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亮,刘 影,付 军
基于一体化思想的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
程晓亮,刘 影,付 军
(吉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意义下,界定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内涵与能力构成要素,提出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本科教育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一体化、高中预科培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一体化、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构建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和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在“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卓越教师;数学教师;培养模式
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卓越教师计划,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工作.英国政府于2001年颁布了教学与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等文件,旨在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群体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以促进普通教师向卓越教师的转变.澳大利亚于1999年在“世纪教师”文件中提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专业发展水平的卓越教师计划.中国于2010年实施了卓越医师、卓越律师和卓越教师三大计划,并在部分高校进行了试点工作.2012年教育部组织高师院校积极申报了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方案,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始创造性地探索“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1],从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加强招生就业环节、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整合优化教师教育队伍和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对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综合考量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对教师的新要求,提出了卓越教师的培养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的理念.就个体而言,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需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实现教书育人的梦想,即使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也未必在职业生涯中的每个阶段都是非常出色的,因而,“卓越”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针对这一认识,研究者认为“卓越”在于过程,“卓越”始终走在“路上”,没有终点.一个教师要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就必须倾其毕生精力不断地进取和探索.结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4]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将“卓越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理想信念坚定、思想观念超前、品行端庄示范、文化底蕴深厚、科学素养坚实、数学功底扎实、教育技术娴熟、教学技能多元、教研能力突出和学习反思常态,并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意义下,提出和践行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本科教育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一体化,高中预科培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一体化,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一体化等培养模式[5~7].
近年来,吉林师范大学针对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问题,探索了职前本科阶段“2+4+2”二次选拔模式,职前本硕“4+2”模式,职前、职后“4+3+1”订单跟踪模式,开展了预科、职前、职后“1+4”、“1+4+2”和“1+4+3+1”培养模式.
2.1 职前本科阶段“2+4+2”二次选拔模式
近年来,考入吉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有90%以上其高考分数超过本省重点本科线,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水平较高.为了保证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了二次选拔,分流培养,实施了职前本科阶段的“2+4+2”二次选拔培养模式.即参考第1~2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通过笔试和面试等环节,选拨出30名数学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励志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学生在第3个学期进入“卓越数学教师”试点班,执行新的培养方案.在第3~6四个学期的学习阶段,旨在夯实学科主干课程内容,强化学科教育教学技能、拓展文化素质的提升,有效衔接与渗透大、中学学科知识的融合,增设综合实践环节.在第7~8两个学期,由“双导师”指导,结合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侧重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目前,从四届“卓越数学教师”试点班学生的各种考核和综合表现看,达到了预期的培养效果.
2.2 职前本硕“4+2”模式和职前与职后本硕“4+3+1”订单跟踪模式
探索本硕“4+2”模式,即本科4年学习结束后,直接进入教育硕士阶段再学习两年.依托本省“硕师计划”项目的实施,数学与应用专业每年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10%左右的学生进入“硕师计划”教师的培养,按照“4+3+1”订单跟踪模式进行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经过4年本科阶段的学习,选拔已经签订就业合同的优秀学生直接攻读数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其硕士阶段的学习采取“3年在职+1年脱产”方式进行.3年在职期间,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所任职的中学协同跟踪培养,寒暑假集中回校学习;第4年脱产集中学习,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理论素养,完成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的工作.实践证明,这些模式能够使职前和职后实现一体化的培养,较快打造出优秀中学数学教师.
2.3 “预科”“职前”“职后”“1+4”“1+4+2”和“1+4+3+1”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从质量上保障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获得优质生源,做好优化教师教育的前期工作,实行高等学校与高中试点合作模式,在省内示范高中建立教师教育“优秀生源基地”,吉林师范大学已经挂牌了20所示范高中.为“卓越数学教师”试点培养模式改革为预科、职前、职后“1+4”、“1+4+2”和“1+4+3+1”模式奠定了基础.这些模式中的第一个“1”,即高三年级,借助高等学校的学科专家与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对高三年级有意向从事教师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在学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等方面做前期指导,坚定其从事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有意识地在高中期间打好注意关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育者的行为.“4+2”即本硕“4+2”阶段,“4+3+1”即“4+3+1”订单跟踪阶段.
3.1 整体课程模块化
整合学校辐射的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构建通识教育类、专业教育类、教师教育类、创新教育类和综合实践类5维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鼓励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定期开展跨学科、跨学校间的研讨,整合理论学习指导与实践教学各环节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够较好的整合校内外各学科资源,凝聚培养力量,曾强有效抓住教师教育的关键点的能力,扩大指导的力度.
3.2 学科课程系统化
掌握系统的数学专业知识是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即时提取数学专业知识是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职业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素养需求.基于上述思考,开创卓越数学教师培养中重构本科阶段“数学知识体系”的改革.将数学学科知识统筹为以下5个方面:数学基础知识;现代数学知识;数学哲学与数学史知识;数学学习论与方法论知识;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有效衔接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初、高等数学衔接性内容上,构建高等数学专业课程内容与初等数学课程内容相融合的知识体系.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高等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之中[8].高师院校从数学学科知识角度重新审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从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衔接入手,系统化研究和设计数学专业课程的内容,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提供知识性依据.
3.3 教学课程层次化
构建数学教育教学类课程设置、内容安排和层次化设计的课程体系.数学教育教学类课程体系包含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数学学习理论、数学教学和学习评价理论以及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内容、数学教学实践性课内容、初等数学问题研究性内容.从这些内容的表面上看,涉及不同的领域,关系并不紧密,但是其基本内容统一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者将整合上述内容,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按照6个层次设计数学教育教学类课程体系.重构数学教育教学知识体系,以引导篇、认识篇、基础篇、素质篇、技能篇和综合篇6个篇章整合数学教育教学知识,重构知识体系[9~12].
4.1 教师基本技能培训体系
统筹数学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构建技能培训的系统工程体系.数学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是系统化工程,涵盖师范生通识技能的“三字一话”日常培训,更涵盖数学教学整体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在学校系统化设计通识“三字一话”培训工程的同时,将数学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置于系统化视角考察,按照单项技能、复合技能、整体技能分层次设计培养方案,分解落实.以赛促练,通过一年多次的“课堂模拟讲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等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并不断提高学生在徒手做图、数学符号的书写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4.2 多元示范引导培训体系
教育发展需要“双师型”教师,即学习型和专家型教师.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是引导师范生成长成才的“人师”.“学习型”体现在不断自我充实各类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专家型”体现在深刻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基于以上分析,实施多元化示范培养,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孕育.(1)全体任课教师协同示范,打破以往由教法教研室全权负责技能培训的单一模式;(2)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协同示范,打破以往只能在确定时间、确定地点实习实践的单一模式,不定期入校听课、讲课,参与教研.(3)组建学生之间协同示范小组,打破以往学生独自训练技能的单一模式,随时进行课堂模拟教学的互助示范.
4.3 课外专题活动实训体系
对“卓越数学教师”班配备责任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做班主任,负责学生课外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训的指导工作.同时,选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中学教师或者教研员做“卓越数学教师”班兼职导师,与班主任共同参与指导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科知识的深化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建立课外专题活动体系.比如,开展了“朋辈指导”、“读书报告”、“课前、课后演讲”、“解题模拟训练”、“双语教学训练”、“主题班会”、“学科竞赛”和“教学竞赛”等一系列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综合实训活动.
4.4 案例资源研讨实训体系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其他教师竞赛资源建立丰富的中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利用校友这一优势资源和其他教师竞赛资源,建立集中学课程典型教学案例、学校管理案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各种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竞赛课等内容丰富的资源库,资源库全天候向在校学生开放,实现了教师教育实时资源共享[8~11].学生还可以在数学实验室、案例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学实验中心等场所现场练习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吉林师范大学开展了“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目前,2012级试点班30名学生均已就业,其中有5人进入了“硕师计划”,正以“4+3+1”订单跟踪模式进行培养.2013级试点班30名学生中,已经有5人进入了“硕师计划”,正以“4+3+1”订单跟踪模式进行培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Z].2014.
[2]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 145 603. 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付军,朱宏,徐乃楠,等.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设计与实施[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5):5-7.
[6] 程晓亮,郑晨,刘影.“国培计划”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5):8-10.
[7] 陈隽,康玥媛,周九诗,等.基于中美比较视角谈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和英才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3):21-25.
[8] 程晓亮,刘影.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的再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2):78-80.
[9] 程晓亮,刘影.数学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 程晓亮,刘影.数学教学实践(初中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 刘影,程晓亮.数学教学实践(高中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 程晓亮,刘影.初等数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校:周学智]
Training Mode of the Excellent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Thought
CHENG Xiao-liang, LIU Ying, FU Ju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Siping 136000, China)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the definition of excellent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connotation and ability was constituted, and the cultivation mode, 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middle mathematics teachers’ training before work and after job, the integratio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high school preparation and undergraduate college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was proposed. Constructing the excellent middle mathematics teachers’ curriculum systems and relying o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provincial brand specialties and the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area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the effective exploration was in a progress from the training modes,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s and teacher skills’ training in the pilot workplace of “excellent mathematics teachers cultiv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excellent teachers; mathematics teacher; training model
G633.6
A
1004–9894(2017)03–0088–03
2017–01–22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数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lgj2014);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lgj2015);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lgj2016)
程晓亮(1980—),男,吉林长岭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复变与复几何与数学教育研究.付军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