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 东莞 523000)
前言:“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新的环境之下,以独特的思维、较高的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能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与良好社会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生成并实施教学方案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时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之下从多个层面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对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之下对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透彻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尊重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制定相应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案,创设具有真实性特征的问题情境,达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1.2尊重差异,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的教学方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表现全体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构建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思维搜集更多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均有所收获和发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2.1引入核心思想,完善小学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将核心思想引入课程教学体系之中,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为蓝本,借助网络途径高效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构建现代化、核心化、全面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2.2应用多种方式,优化数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以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将数学教学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而教师则成为学生数学知识点的引导者、启发者和指导者,应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数学知识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掌握更为多元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布置成超市的场景,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消费者、收银员等角色,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人民币道具,要求学生在超市情景之中正确使用人民币,并且掌握元、角、分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具体情境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教学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调整课堂教学方案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教师要改进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摒弃“以分数论英雄”的教学评价思想,从多个层面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且做出全面科学、细致合理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成长与进步。
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看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并将此看做是落实核心素养整体教学目标的子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处理复杂数学问题,并将其逐步转化为一种数学能力,达到增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趣味性的效果,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结合小学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数学教学思路。同时,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之下高效整合教学资源,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完善小学数学课堂,逐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要改进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各项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解决能力、数学思维、应用能力的效果,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