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 黄嫦山
我的作文教学心得
文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 黄嫦山
培养学生的浓厚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作文和善于作文呢?这里,我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这方面的做法。
我们在教学中都可以体会到,学生在写作中感到最难的就是没什么好写。正所谓: “心中无物,笔下无言。”这样写作文往往是三言两语,内容空洞无物。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而积累素材又需要学生善于观察和勤于观察。其实,只要用心观察和勤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不少观察方法,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应将这些写作方法迁移。例如:指导学生观察人,可以观察其外貌、语言、神态、品行等方面;又如观察事,要仔细观察事情的来龙去脉,注意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观察物,要注意其形状、软硬、颜色、气味、用途等特征,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其次,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对观察的方法做一定的提示,使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使学生从无意观察到有意观察。如:写一处景物,我便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提示学生观察的方法:升旗台位于校园的什么方位;它的形状怎样;旗杆是什么颜色的;有多高;每当你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时有何感想。这样,学生对校园一角有了总的认识。这样,学生为具体作文积累了必备的材料,作文就有感而发了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生动活泼,富有新意的文章。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生活,并学习表达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因此我重视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激发说话和写作欲望。学生一旦有话要说、有情要抒,便可以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因此,我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便于学生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如:针对学生对场面描写感觉困难,我曾给学生这样一个练笔机会:在一节劳动课中,我让学生带回自己爱吃的水果,然后分四人小组制作水果拼盘,要求学生先在小组里先介绍自己打算怎样制作水果拼盘,再动手制作。然后在作文课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如何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制作成拼盘的过程写下来,学生纷纷动笔,写出了一篇篇真实、生动的文章。
作文还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表达的欲望。这就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鼓励他们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做家务,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义卖或捐款捐物,为五保老人送温暖等,让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领略到劳动的艰辛和表现美的心灵,同时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表现美,塑造美,从而使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五彩缤纷的构思代替教师单一的指导,使学生的文章跳出千人一面的模式。如指导看图作文,就要根据图中人物的姿态、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并结合画面的其他内容,联想事物的内在联系,再想象当时的场面,把一幅图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便情景交融,具体而生动。续写课文的结尾也是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途径。如:学完第十二册课文 《穷人》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围绕渔夫和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想象他们把邻居家的孩子抱过来以后,他们的生活怎样维持;七个孩子怎样相处;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我让学生自拟题目,即席展开联想,看谁的故事编得最精彩又合情合理。学生浮想联翩、文思泉涌,故事内容的广泛,合乎构思的习作,真令人刮目相看。我对学生种种大胆的设想都给以充分肯定。这次作文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达到了。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见习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