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璐 穆 阳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莫言《蛙》的生命追思
——从文学作品中看我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进程
□辛 璐 穆 阳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莫言是中国文学界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精心创作的作品《蛙》赢得了中国文学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继莫言的处女作《红高粱》之后,他的叙事语言及风格不断创新,并在作品《蛙》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到达了文学叙事创作的巅峰。在小说《蛙》之中,以“蛙”的意象着手,探讨和分析其中的生命意蕴,也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追思、对历史的反省和忏悔之情。
莫言《蛙》;生命追思
莫言的小说《蛙》以中国20世纪60年代波澜壮阔的乡村计划生育为时代背景,讲述乡村妇科医生的跌宕人生,展示出生动鲜明、亦正亦邪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中国计划生育的推行与敏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相链接,使之成为了一种全民的运动,带有摧残人权的性质,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便是姑姑对耿秀莲的不依不饶、王仁美对侄儿媳妇的穷追猛打,其结局是两个孕妇与胎儿双亡的一幕而告终,显露出姑姑内心阴暗的心理和不可遏制的犯罪意识,这些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以“合法”的旗号恣意践踏人权,释放出内心的邪恶意识。在这些“血淋淋”的事件之中,人们内心对于传宗接代的基本要求被打压,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悲剧色彩,流露出普通民众被遮蔽的苦难与悲凉,对此,我们难以用简单的道德价值观去评判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族、国家面临的特殊困境及惨痛经历,对于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制定是由中国特定国情所决定的,小说并没有简单地褒贬计划生育,而是通过计划生育的历史细节的挖掘,实现对生命的追思和对历史的反省。
2.1《蛙》的文体结构
莫言的小说《蛙》是采用了书信、小说、戏剧融为一体的文体结构,并以语言的朴素、简洁、内敛为特征,让人在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之中,感悟到生命中坚韧的力量与本质。前四个部分由书信组成,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最后一个部分为完结的话剧本,从多个维度,实现对小说人物形象及特征的描述和展现。
在书信这种古老而传统的交流方式下,莫言用它引出中国敏感而神圣的一个领域——计划生育,他的笔触并没有直指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将其置于小说的历史背景之中,强调和突显出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光辉、脆弱和较量。他并不以再现历史为写作目的,不触碰敏感的政治底线,而是在特殊的大背景下,关注人性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揭开人心深处不愿回顾的往事。
在小说最后的话剧部分,进入到了高潮。它以戏谑的口吻和态度,展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众生相,显露出人性的滥情、欲望及各种丑态,这里也极大地引发读者的深思。
2.2《蛙》中的生命意识
在莫言小说《蛙》之中,突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流露出人类渴望求生的本能。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大背景下,“村霸”张拳的妻子耿秀莲在连续生下3个女儿之后,急切地盼望怀上儿子,可这违背了计划生育政策,由此也使姑姑这个忠实的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一路紧追,最终逼迫已有5个月身孕的耿秀莲死在水中。同样,还要蝌蚪的妻子王仁美,在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下,他们急切渴盼能够再生个儿子,然而,姑姑的出现打碎了他们的幻梦,姑姑以野蛮的连坐制度,逼迫王仁美现身,并逼迫她流产,结果却再也没能够醒过来。这两个典型的事例极其充分地表达出人们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无所畏惧,在作者直白、朴素的对白之中,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莫言小说《蛙》之中,还用人名的创造方式,如:陈耳、陈鼻、王肝、万心等,体现出作者对于人的肉体的尊敬之心,流露出对生命的无上敬重之情,极其充分地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对人性的思考,在这些曲折离奇的人物真实的写照之下,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善与恶、生命的卑微与伟大。
在莫言的小说《蛙》之中,作者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描述时代转换进程中的矛盾,紧紧抓住人性的弱点和挣扎的心态,在一段段往事之中体悟生命存在的艰难与渺小,显露出作者对生命的追思以及对灵魂的救赎。
3.1 知识分子的生命追思与灵魂救赎
在莫言创作的小说之中,大多立足和扎根于农民形象的塑造,而蝌蚪则是其笔下较为典型而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蝌蚪的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并在小说的内容中始终穿插蝌蚪的自我谴责意识,这是因为他与姑姑一同硬逼妻子,导致了妻子与腹中胎儿的死亡,这一事件使蝌蚪的心中充满罪恶感和忏悔意识。在以蝌蚪为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具有批判性的反思,使读者明晰虚伪、软弱、欺骗,深刻地感知一种特定时代下的中国式的宽恕与忏悔,看到知识分子蝌蚪以自己的生命实现了对生命的追思和灵魂的自我救赎:他的妻子王仁美瞒着自己丈夫蝌蚪怀了第二胎,马上就要临盆了,然而,作为知识分子的蝌蚪却以自己的党籍、职务为重,将自己的妻子亲手送上了手术台,最终迫使自己的妻子与未出世的胎儿的死亡。在他功成名就、退隐乡野的时候,对妻子王仁美的愧疚与自责挥之不去,并最终选择将世俗名利抛诸脑后,全然释放出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3.2 计划生育践行者的生命追思与灵魂救赎
姑姑是小说《蛙》中的重要和典型性的计划生育践行者,她作为乡村的妇产科医生,成为了中国20世纪6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人和践行者,她的亲身经历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在这个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姑姑是作者莫言创造的典型文学形象,这一人物形象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
作者创造的姑姑形象是一个亦正亦邪、亦善亦恶的人物形象,兼具“善良”与“恐怖”的特征,既可以让人联想到生殖力、温暖与呵护,又令人不寒而栗地联想到毁灭、死亡、危险,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与中国民间生育崇拜文化有极其密切的关联,是一个性格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反差性人格的人物。她的性格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极其强硬,在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成为乡村里的救世主,备受村里人的敬重与崇拜。作者描述的不仅仅是姑姑的工作,还有她的传奇般的爱情人生,在她的酸甜苦辣的爱情人生中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极具时代色彩,在时代带给她的苦痛爱情人生之后,她需要用自己的行为向国家表示自己的忠诚,因此,便出现了姑姑在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几乎到达了对计划生育事业的癫狂程度,可以说,她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强烈的性格反差与人格分裂导致她最后几近崩溃,她心中的悔恨无以复加,成为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看,姑姑对国家政策执行的忠诚,理应是造福于人类的神圣工作,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之中,或者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姑姑的所作所为是对生命的毁灭和消亡。我们从现代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盲目生育引发的资源冲突和矛盾难以消解,而人类实现自我控制生育是一种必要的举措,然而,这种举措本应当是以文明的方式去得到人们的合理的接受和认同的,可是基于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实现对人口的控制已经显得过于急不可耐,并在敏感的文化大革命的敏感时期下,势必激发不可收拾的社会矛盾。在这个背景之下,姑姑晚年的内心极度的恐惧、忧伤和悔恨,便合情合理地找到了源头,在中国人口环境出现变化之后,姑姑便逐渐由质疑开始陷入到内心的反思和无尽的愧疚之中,她饱经道德的拷问,心中深重的罪恶感令她神情恍惚,在她晚年艰难的内心挣扎和煎熬之中,蛙鸣声在她的耳里犹如胎儿凄凉的哀叫声,并认为“只有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在这个出自姑姑之口的忏悔之中,流露出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让读者更为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终极本真涵义,作者也借姑姑的口,反思和忏悔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人文主义和生命意识的缺失。
3.3 由“地下代孕者”引发的社会反思
在小说《蛙》之中,陈眉不仅是一个受害者,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同谋者。她经历了生命中的变故,成为了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幽灵,并为了替父亲还债,以替他人代孕的方式苟活于世,其命运的可悲之处在于她并没有将出卖自己的生育功能当成职业,在与蝌蚪受孕,怀上了孩子之后,她也因生命的孕育而获得了新生,在她失去孩子之后没有如自己所说的成为一具空壳,而是以代孕的方式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获得了灵魂意义上的重生。最后第五部分的戏剧之中,陈眉遭遇到纯真情感的欺骗,在貌似公正的司法审判之中被剥夺了作为母亲的权利和正当的要求。在陈眉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之中,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掺杂有金钱与权力、欲望与救赎的阴谋,而陈眉则成为了这场阴谋中的牺牲品,而姑姑则成为这场阴谋中的受益者,他们期盼在这个“新生命”的存活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忏悔,以达到自己灵魂的救赎,然而,这并没有使她们真正获得解脱,而是酿造了更为可怕的悲剧。
综上所述,我们在莫言的小说《蛙》之中看到极其强烈的生命气息和人文情怀,作者极其鲜明地书写和刻画了中国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个体生命的苦难,淋漓尽致地描述出因计划生育而四处躲藏的孕妇、晚年愧疚与忏悔的姑姑等人物形象,在冷静、客观的视角之下,可以看到作者小说中的人物对生命的追思和对灵魂的救赎,也流露出作者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色彩和预言意味,在特定的计划生育制度的困境之下,审视历史并追思生命。
[1]林洁.莫言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 2015.
[2]张胜利.莫言《蛙》的审美形式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71-77.
[3]闫桂萍.莫言《蛙》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探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4):19-21.
[4]廖先怀.生殖崇拜视角下原始生命的回归——莫言《蛙》之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6):68-70.
[5]董梁.莫言《蛙》的存在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1):74-76.
1004-7026(2017)09-0045-02
I207.4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9.029
辛璐(1995-),女,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通讯作者:穆阳,女,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