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研究

2017-04-14 07:33薛宇龙朱方长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法律传统文化

秦 晶,薛宇龙,朱方长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研究

秦 晶,薛宇龙,朱方长*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习近平总书记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力量,把古人的治理智慧运用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借鉴古人“民为邦本”“与时偕行”“道法者治”“激浊扬清”“贵和尚中”等思想精华,并将这些智慧应用到新时代的治国理政中。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冯友兰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时说“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中华文化是在全世界文明当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正是因为它强大的基因和优秀的思想,才会被不断地选择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习近平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喜欢阅读传统文化著作。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持不懈地学习,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很深,在讲话中总能根据不同的讲话主题,恰当地引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来表述他的观点。习近平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1]

一、执政为民思想与“民为邦本”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年轻时在农村插过队,从此就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他在这次讲话中,19次提到“人民”二字,可见其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人民常常被比作载舟之水,覆舟之力。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儒家思想中的“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都体现了重民的思想。习近平引用管子《管子·牧民·四顺》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在说明民心与执政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党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习近平深切感受到人民的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就是努力让人民更好地生活。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引用于谦《咏煤炭》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各级干部要心系百姓。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他十分关心民生问题,强调百姓事无小事,民生小事就是国家大事。对老百姓来说,身边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如果这些小事不解决,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为此,社会治理者要让群众安居乐业,就要努力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习近平引用郑板桥一首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基层干部的作用,基层人员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小官要有大作用,要心系百姓,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忧民之所忧。他说,封建时代官吏尚且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的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表达了他对广大领导干部的信任和希冀。

二、创新驱动思想与“与时偕行”

当前,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环境也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驱动。习近平连续五年在上海谈到创新,他指出,在以往经济发展中,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2]120

对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中国人很早就有深刻的认识。《诗经》里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韩非子》中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习近平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在谈及创新问题时,多次引用《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是商朝开国君王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言。原义是指每天洗澡去除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后引申为思想、精神上的弃旧图新,这也是从动态角度不断强调革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社会要不断变革图强,适应社会发展。引用《周易·益卦》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表明真正的创新不是随波逐流的,关键在于贴近时代,与时俱进。习近平引用《周易·系辞下》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盐铁论》中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二程集》中的“不日新者必日退”等有关改革创新的智慧,只有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才是中国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正所谓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以典为用,通过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在创新和人才培养上的立场和观点,并将这些智慧运用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

三、建设法治中国与“道法者治”

十八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180多项重大举措,铸造了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习近平引用韩非子《韩非子·诡使》中的“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指出遵循私道治理国家,国家就动乱,遵循法律治理国家,国家就安定。这一治一乱表明,国家安定要靠法律,法律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基础。习近平引用王安石《周公》中的“立善法者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立法要立“善法”,也就是要科学立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律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国情;其次,法律要统筹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再次,法律要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习近平引用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中的“天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指出法律条例制定不难,难的是对法律的执行。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那么制定再多法律也是没有用的,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么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习近平引用王勃《上刘右相书》中的“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指出法律一经制定,若有违反者,必须实施惩治,同时也表明建立法律威信以及法律严肃性的重要性。任何法律,如果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损害法律尊严,动摇法律根基。习近平引用北宋包拯《上殿札子》中的“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是说只要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就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习近平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落实,只有法律落到实处了,全民守法了,才能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依法治国,关键在人。习近平引用韩非子《韩非子·有度》中的“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表明国家的强与弱关键在于执行法度的人能否秉公执法。由此可见,习近平对依法治国的重视。他借用大量的经史典籍,论述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新论断新要求,并将这些精华用于指导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建设中。

四、建设廉洁政治与“激浊扬清”

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可以看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可以为当前的廉政建设提供重要借鉴。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2]390

“激浊扬清”,语出《尸子》。习近平在讲话中借用了思想家顾炎武《与公肃甥书》中的“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而其本在养廉”。作为建设廉洁政治的题中之义,指明建设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习近平引用李商隐《咏史》中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指出纵观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俭则成,奢则败。虽然我国当前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仍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能丢掉传统,像一些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生活奢华等都应除掉。习近平引用《新唐书》中的“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指出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旗帜鲜明地要求制止奢靡之风。如果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就会严重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危及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习近平借苏轼《范增论》中的“物必先腐,而后生虫”,阐明了官员腐败的规律,是由于自己信仰迷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弱点,才会被外在的诱惑所侵蚀。告诫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和党性修养,筑牢自律的防线,要抵得住利益的诱惑,洁身自好,务实清廉。习近平引用年富《官箴》刻石上的“公生明,廉生威”作为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这句话是说领导干部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信。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权本为公,用权当为民,避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要始终铭记这一“官箴”,谨慎用权、坦荡做人。十八大以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反对公款吃喝,到打击歪风邪气,再到“老虎”“苍蝇”一起打。五年来,200多名中管领导干部因腐败被查,100多万人因违规违纪受到处理。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干部守住做人、做事、做官底线,实现干部清正廉洁、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做出贡献。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贵和尚中”

当今世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因此,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早在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264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崇尚“和”思想。《书·尧典》中的“协和万邦”、《论语·学而》中讲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中庸思想,成为中国人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习近平引用《三国志》“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和《古今贤文》里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表明了我国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因有多种文化而变得精彩,各种文化的差异不能成为冲突的根源,而应相互交流借鉴,推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引用《礼记·中庸》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孟子·尽心上》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我国在和他国的交往过程中面对各国发展的一种包容精神,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们发展,也要让别人发展;我们要过好日子,也会让别人过上好日子。在面对国强必霸这一观点时,习近平引用孔子《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我国绝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孙子兵法》中讲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见不战和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要维护自身的安全,也要让别人有安全感,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世界的和平。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传统文化的智慧用于治理国内事务,还将其用于处理国际关系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力量。

[1] 占程程.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D61;G122

A

1671-8127(2017)05-0001-03

2017-02-11

秦 晶(1992-),女,山西临汾人,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薛宇龙(1992-),男,江苏徐州人,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通信作者:朱方长(1963-),男,湖南津市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郜春霞]

猜你喜欢
法律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