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波
浅谈“转转腔”
李静波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晋剧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晋剧旦角声腔流派——“转转腔”。
“转转腔”最早的称呼来自于民间。1979年,交城县晋剧团赴太原南郊区演出晋剧《杜十娘》,这部戏是由宋转转任领衔主演的第一部大型剧目。《杜十娘》在太原小店剧场连演半月,一天两场场场爆满。初露头角的宋转转以脍炙人口、别具一格的唱腔博得观众喝彩叫绝,数日内轰动了整个南郊,戏迷们纷纷模仿学唱。因转转新颖别致、悦耳动听的唱腔不同于以往任何旦角流派,群众亲切地称其为“转转腔”。
“转转腔”的形成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转转参加工作是在1970年,当时剧团演的是现代戏以及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在文革期间,艺术团体没有固定的、正式的师承关系,戏曲演员也没有明确的行当区分,各种类型、形式、风格的节目都要演。因此,转转在起步时涉猎就比较广泛,原始积累也相对丰富。没有固定的师承关系也就没有约束和限制,这样就允许她自由发展、广征博采、多元吸纳。记得转转初接到主要角色任务时,时任团长的文井导演跟我探讨,他说:“对于转转的唱腔,我们不妨相对放宽,给她自由发展留出一定空间。经过实践后我们再理性地筛选取舍。”所以说,转转从艺术生涯的一开始,客观上就处在一个比较开放的艺术环境之中。当时剧团的决策者给了她一项艺术发展的“特区”政策,在一定前提下允许其充分自由发展。这是“转转腔”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
从转转本人的主观因素来讲,首先她具备得天独厚的歌喉,生就灵巧利落的口齿,有音乐的悟性和艺术的细胞,同时有开放的思想和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与勇气。这是形成流派必不可少的主要条件。
随着转转艺术水平的逐渐成熟,“转转腔”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流派林立的晋剧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转转腔”的称呼也随之不胫而飞,轰动戏剧界。
转转从20岁就创腔立派,赢得国内戏剧界专家的首肯与广大观众的青睐,众多媒体对“转转腔”给予高度评价。时任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主席李超赞之为“伯牙音律子期韵,晋剧新腔时代声”。
“转转腔”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突出表现在润腔和发声两个方面。在润腔的运用上,由于她声带、口齿的控制能力特别强,所以行腔特别流畅,各种复杂的装饰音都运用得自如得当。更加可贵的是她能通过多种润腔手法把人物的复杂感情准确地转变为音乐语言并表现出来。在发声方面,她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过学习、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如她能灵活、巧妙地运用口腔、鼻腔、腹腔等多部位的共鸣发声方法,把真、假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发声风格方面,她在晋剧传统唱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声音条件有选择地吸收了民族、通俗、美声唱法中的可取之处。由于她自身的优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所以她的唱腔特别自然、真切、委婉、俏丽,特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鲜明的时代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得来说,我认为“转转腔”是在学习现有流派的基础上,自我的成分更多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突破的成分更大些。所以说“转转腔”与其他流派的区别更为明显。
“转转腔”以其圆润甜美、华彩多变、音乐性浓、感染力强的特点风靡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宁夏,同时蜚声京华和全国各地。在这方面我虽没有做过专门调查,但据我所知,在山西省外的晋剧流布区,很多专业晋剧演员在学唱“转转腔”。内蒙古地区最为明显。
目前内蒙古晋剧的领军人物何小菊(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中共十八大代表)的唱腔就属于“转转腔”流派,并培养了下一代传承人。呼和浩特晋剧院所有小旦演员均属“转转腔”流派。乌兰察布晋剧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梁云丽也学唱“转转腔”。巴彦淖尔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瑞香也学的是“转转腔”。陕西神木晋剧团领衔主演凌转转也学唱“转转腔”。因为她是“转转腔”的忠实粉丝,所以把名字也改为转转。张家口艺校把“转转腔”纳入了教学内容。银川有一个工商个体户张秀秀,痴迷“转转腔”多年,她刻苦学唱二年,现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晋剧的传播、传承、发展不可忽视山西省外其他地区,地方戏不要局限于地方,这样才更有利于晋剧艺术的发扬光大。
李静波,男,呼和浩特市晋剧团,国家一级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