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新湖小学 袁苑梅
故事能让小学写话走得更远
文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新湖小学 袁苑梅
小学学生因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缺乏观察力和思考力,再加上识字量少,对作文的基石——写话,往往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有畏难情绪和抗拒心理。所以让孩子爱上写话,是低年级语文老师的难题。而本人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发现: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在写话上的兴趣,可以在写话上让学生走得更远。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精彩的故事。课堂里如果孩子精神分散,只要一说 “讲故事咯!”保证每个孩子都眼神灵动、注意力集中。所以,本人在教学中把学生对故事感兴趣的特点作为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切入点。
如一年级的孩子,在把拼音学完后,本人就开始写话教学。外国的经典名篇孩子看得多了,已不能调动孩子的兴趣。于是从一些中国的优秀童话故事切入。
例如: 《年兽来了》 《宋定伯卖鬼》 《灯猴》 《老鼠嫁女儿》等等。这些传统故事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听过的很少,于是孩子就有了兴趣。每周孩子们都期盼着那 “故事时间”。如讲 《宋定伯卖鬼》的故事时,刚开讲,胆小的孩子就提前进入故事状态了,满脸紧张、害怕,但又好奇宋定伯究竟是怎样把鬼卖掉的。随着故事的发展,所有孩子都兴奋起来,原来鬼怕活人的口水,宋定伯就是在危急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镇定地把鬼定为一只肥羊,然后卖掉。故事结束了,但孩子们的兴趣高亢,一堆的好奇问题: “鬼怎么变成羊了?” “晚上,宋定伯怎么就没抓住那只鬼?”“为什么他会遇到鬼?”……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我有目的地将一些优美的文字放入其中,让孩子在听故事中感受到文字的美。就这样,孩子写话的兴趣在听故事中起步了。
小孩子听完故事,心中有一箩筐的话想说,这时,本人就顺势而行,训练孩子的叙事能力,放飞孩子脑海里的想象,让孩子说故事。现在的孩子因受次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课堂上什么都可能说出来,不管是正面的、负面的、甚至价值取向歪曲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认真思索,以 “正向好奇”的引导模式,将孩子一些负面陈述转移到正向的目标。这个说,那个说,这样说,那样说……只要孩子乐意说就可以了,于是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就锻炼了叙事和想象能力了。
例如:讲 《老鼠嫁女儿》的故事时,我在精彩处就打住,并提问: “老鼠爸爸在找了太阳做女婿,被太阳拒绝后,他会去找谁做女婿呢?”孩子们讲出几十种他们认为厉害的事物,如台风、大山、雷电、太空飞船、总统等等来做老鼠的女婿。有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更是说: “我觉得我很厉害,让小老鼠嫁到我家来。”自信满满的童言,逗翻了教室里大部分的小朋友。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我在让孩子说故事时贴着孩子的叙事,多来几个问答,深化他们的叙事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
这样,孩子每节写话课都有一个故事可以听,都可以深入故事当中,课堂中除了故事与讨论,其余的什么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孩子一听就头痛的东西都没有了,孩子当然不会觉得写话课枯燥乏味。当他们对故事结果的猜测有兴趣,其实就已经进入创造故事的思维中。
故事让孩子听得陶醉,说得尽兴。在孩子兴高采烈时,鼓励他们把刚刚说的或听的故事记下来。这样,以记故事为过渡,让孩子无意中快乐地接受了 “写”这个事实,也就不存在孩子在写话中的畏难情绪和抗拒心理了。我一般都是在孩子们讲得意犹未尽的时候,告诉他们: “你们的故事好精彩,可是小朋友太多,你们的故事我不能一一记住,你帮我把故事记下来,好不好?课后我还要看看,谁的故事想像得最有意思。”一位一年级的小文同学在听了 《年兽来了》之后,写下了一段很有趣的话: “年兽是一只怪兽,它怕红色、怕鞭炮,它被一位老爷爷赶跑了。可是,我都还没见过年兽,今年过年时,不知道年兽会不会出来让我看看它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故事的原文多数都是拼音)文中好奇心满满,我想,也只有这些低年级的孩子才会想看看年兽长什么样吧。
低年级孩子处于6到7岁之间,他们的童言童语充满想象力,但是逻辑能力还未完全发展,因此孩子的写话总会出现各种状况,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书写也常常是跳跃的、逻辑不通的现象。在回忆、记录他自己想象到的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的想象力再次展翅起飞,二度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收上来的故事本,有比课堂讲得更精彩的,也有因为对文字使用不熟悉,写得七零八落的。但不管记录下来的故事是否完整、合理、精彩,孩子是在欢乐中跨越了 “写”的 “泥泞之路”。
写话教学,我坚持从故事中来,到故事中去。从聆听——悦说——记录——到创作。
六七岁的孩子,生活阅历少之又少,如果写话教学坚持写实、写真,孩子是真的无话可说,这会扼杀孩子写的欲望。
在孩子们可以较轻松地记录下自己说过的故事后,我开始鼓励孩子创作故事: “课堂中听了如此多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可都是老百姓或作家创作出来的,你们能畅想又会记录,试试看你可不可以也创作一些小故事,让老师拿给以后的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听。”为后面的小学弟、小学妹创作故事!多自豪啊!孩子们当然是很乐意去做的。
记得在二年级的一节写话课上,可昕同学创作的 《我和小熊去北极》故事逗趣童真,故事如下:我有一只可爱的小北极熊 (布偶),在一个爸爸妈妈熟睡的晚上,小熊偷偷叫醒我。我问小熊: “这么晚了,叫我干嘛?好累哦,我想睡觉呢。”小熊悄悄地说: “我们去北极玩儿,不要让爸爸妈妈知道,要不他们不让我俩去。”去北极玩!我一骨碌起来穿上最厚的衣服,跟着小熊去北极。来到北极,哇!全是冰和雪,太好玩了。我们在雪地上打滚、捉迷藏;小熊还带着我趴在一块浮冰上当大船玩漂流。我累了,小熊就拿它的绝技——游泳、抓鱼逗我开心,小熊太好了。天快亮了,小熊叫我赶紧回家,我们悄悄回到家,刚钻到床上盖好被子,妈妈就起床煮早餐了,好险啊!我和小熊对看一眼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故事天马行空,北极仿佛是家门口的游乐场。何妨呢?只要孩子肯想肯写就好。我好奇的是,孩子在文中透露出的是一些写实的知识,她把知识与想象结合了起来。我找可昕聊天,说起我的疑惑,她告诉我,前段时间看了有关北极熊的 《动物世界》节目,觉得北极很好玩,想去看看。刚好遇到我让她们 “写”故事,她就把心爱的小北极熊布偶和自己写进故事去。这篇小故事说明孩子已经会把素材运用到故事创作中去,开始 “创作”自己的文章了。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