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刘艳芳
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
文广东省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刘艳芳
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理论性特别强,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很多,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高。作为计算机学科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传授教学中,教师极力避免犯各种错误,但事实上错误往往很难避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使教学效果更显著。巧添错误就是在新课传授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出错或普遍学生要犯错的知识点,在我演示的过程中就特意把这个知识点做错,并且表现出非常惊讶的表情,学生的一种想超越老师的心态就出现了,抓住大好时机,让学生对照书本帮我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当然,在课堂复习中也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处理这种改错题的经验,处理同类问题会显得得心应手。例如,在讲练五笔输入法时,故意把一些容易拆错的字根拆错,加深学生对一些难拆的字加予理解和掌握,同时加强训练,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了。
演示法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教学软件,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演示时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分步完成,为了让学生有充分时间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根据具体内容的难易来决定是一步完成还是分部完成。虽然演示法用的时间比较短,占一堂课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效果不错。
实践操作法是 《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操作时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同时我在课堂上巡回进行技能练习指导,解答疑难。学生实践操作占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教师演示完后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习的内容马上得到巩固。比如,在演示完后,设计一个相关知识的 “小任务”,让学生稍微动动手就做好。然后再深入一点,设计一个稍难点的 “任务”,学生自己动手做,然后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对演示的同学有鼓舞作用,对其他的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大大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领悟和掌握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每一节课都同样的要求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或演示一遍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反映慢的学生消化不良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就非常有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座位,让领悟性差一点的坐在相同排,然后采用教学软件单独再演示一遍相关难点、重点。在学生实践操作时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学生的每一个困惑,使学生学会并会学,得到不断的提高。高中 《计算机基础应用》不像传统课程,可以留回家作业、后进生课后辅导,让学生巩固知识,实际上大多数后进生家中没有计算机,因此只有抓住课上的每一分钟。当然在照顾差生的同时不能忘记基础相对好的学生,他们没事干了也不行,所以在提出的“任务”中让他们做一些稍微偏难一点的,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技能,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网络课件,让家中有计算机学生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
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在同一节课上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以上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高中 《计算机基础应用》的目标在于,让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以此来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破除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要求,这才是有效的。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