[3]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停留在口头,有的甚至视信仰为生存工具。访谈中发现,大学生的座右铭往往来自人生某阶段的实际利益和需求。在高考期间,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一起求神拜佛,祈求好运的热情很高,但实际经济付出却很少。在调查“你是否会将个人信仰付诸行动?”这一问题时,只有15.3%的学生明确表示会,43.3%的学生表示不会,31.6%的学生表示很少付出行动,9.8%的学生说不清。可见,新媒体的虚拟实践及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的娱乐乐园和救急的法宝,但因网络信息庞杂、莨芜不齐等原因,最终无法实现本质与宏观的掌控。信仰的追求和确定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和价值认知的对比验证之后,这就要求引领大学生信仰内容的道德信仰、民族信仰、政治法律信仰等在质量上绝对权威,而当人们习惯于依赖新媒体的如影随形、习惯于无所不在的信息推送时,大脑正不可避免地被各种信息填满,变得麻木迟钝,信息自由流动推动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不稳定性,加剧了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混乱,也为大学生“三观”根基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困扰。网络既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群体的眼界,也削弱了大学生群体的实践能力,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信仰的坚定。
参考文献:
[1]陈永福.精神家园的重构——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引领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2]荆学民,李旭炎.论信仰价值的结构[J].天津社会科学,1999(5):30-36.
[3]荆学民.论信仰的社会文化内蕴——“马克思主义信仰学”论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