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体制特征、动力机制、路径选择

2017-04-14 15:5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公办民办高校河南省

李 庆 阳

(郑州财经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体制特征、动力机制、路径选择

李 庆 阳

(郑州财经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民办高校依靠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的快速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临着转型拐点。因各自外部环境与初始条件不同,其发展模式具有中原传统的地方性特征。民办高校因其体制原因转型绩效高于公办高校,表现为来自“顶层设计”的改革意愿更强,转型摩擦成本更低,转型压力传导迅速且内部自组织效率较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其合理诉求,实施分类管理与政策引导,并提供制度性保障,形成错位发展和有退出机制的高等教育良性竞争局面。

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政策引导

一、研究热点: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与外部形势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河南省这样的人口大省、高考大省而言更是如此。据统计,全国1200余所本科高等院校有一半以上要走上转型发展的路径[1],而民办高校作为国家办学力量的重要补充,其发展历程更是与外部形势息息相关。近十年来,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催生出民办高校研究的新话题。

(一)民办高校研究的不同阶段与热点话题

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我国民办高校获得了正式承认并解决了所谓的“合法性”问题;200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 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增强了民办高校“有法可依”的可操作性。

自此,民办高校研究摆脱了“姓公姓私”“盈利公益”的理论纠缠,如同开放一个新的领域,进入了“全面研究”的新阶段,在研究内容上较为广泛,涵盖了办学性质、教学质量、治理机制、国际经验等方方面面。例如潘懋元等探讨了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等体制属性[2];胡伟国、章志图围绕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进行经验总结与归纳[3];田恩顺分析了国家权力、市场和院校自治这三种力量的作用力度与作用方式对民办高校的影响[4];吴越根据国际经验,对比分析了民办高校的多种办学模式[5];左珊通过中外对比,分析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历程以及政府角色的演变过程[6]。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巨大发展。2010年国家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民办教育问题作了专门论述,自此,有关民办高校的综合性文献开始大量涌现,标志着相关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开始显现,对教育产业化的纠偏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民办高校的整体性发展模式成为研究主要线索,呈现出“总体反思”的特征。例如,徐辉认为高校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7];郭建如将教育需求市场、管制政策、财政资助、公立高校竞争等归结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外部压力,其合力将倒逼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8];邬大光提出,可以利用治理机制优势,采用差异化竞争,走内涵式发展模式[9]。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后所面临的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办学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10],也使得民办高校的研究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心,一方面着眼于“转型”,即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倒逼高等教育进行“供给侧”“结构型”“内涵式”的重大转型与改革;另一方面还着眼于“发展”,即认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以及“创新发展”的时代呼唤下,我国民办高校处在“减少政府规制”“放松民间资本”的政策机遇窗口期。两方面结合,“转型发展”就成为当前民办高校研究文献中的高频词汇与术语,呈现出不容忽视的研究趋势。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与转型意义

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或者说社会经济形势对高等院校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变化与迁移,毕业生就业市场、产业结构调整、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态势。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高考大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压力尤其紧迫。2016年高考人数为82万,比2015年的77.2万有明显增长①。尽管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但是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带来的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方式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人才市场供求脱节、结构失衡的矛盾突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我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而同时高等院校的设置不断增多,2008年至2014年高考人数连续七年下降(见三思教育网);人才需求的“金字塔”结构必然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律对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依其办学层次的顺序层层带来冲击。

因此,河南省高等院校以往的那种单纯依靠增加教育投入、扩大招生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难以为继;同时面临着两个转型,一是从发展方向看,必须转向以社会需求与就业市场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二是从发展动力看,必须转向以学校内部因素作为动力的内涵式发展。

毋庸讳言,河南省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存在着优势教育资源稀缺,资金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相关研究一直把河南省列入“教育投入薄弱型”省份[11]。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作为社会力量对国家办学的补充,一直处于拾遗补阙的“配角”地位,在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上要明显低于公办高校。经过30年发展,河南省民办高校在数量和规模上已具相当的实力,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截至2015年5月21日,河南共计37所民办高校(含本、专科),不仅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应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凸显自身的特殊优势,成为引领我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主角”和推手。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性优势,强化其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引导其与公办高校之间的体制竞争;这不仅会优化河南省高等院校的构成与布局,还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进一步对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示范案例、支援意识与借鉴意义。

二、体制特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静态基点

体制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区别界限。作为“体制外”单位,民办高校除其共性特征,还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因素。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地方性特征,体现在:一是民办高校创始人在校内有强大的个人影响力;二是亲缘地缘关系在校内治理结构中占据核心位置;三是办学资金有赖于办学过程中的长期积累;四是管理制度灵活多样而具有因人而“宜”的“弹性”。这四种特征根植于中原地区的人际关系、文化传统和历史惯性,为河南省民办高校的体制因素打上了鲜明的“地方标签”。这可以从统治类型、治理结构、预算约束与激励制度四个角度加以阐释。

(一)统治类型

韦伯定义了三种权威类型,即传统型、法理型和魅力型统治类型。简单地说,传统型权威是建立在古老传统和惯例的神圣性之上的权威;魅力型权威是凭借个人的超人才能、杰出品格、英雄主义及其创立的典范、信仰而拥有的权威;法理型权威是建立在对理性、法律及官僚体制和法定授权的信任、服从之上的权威[12]。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即是普遍服从法理型权威并且具有了高效快捷、复杂精细的社会科层组织形式。显然,公办高校的领导者来自上级组织的任命,其组织形式即是法理型统治。而民办高校的领导者原本就是民办高校的创始人,他们经过长期创业,为办学经费积累了大量财富。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创始人将近三分之二至今还在担任领导职务②,在校园内享有崇高的威望,从而构造了凭借自身能力的魅力型权威统治类型。在社会范围内,法理型统治类型构造出陌生人的“匿名社会”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组织的交易成本。而在校园范围内,魅力型统治因其感召式的权威性而具备了使人“心服口服”的管理效率和强大执行力,减少了组织内部摩擦,呈现出“高效集权”的体制优越性。因此,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不存在所谓“行政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也鲜有校长与书记或其他高层管理者之间龌龊抵牾、意见不合的传闻。

(二)治理结构

按照当前政策,民办高校均由上级部门选派配置了专职党委书记。从显性制度设计上看,民办高校治理结构是“三驾马车”,即“董(理)事长—校长—党委书记”形成核心权力层。但是,从河南省民办高校长期实践中的隐性规则看,呈现出“家族—内部人—资深员工”为差序的权力配置。河南省不少民办高校也面临着创始人的代际传承的“接班”问题。近年来,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包括代际传承研究都成为热点。而我们发现,在“魅力型统治”基础上,河南省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中的权力配置呈现出以“创始人”为核心的放射性结构,如同费孝通在论述“乡土中国”时的社会关系结构一样,河南省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也以“创始人”为核心,逐步扩充到“内部人”即其子女、亲属、姻亲直至远亲,再到跟随创始人多年打拼的老同事、合伙人等“资深员工”,呈现出“涟漪”般的辐射递减的排序。这种治理结构的特征是亲缘远近、权力大小与利益多寡在差序中高度吻合。这种“集权—分权”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在科层组织的纵向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魅力型统治”所具有的高效率,强化了民办高校在执行、管理、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通达与顺畅,体现了治理结构中相对公办高校的优越性。

(三)预算约束

众所周知,河南省民办高校目前不属于“财政拨款单位”,办学经费完全依靠“以学养学”自身积累。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体制、动力、路径与模式研究”课题组抽样调查,民办高校的人均管理费用开支仅为公办高校的三分之一。作为“体制外”单位,河南省民办高校虽然失去了经费保障,但是也从体制上根除了在公办高校由于“预算软约束”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预算软约束”是科尔内所定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特征,在当前公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民办高校虽然失去了财政保障,但“以学养学”的筹资方法却促成了民办高校“投入—产出”的思维模式,财务管理方面强调“把钱用在刀刃上”,预算安排精细化,进一步促成了“权责利”相统一的全面的制度设计;更重要的是,“以学养学”“预算硬约束”迫使民办高校的办学重心直接对准招生环节;并且在人才市场的压力下,倒逼“招生”与“就业”相挂钩。

(四)激励制度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产权明确,体制灵活,在激励制度上具有很大的“弹性”,甚至能够做到一人一策、因人而“宜”。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比例为11%,远远高于公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论资排辈”相比,民办高校的职称与职务晋升的弹性大、阻力小,薪酬制度以及各项激励制度高度相容,师资与员工的流动性强,岗位聘任真正实现了“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另一方面,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师资主体是35岁以下、讲师职称、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该群体的特征一是在校内具有较强的身份认同感,对学校的忠诚度较高;二是由于面临较大的职业竞争压力,对职业的敬业度较高;三是平均月收入在三千多元,“生存型工资”对薪酬激励的敏感度较高。基于这样的师资主体,民办高校的激励效率是公办高校所不能比拟的。

由于以上种种体制性因素,河南省民办高校虽然在综合实力上劣于公办高校,却在运行效率上优于公办高校;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招生规模大”“办学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等特点。然而当前外延式发展难以为继,面对转型发展的改革关口,民办高校仍需继续保持和扩大其体制优势,不断应对各种变化,激发出新的发展动力。

三、动力机制: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能动力量

正如制度变迁中的强制性和诱致性的区别那样,面对同样压力,不同的体制单位产生不同的反应,转换出不同的能动力量。当前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最终都将集中体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上;面对就业压力,作为“体制内单位”的公办高校首先要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志,因此其压力传导路径是“就业压力—社会评价—主管部门—内部组织”。

而作为“体制外单位”,民办高校直接面对的就是招生中的生源压力。近年来,河南省非高考人数不断攀升,民办高校报名与报到人数逐年降低,招生竞争形势非常严峻。民办高校的新生入学报到率为89%,且高校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②。没有好的就业,就没有好的口碑,就招不来学生。学费收入占到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84%。因此其压力传导路径则是“就业压力—预算压力—内部组织—组织成员”。

相较而言,公办高校压力传导路径是“曲折迂回”,而民办高校则是“直截了当”。民办高校教师的校内的工作时间为每周29小时,远远高于公办高校。公办高校教师因其体制保障难以对转型发展产生危机意识,况且大多数都热衷科研项目以及社会活动,对教学所付出的精力远远低于民办高校。因此,公办高校转型发展是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压力对组织成员和个人影响不大,或自组织程度较低。

基于以上的比较和认识,按照压力传导路径的传递分解,我们能够看到民办高校组织内部不同主体由“压力—动力”转换生成的不同动力机制,开启了“由内而外”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

(一)创始人的牵引力

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成败与否高度依赖顶层设计。首先,民办高校创始人在校园内享有崇高的权威性,较少受到牵制,能够起到一言九鼎的牵引作用。其次,民办高校的创始人对学校成长过程以及具体情况了如指掌,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转型发展措施。再次,民办高校创始人的社会经验丰富,社会资本深厚,对政策高度敏感,对当前形势能够作出明确的判断。最后,民办高校创始人通过省内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联盟等平台,充分交流信息与经验,对转型发展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因此,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最关键的动力来自于创始人的牵引力量,来自于校内的顶层设计。

(二)管理部门的推动力

前文已经从治理结构的角度论述过民办高校管理层具有较强的执行、管理和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终表现为在压力作用下自组织程度的提高。民办高校的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34岁,正值年富力强。民办高校的管理部门面对传导过来的各种压力,会明显地产生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呈现出自组织特征。这可以用两个明显的事例来说明,一是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往往以矩阵模式代替公办高校垂直单一的上下级科层模式,表现为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多有兼职和交叉的职能;二是教职员工人际关系的相互认同与依存度的互助程度较高,例如双职工家庭数量要远远高于公办高校。据课题组抽样调查,民办高校的双职工率达到师资总量的9%,远远高于公办高校。因此,在顶层设计的牵引下,民办高校管理部门和组织成员能够主动适应压力,迅速调整,呈现出较强的“自组织”特征。

(三)师资队伍的承受力

首先,毋庸置疑,转型发展是一项重大改革,必然涉及组织内部众多成员的利益调整,而利益固化的特殊集团往往成为改革的最大阻碍。其次,民办高校组织成员相对于公办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内部竞争压力,但同时他们也具有消化、分解压力的承受力。前文已经论述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整体性特点,虽然其学历职称与科研能力要远逊于公办高校,但其所具有的忠诚敬业和危机意识首先就表现为承受力较强,具体表现为“三多”:课时多、课头多、校内兼职多。民办高校教师的平均课时在12节左右,普遍高于公办高校的8节左右。第三,与公办高校的“院系壁垒”不同,民办高校不存在类似的“利益集团”,能够在校内集中协调和配置资源,以达到校内利益的相对均衡。最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具有多元化特点,骨干教师、资深教师、青年教师、离退休返聘教师、兼职教师、校外导师等等相互补充和替代,面对压力能够层层消化和分解,最终能够通过“压力测试”。民办高校师资三年内的流失率在13%,超过三年后流失率明显回落。我们很容易观察到,民办高校的师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是校内的师资队伍比较稳定,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较为极端的纠纷与事件。这种特有的“压力—承受力”使民办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成本与摩擦系数较小。

(四)广大学生的创新力

在当前“创新”已经成为高频词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教育不再为精英教育所垄断,“草根创新”“基层创新”的提法不绝于耳,创新能力的培育也呈现多元化特征[13]。作为职业院校和三本招生批次的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学生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上并不输于公办高校,例如,黄河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创新实践最近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呈现良好态势[14],其原因在于:首先,河南省不少民办高校都是在职业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一定基础,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其次,作为高考选拔的后进者,民办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抗挫折能力,在心理上倾向于接受“转型发展”“错位竞争”的教育模式。第三,民办高校的学生只是在“应试教育”和以逻辑、理性考量的“显性知识”的环节中输给公办高校的学生,而在“默会知识”“技能知识”“经验知识”等创新素质方面并不见得低于公办高校学生,民办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次数普遍高于公办高校23%以上。因此,在创新潜质方面不应该对民办高校的广大学生有所歧视;相反,在就业压力面前,民办高校的学生反而勇于接受现实,接触基层社会,汲取社会资源,激发自身的创新与创业热情[15]。

综上所述,面对压力,民办高校的不同主体生成了不同的转型发展的动力。这四种动力相互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构成了河南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系统,即依靠顶层设计的牵引和指导,经由管理部门的推行和落实,以师资队伍的承受能力为底线,不断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力。另一方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将会提升就业率,带来招生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将收益回馈到民办高校的各个主体,产生动力循环体系。总体上说,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特征是,改革意愿明确、改革成本低廉、改革收益明显、改革动机强烈。民办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能够凸显其体制性优势,展示其能动力量,完善其动力体系,走上良性循环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四、发展模式: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引导

民办高校究竟走上什么样的转型发展道路,还取决于“初始条件”因素。静态的“体制特征”与动态的“动力机制”一起共同构成河南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强化”机制;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市场分化现象正在涌现,首先体现在招生规模上。在转型发展的“分岔点”上,“初始条件”往往起到方向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发展路径的选择,并由此形成河南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不同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政策引导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在调研中,我们尽量还原民办高校创始人早期办学的特定情势,归纳了“创设方式”“投资来源”“社会资本”“办学场所”“优势专业”五项重要的初始因素。

一是“创设方式”。河南省民办高校有些是创始人白手起家自行创设的,有些是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经由“独立学院”而转设的。相较而言,“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高校由于长期与公办高校磨合且办学时间较长,因此显得很“正规”,即规模较大,专业齐全,建章立制较为规范,在科层组织、规章制度、管理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更接近于公办高校。

二是“融资方式”。按照“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积累”与“外部融资”等两类高校,资金问题是民办高校的最大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特点和历程。办学资金的“自我积累”的比例高达70%以上。相较而言,“自我积累”的民办高校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发展较为缓慢,师资力量较弱,硬件制约因素较多;但办学定位准确,擅于抓抢机遇,容易凝聚特色,核心管理与师资队伍忠诚而干练。

三是“社会资本”。民办高校非常重视从外部环境中汲取各项资源与“人脉关系”,也即社会资本的积累。以创始人早期“社会关系”为核心,按照其出身可以将“社会资本”的类型分为“教育界”和“非教育界”两类,由此形成不同的办学特色。相较而言,河南省“非教育界”创始人占据少数,他们往往选聘教育界人士作为校内的“职业代理人”。企业办学相关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师资力量与实际就业率均有明显优势。这类民办高校往往具有其他产业集团背景,易于结合某一特定产业联合办学,突出专业特色;并在应用技能和实践性教学,以及双导师制、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四是“办学场所”。按照“办学场所”可以分析“区位因素”与“征地因素”对民办高校的影响。例如按照区位可以分为省会高校与非省会高校,以及处在市区的高校与郊区的高校,当前新郑市已经成为我省高校数量最多的县域,河南省高校县域布局呈现了新的变化。相较而言,地处郑州市区的高校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对外合作便利,易于汲取校外资源,专家讲座和学生校外活动较为丰富。另外“征地因素”也是民办高校的重大初始条件。按照不同时间段,征地的难易程度有很大不同,也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五是“优势专业”。按照“专业设置”可以分为“经管”“理工”两类院校。一般来说,经管类专业的设置门槛和成本较低,而招生形势较好,容易成为许多民办高校的优势专业;另外,优势专业还依赖于创始人的偏好、引进人才的情况,以及其他偶然性因素。

(二)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民办高校的“初始条件”林林总总,难以描述;一些“局外人”看起来微不足道或者是偶然性因素却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放大与强化,产生了重大作用。不管怎样,民办高校根据其“初始条件”,不断进行自身积累,汲取外部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当前转型发展的分岔点上,我省民办高校大致分为三类路径可供选择。

一是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倡导应用型和实用型教学,以提高就业率。具体做法包括,按照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市场的影响,尤其是郑州航空港的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减少理论课时,推广案例教学、实习实训、实践性教学方式;引入“学历+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推广校企合作,双导师制,顶岗实习等。

二是以特色优势为突破口,找准定位,凝聚力量,实施“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具体做法包括,在校内遴选优势专业;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围绕优势专业培育科研实力和争取课题项目;鼓励校外合作,扩大影响,实施品牌战略;等等。

三是以“升本申硕”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办学层次,增强综合实力,摆脱低水平的招生竞争。具体做法包括,确定“升本申硕”专业,汲取外部资源尤其是引进博士教授以及行业高端人才;重视学术队伍的凝练和科研管理方式的创新;按照“升本申硕”的相关政策要求弥补短板;等等。民办高校博士群体超过90%为兼职人员。

当然,这些路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有些民办高校同时兼顾了多种选择,但是总体上却各有侧重。总体上说,河南省民办高校正在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依据其“初始条件”,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逐步产生分化,凸显特色,自我强化,走上不同的转型发展路径与模式。

(三)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

河南省民办高校在科研水平、师资力量与办学层次上均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借助“政策风口”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愿更为迫切,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政策因素”往往能够发挥杠杆支点的撬动作用。

当前,河南省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政策、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都有所放宽,尤其是郑州市教育局的“民办高校品牌专业”等扶持项目针对性强,资金支持力度大,对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逐渐显现。其次,省市两级的许多科研经费对民办高校放宽了资格限制,不再歧视,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正在增多。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近三年增长率超过34%。另一方面,河南省民办高校与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招商引资、拆迁征地、项目研发、技术培训、承办会议等方面的横向合作联系正在加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正在提高,个别民办高校甚至填补了一些地市没有本科高校的空白,成为招商引资的经典案例。例如,济源市引进了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但是,现行政策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政策引导”的更深层意义在于,民办高校亟待破除“体制限制”从外部汲取诸如公办高校离退休师资力量、行业导师、社会闲散资金等社会冗余资源和以“慕课”为代表的“知识外溢”的公共资源;打破“封闭式”自我积累的办学掣肘,加快校内外的信息、资源与能量交换,在自组织、复杂性理论与耗散结构的基础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一种更为开放的发展模式。

当下,民办高校倾向于通过“社会活动”来争取各项政策支持,由此甚至催生了种种“搭便车”“擦边球”等现象。对此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应重视其合理诉求,放松规制,一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制度性保障。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当前涌现的种种“制度性寻租”现象恰恰说明现行教育政策与管理模式还存在着巨大的“体制创新”的空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将以往基于行政垄断而形成的巨量“制度性租金”通过民办高校发散到社会公众的福利中去。

综上所述,我们期望改变现行有关政策的着力点,实现政策的“精准扶持”,发挥其“撬动效应”:首先在资助项目上,一是要重点扶持民办高校的教学项目以适应民办高校的教学型特点;二是适当提高项目的中标比例与自筹资金的比例以发挥政策的引领和外溢作用。其次在管理规制上,一是实施分类管理以鼓励民办高校的差异化发展;二是提供制度性保障以规范其竞争行为。最后在办学政策上,还要积极为民办高校“升本申硕”创造条件。河南省民办高校在“升本”中还有诸多硬件限制,在“申硕”中还没有打开“政策窗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大瓶颈。

总之,河南省民办高校将在政策引导下,摆脱规模扩张的路径依赖,演化出适合自身转型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形成高等院校不同体制的竞争格局,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进一步为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案例、示范与借鉴。

注 释:

①数据来自三思教育网,2016年河南省高考考生总人数,河南高考人数变化趋势[EB/OL].2016-05-12.http://www.srssn.com/HeNanGaoKao/557895.html.

②数据均来自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体制、动力、路径与模式研究”课题组抽样调查报告。以下出现涉及河南省高校办学、高考等数据,均来自该课题组调查报告。

[1]安苏.高考将分为技能、学术两种模式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一半面临转型[N].北京青年报,2014-03-23.

[2]潘懋元,别敦荣,石猛.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J].教育研究,2013(3).

[3]胡伟国,章志图.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3(4).

[4]田恩顺.试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三种力量[J].高教探索,2005(3)

[5]吴越.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探索科学,2016(4).

[6]左珊.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

[7]徐辉.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第四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演讲摘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8] 郭建如.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第四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演讲摘编.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3).

[9]邬大光.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第四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演讲摘编.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10]王硕.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财政拨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4.

[11]王善迈,等.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J].教育研究,2013(6).

[12]特里·N.克拉克,吴军.一起卡拉OK VS.独自打保龄球:西方规则转为发展与民主驱动力的场景诠释[J].社会学评论,2015(6).

[13]史宗恺.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

[14]杨晓龙,等.延安精神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

[15]许步亮.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院系创新教育的开展[J].考试周刊,2017(8).

【责任编辑:孙艳秋】

2017-02-26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体制、动力、路径与模式研究”(编号:2015BJJ059)。

李庆阳(1963—),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改革专题研究。

G64

A

1672-3600(2017)07-0094-06

猜你喜欢
公办民办高校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