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地华
(中外建华诚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石景山 100041)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冯地华
(中外建华诚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石景山 100041)
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的同时,高层建筑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其中,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应用率也在相应提高,它不仅会能够增强高层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能优化建筑质量,合理分配上部载荷,这对高层建筑建筑效果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这一结构的设计原理,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设计原理;应用
1.1 基本功能
梁式建筑层在高层建筑物中应用,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即建筑内部平衡受力,第二方面即稳定建筑结构。
1.2 主要特点
其中本文的梁式转换层主要有造价核算准确、结构设计优化、性能优良、尺寸较大、施工便捷、经济效益较高、应用广泛等特点,一旦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难么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会相应降低,空间利用率也会大大减少。
一般特点:梁式转换层既能均衡建筑载荷,又能减少结构形变,这一结构具体应用时,优化管道或者线路设计能够迎合用户使用需要,能够全方面保障用户在水电或者保暖等方面的基本居住权力。
基本原理:结构设计遵循的原理主要有三种,原理一为有限原理,原理二为三维设计原理,原理三为协同工作原理。
2.1 减少竖向构件
之所以要减少竖向构件数量,主要是因为竖向构件与转换功能结构间成正比例相关,与刚性性能成反比例相关,进而会间接影响抗震性能。
2.2 确保结构刚度
由于结构刚度与建筑物抗震性存在直接联系,因此,为了强化这一结构的抗震性能,应提升结构刚度,即梁高度>跨度13%,同时,建筑施工混凝土还应保证性能,以此增强结构刚度,优化功能转换效果。此外,还应全面考虑结构受力情况,确保均衡受力的前提下提升结构刚度。
2.3 准确计算结构
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海岛,位于北海市区南部海面,1982年被评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评为中国唯一的海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2015年分别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海洋局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2016年12月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海岛特色旅游目的地之首,2018年3月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区。近年来,随着涠洲岛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加上风景优美宜人,促使涠洲岛旅游持续火热。2017年,涠洲岛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增长52.7%;旅游总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326.8%。2018年1—6月份,接待游客71.23万人次,同比增长8.14%。
应构建合理的计算模型,在此期间,借助三维空间完成模型构建活动,必要时利用有限元对其进行有效性补充,避免出现较大的计算偏差,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2.4 对称布置原则
所谓对称布置原则即针对转换柱和剪力墙来说的,二者布置过程中坚持对称原则,有利于全方面提升结构安全性。其中,转换柱应放置在转换梁的中心处,一方面能够减少形变,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柱脚稳定性。
2.5 合理布置结构位置
转换层结构布置时,应合理掌控高度,并将高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此减少转换柱受力情况,增强转换层刚度,强化抗震性能。
3.1 结构形式
这一结构又有梁式框支剪力墙结构之称,剪力墙能够在转换大梁的作用下进行框支梁固定,并由框支柱对其进行有效支撑,支撑体系会自然形成,在结构功能性转换中发挥作用,从中能够看出,结构传力过程较具体,无论是传力分析,还是传力计算,均有便捷化优势,同时,还会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3.2 设计分析
针对转换梁进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时,应对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影响因素主要为刚度,分别为转换梁、剪力墙以及转换柱三方面。分析该结构受力机理的过程中得出如下分析结果:转换梁跨度<11m时,能够承托的标准为两层楼,但是对承托层为三层或者四层进行计算时,偏差<4%,不超过承受范围,即承托层数为两层到四层时,能以两层为标准对其进行计算。
3.3 设计要求
结构设计过程中应从建筑实际出发,遵循转换功能的具体需要以及设计高度明确转换结构位置,与此同时,还应全面分析抗震需要,在此基础上,优化结构的刚度设计,优化结构设计质量。
随着高层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并且不同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应用梁式转换层结构既能满足空间功能需要,又能丰富建筑形式、优化建筑质量。在此期间,应全面了解这一结构相关理论知识,并做好结构应用的准备工作,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促进高层建筑快速完工,以此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周瑞民.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理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04:67.
[2]付全.分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4,08:60-61+64.
1004-7026(2017)12-0096-01
TU973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