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公路管理局 山东 临忻 276700)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状态,国内的产业结构需要不断的调整完善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有更多的意义,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单单是链接城市交通的纽带,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象征,是新时代下我国技术实力在世界的体现。下面笔者就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如何科学、高效发展的问题谈以下观点供参考。
1.1新时期公路经济。近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工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正在促使传统工农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运输产品由厚重型向轻薄型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P2P贸易的发展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时间短、高频次、小批量、点对点。
1.2“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速公路经济的模式及特点。随着公路产业与运输体系的互动,加上“互联网+”使得的到来,促进了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并促成了高速公路经济带向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演化。一是高速公路网的建成,能够大大缩短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同时也使得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更广、可选择的余地更大。经济区域与传统的行政区域往往是不重合的,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互联网+”背景下,时空关系将缩小,比较优势有可能丧失,资源禀赋雷同及市场关系紧密的更大区域有可能进行重新整合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有可能是跨县域的、有可能是跨区际的、甚至有可能是跨省际的。二是由于高速公路对时空关系的变换,使得发达地区辐射半径扩大,从而弱化了原处交通要地的城镇的区位优势。因此,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部性,而不会在高速公路网的全部沿线全面、同时展开,培育其形成过程要有选择性,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布局。
2.1大数据时代高速公路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一是重视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的整体布局,要对布局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业会逐步形成集群,造成巨大的影响力,在同一个地区,一些互补或者相似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减少成本,减少“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整体布局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时候,要注重对地区企业的集聚的考虑。二是“互联网+”时代高速路要统一规划。高速公路建设是非常大的一项工程,其施工成本非常巨大,耗时也非常长,对人们的生活将产生长久的影响。因此,在规划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这不是一项小的项目,不能只重视一个地区,要把周边的地区甚至更远的地区进行综合考虑,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减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2“互联网+”时代要优化配置流动资源、注重“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是一项非常复杂与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建立“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才能使得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在历史河流中经受住考验,也才能更加稳定的发展。由于产业的聚集需要更多的流动资源、包括了物资、人力资源等等,因此在建设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时候要优化配置经济网络上的流动资源。资源具有稀缺型,如果无法集中,就没有分工,无法专业化,也就无法减少成本。高速公路的经济网络模式会使得分工更为明显,资源的价值与市场价格接近,促进了市场的完善。
2.3“互联网+”时代要合理规划布局经济发展重心。高速公路的建设要保障经济发展的效益,也要注重线路的规划秩序。高速公路的建设要考虑对地区区位优势的影响,要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同时要辅助地方的一些成长性企业,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此外,在设计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时候要合理规划并布局地区的经济发展重心。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并不与能在公路建设的完成同步进行。高速公路的经济网络与高速公路的交通网络有很大的差异,高速公路的经济网络的形成普遍要晚于高速公路的交通网络的建设。我们要寻找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发展态势,布局经济发展重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总之,“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高速公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服务水平的体现,也是人们优质便捷生活的保障。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高速公路的交通网络与经济网络更为完善。对于新时代高速公路的经济网络模式的设计要整体布局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统一规划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优化配置经济网络上的流动资源、注重“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要有长远眼光,增强“发展”、“责任”、“服务意识”;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布局经济发展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