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县仓山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中江 610087)
首先,从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来看,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是缓慢发展的过程,从最初感知事物整体到感知事物部分,记忆力也是从无意识变为以机械记忆为主,在记忆力方面还无法实现自我控制,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是与自己兴趣有一定联系的。从思维方面来看,小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而思维也逐渐由模糊向清晰发展,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模仿性会降低,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抽象思维也存在一定的形象性。从情感方面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特征更加丰富,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的现象,比如哭闹,而到了高年级学生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自尊心强烈,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从意志力方面来看,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比较快,同时也会暴露出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差等特点,在处理问题上缺乏耐力,而仅依靠外在压力,缺乏自觉执行的意识。在性格特点方面,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合作评价方面不断增强,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逐渐不依靠教师评价来判断自己,而是做出独立的评价。所以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使其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存在冲突,矛盾,烦躁等状态,这些心理问题其实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中慢慢产生的,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存在多种心理问题,当其无法通过主观能力调节时,或者无法得到他人帮助,则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多数小学生为独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的宠溺,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遇到困难就伸手求助,长期下去很容易形成依赖心理,也会使得学生的意志力减弱。
当前提倡的教育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层含义:首先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时代化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教育现代化是与社会现代化相符的。在现代化教育大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发展也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其次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最终理想的逐步实现的过程。当前小学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推行效益导向型教育,能够奉行双高教育政策,也就是高投人,高效益。建立可持续性的教育体系,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教育现代化包括以发展未来公民素质为导向的小学教育价值观,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效能关。现代化的教育内容。是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信息载体,需要从未来社会对劳动者基本素质要求出发,从培养小学教育目标出发,确定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教育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以及多种素质本身的逻辑关系,以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来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科学的教育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加快课程教材的建设,课程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心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应当大力研究,形成适应时代特点,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编写面向21世纪,能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教材。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一方面需要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行为,并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其次,可以通过实践来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并为理论提供实践依据,提高教学研究水平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提高对于教师工作评价的要求,构建合理的教学运行机制,要想将教育思想落实到实践中,需要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保证教育系统的和谐统一,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需要建立观念导向机制,行政管理机制和评估监督机制。
除此之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汉语教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际中,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教师在备课前需要进行分割讲课时间,划分好教材知识讲授和民族语言讲授,尤其对于汉族的教师来说,不能认为普通话教学方便而忽视民族语言,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在两种语言中的完好的补充和过度,然后就是要深入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中找一些常用语言文化与教材进行比较,将民族语言插入教材中,能够在学习民族语言的基础上提升汉语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语言文化,适当融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课堂教学,要实现共同前进。
对于少数民族的小学教育来说,近年来在国家重视及改革下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处于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教师应当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教研和教师培训,学习信息技术,并用于实践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汉语教学知识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