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盼 肖涛 李盼盼 母威力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荷球宝贝”顾名思义是由“篮球宝贝”转化而来。在荷球比赛中植入“荷球宝贝”不仅能让荷球比赛更具观赏性,而且还可以调节比赛氛围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及队员的团队精神,使荷球文化更具多样性,实现合作共赢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关键词 荷球竞赛 植入 荷球宝贝 可行性
一、选题依据
荷兰式篮球,又称为“荷球”。1903 年荷兰体育教师尼可.布鲁克修森在瑞典参加讲习时,根据篮球及篮网球(又称简易篮球)的规则加以改良,发明了荷球。荷球运动打破了许多体育运动项目按性别组队的方法,是一项提倡男女互助,相互合作的运动,培养了球员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至今,荷球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项男女混合比赛的团队运动。
荷球运动与啦啦操运动结合起来,以赛场为服务对象,提供烘托赛场氛围、娱乐表演等服务,满足观众娱乐的需求。“荷球宝贝”不仅能让荷球比赛更具观赏性,而且还可以调节比赛氛围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及队员的团队精神,使荷球文化更具多样性,实现合作共赢。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荷球比赛中植入“荷球宝贝”不仅能让荷球比赛更具观赏性,而且还可以调节比赛氛围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及队员的团队精神,使荷球文化更具多样性,实现合作共赢推动双方共同发展。探讨荷球比赛中植入“荷球宝贝”的可行性,讨论其中的价值,利用调查问卷、个案研究等方法,证实荷球比赛中植入“荷球宝贝”的现实可行性,荷球比赛中植入“荷球宝贝”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根据近几年发展趋势分析出“荷球宝贝”在荷球比赛及宣传中的巨大潜力。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使中国荷球界创新传统的荷球理念,增加荷球运动的发展方式,为荷球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郑州大学荷球队队员以及荷球专选班学生以及荷球公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其中的200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及实地观察法等方法就荷球竞赛植入“荷球宝贝”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荷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情况
在亚洲荷球运动开展的时间还不够长,大部分的中国人对荷球运动比较陌生。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指导中心对荷球运动的竞技、健身价值和社交价值进行了充分论证,正式把荷球列为21世纪我国重点引进的球类项目,并将郑州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确立为中国荷球发展最具推广可行度的示范性高校。2010年全国荷球锦标赛顺利举行,荷球开展才刚刚起步,荷球的推广和发展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荷球竞赛植入“荷球宝贝”的因素分析
一、荷球跟篮球有很多的共同点,都有中场休息和暂停。荷球比赛所须时间和暂停为: 一场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三十分钟,之间有十分钟半场休息时间。每队可在每场要求最多两次暂停。这为“荷球宝贝”的植入提供了时间支持。二、荷球场地长40米、宽20米,为“荷球宝贝”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支持。三、啦啦操运动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型的体育项目,但受到我国青少年的喜爱。
(三)在荷球竞赛中植入“荷球宝贝”的必要性分析
“荷球宝贝”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激励士气,为运动员加油。“荷球宝贝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结合了舞蹈、口号、特技动作,配合音乐、服装、队型变化及标示物品。大多口号为自己队设计, “荷球宝贝”以自己的激情表演来感染荷球队员以鼓励他们顽强、拼搏、團队精神,增强和鼓动荷球队员的士气同时也激发了荷球队员的团结合作精神,运动员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激情获得力量与信心。
(四)荷球竞赛植入“荷球宝贝”基本构想
在荷球竞赛中植入“荷球宝贝”,利用“篮球宝贝”的模式,大力宣传发展荷球运动,使得荷球运动竞赛商业化、专业化,同时也丰富了荷球文化,为荷球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得荷球运动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达到与篮球影响一致。
(五)郑州大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
以郑州大学为实验基地,在校内荷球比赛率先植入“排球宝贝”比赛,提高校内影响力。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吸引各院系或者高校来参赛,提高知名度和信息传播渠道,从而达到传播荷球发展荷球的目的,同时也能增加荷球比赛的趣味性观赏性。有啦啦队员的支持与鼓励荷球运动员会有更好的状态,有助于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技术。
五、结论与建议
荷球竞赛植入“荷球宝贝”具有时间、场地、竞技需要等有利因素。二者协同发展共同进步。“荷球宝贝”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激励士气,为运动员加油。赛场需要“荷球宝贝”来烘托气氛,植入是很有必要的。在荷球比赛中植入“荷球宝贝”是可行的。建议学生在体育教师、校团委和校学生会的领导下成立“荷球宝贝”俱乐部,定期开展有利于荷球推广的各项活动。在各院系开展“荷球宝贝”选拔赛,提高赛事的影响力。做好荷球竞赛前的各种宣传培训。
参考文献:
[1] 黄文卉.荷球来到中国[J].体育博览.2004(5):57.
[2] 彭博.荷球运动在我国高校推广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教育时空.
[3] 王海潮,王罕翡.我国篮球比赛中的啦啦队效应[J].科技信息.2008,(14):179.
[4] 马襄城.荷球运动特征及其社会价值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