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营建洛邑的资源环境因素分析

2017-04-14 03:02刘继刚
殷都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洛阳

刘继刚

(河南科技大学 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23)

周初营建洛邑的资源环境因素分析

刘继刚

(河南科技大学 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23)

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邑作为东方的都城,与这一地区资源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从地理形势上看,洛邑位于周统治区域的中心地带,具有便利的水陆交通优势;从水土资源来看,河洛地区平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丰沛;从动植物资源来看,周初的洛邑植物种类丰富,不仅植被覆盖率高,而且有多种动物在此活动。优质的资源环境为洛邑成为周初的都城赢得了先机。

西周;洛邑;资源环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与此同时,派周公在洛邑营建东都,此事意义重大。“它作为近制殷遗,远治四方的东方政治中心,不仅有利于西周统一局面的形成与巩固,而且促进了西周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多年来,学者们对周初营建洛邑原因的探讨多集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其实,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自然条件及资源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试从资源环境方面来探讨周初营建洛邑的原因。

一、交通区位条件的优越性

《广韵》曰:“天子所宫曰都”,《左传》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2]毋庸置疑,都城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周初定都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一带,为何又在数百里之外的东方另建一个都城?从洛邑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位于周统治区域的焦点区域

洛邑,在今洛阳市东北部。“周初营建东都,始称洛邑,复称成周。地在洛北涧东瀍河西一带,亦即春秋时王城所在地。”[1]洛邑之所以能在周初被立为东都,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史记》载周公之语:“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3](p30)中即中心,此地(洛邑)乃是天下的中心。《周礼》云:“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郑玄注曰:“建,立也。周公相成王营邑于土中,是为雒邑。”[4](p293)郑玄所说的土中就是周公所指的天下之中。《吕氏春秋》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5](p1119),洛邑既为东都,则必然符合天下中心的要求。史念海先生说:“按照当时的情形来说,这‘天下之中’是不错的,由洛邑东至齐、鲁,西至秦的西垂,距离相当。就是南到汉诸姬,北至邢、卫也差不多。以这样居于全国中心的都城控制当时的诸侯各国,就周王室而论,乃是最为合理的事情。”[6]但洛阳毕竟只是二都之一,春秋之前亦并非周天子所居之地,陪都的程度更为明显。以洛邑距离这些边陲封国的远近来考察,未免有渲客夺主之嫌。换一种思路,我们把西周初年的有效统治区域截图如下:

可以看到,整个有效统治区域大致呈椭圆形,镐京和洛阳基本处于这个椭圆形的两个焦点位置。镐京到周西边界的距离远远小于镐京到周东边界的距离,洛阳到周东边界的距离远远小于洛阳到周西边界的距离,这样两座都城就能有效地对统治区域实施管辖。洛邑和镐京东西相隔只有几百里,相互呼应,互为援助,共同拱卫周王室。

西周有效统治区域图

2.水陆交通条件便利

周初实行分封制度,各诸侯国同时又担当着军事守卫的职能。车兵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辆战车谓之一乘。每辆战车除甲士外,有1到2人驾驭马车,徒兵10人。车兵作战,要求有平坦宽阔的大道作为保障。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由周王室主持修筑通达四面八方的交通主干道被称作“周道”或“周行”。《诗经》载:“佻佻公子,行彼周行。”[7](p782),又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7](p780)不但有明确的道路规划和设计,而且有其严谨的施工方案,在礼乐治国的西周,道路也体现了严格的尊卑秩序。作为东都的洛邑,有着便利的陆路条件。洛邑始终处于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之地。东汉张衡在《东京赋》中这样赞颂洛阳:“审曲面势,泝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大室作镇,揭以熊耳。底柱辍流,镡以大岯。”[8](p765)南、北、西三面皆为群山环绕,伊河、洛河和瀍河纵横交错,周边关隘因势而建,成为巨大的屏障,成就了洛邑四通八达的地理环境。在镐京与洛邑之间还修建有宽阔平坦的大道。史载武王率兵讨伐商纣,“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3](p121),还有各地来会诸侯军旅和众多南方的部族军队集结于孟津。这些车兵从西土镐京浩荡而来,必然有平坦的大道作为交通设施。198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在洛阳老城发掘了四座西周车马坑,有3个坑中都发现了完整的二马一车的形制。[9]1993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林校清理了1座西周车马坑,发现了四马一车的形制。[10]两个西周车马坑中的车轨距都为220厘米,轴长在305-317厘米之间。这有力地说明了洛邑不但修筑有适合马车出行的道路,而且宽度可以满足两辆马车相向通过,即道路宽度不会少于610厘米。洛邑还有着便利的水运条件。渭河在潼关注入黄河,伊、洛河汇流后在巩义注入黄河,在镐京和洛邑之间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水运航线。文献所见最早的关于渭河水运的记录是公元前647年的汎舟之役。《左传》载:“(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2](p345)这是沿渭河顺流而下,溯黄河、汾水而上,直到晋国都城绛(今山西侯马),可见当时渭河中下游水量还是很大的。作为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洛河也具有通航的能力。公元607年隋炀帝集民工数十万,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洛阳到长安的水路一直承担着重要的漕运任务。

居于周统治的中心地带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使洛阳的位置愈发重要。至战国时期,作为东周王城的洛阳呈现出一派商业繁荣的景象。荀子赞叹道:“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11](p160-161)文中所指的中国就是洛阳。显然,洛阳已经成为交通便利,农牧产品丰富,商业发达的商品交换中心,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二、地形水文条件的优越性

洛阳地处东经111.8’—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坐落在黄土高原东南边缘的伊河和洛河冲积平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西北边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东部毗邻海拔500米以下的黄淮海平原。处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区域内平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丰沛,为周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年降雨量大约在630毫米左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

1.平原广布,土壤肥沃

洛邑,西、北、南三面环山,东面为广袤而肥沃的平原。夏末商初,这里一度遇到了巨大的干旱。《国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12](p12),干旱给夏王朝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加速了王朝覆亡的步伐。《吕氏春秋》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5](p485)即便是新主即位,也没有能遏制住干旱的势头。干旱持续了很多年,但是这里优良的土质和便利的水源条件仍然为人们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洛邑一带的黄土层属粘黄土,即细黄土,细砂含量少于15%,粘土含量超过25%,这些都有利于早期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经过多年耕种形成的壤土(河边)及黑垆土(塬上)母质肥沃,垂直发育,有利于毛细现象生成,可把下层的肥力及水分带到地表,具有“自然肥效”,肥力高,并且土质疏松,适于石铲、木耒等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进行开垦与播种,也有利于开挖水井及水渠进行农田灌溉。[13](P125-126)

周初在洛邑驻有“成周八师”,主要由殷遗民编成,一师,按古代文献所说相当于一军,人数1万,成周八师约有士兵8万人,这些军队的给养是个庞大的数目,若是从关中运来,费时费力,洛邑良好的耕作环境为成周八师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洛邑土质不但适宜种植小麦,也适宜种植水稻。文献记载东周政权与西周政权曾经因为水源问题发生了矛盾。东周想种稻子,西周却拦截了水流,东周不得不改种麦子,西周又放水淹之,使得东周屈服于西周。虽然是说两个政权之间的政治斗争,但却可以看到,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这个地区既可种麦,也可以种稻。*《战国策·周策》“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宫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

2.河流众多,水源丰沛

洛邑境内河流众多,既有伊河、洛河、瀍河、涧河、谷水等纵横交错,又有黄河从北部流过,为洛邑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水经注》载:“(黄河)往东流过平阴县北边,清水从西北流来注入。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入。又东过巩县北,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又东过荥阳县北,浪荡渠出焉。”[14](P146-154)河水黄河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更为这一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质,为洛邑成为河洛冲积平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条件。除了洛水是黄河的支流外,伊河、瀍河和涧水都是洛水的支流。洛水“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又东过偃师县南,又东北过巩县东,又北入于河。”[14](P534-538)伊水“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14](P544)瀍水“又东过洛阳县南,又东过偃师县,又东入于洛。”[14](P545)涧水“东南入于洛。”[14](P545)《水经注》卷十六载谷水“东过河南县北,东南入于洛。”[14](P569)这些河流在洛邑境内交叉纵横,不但给黄河提供充足而稳定的水源补给,而且为流经区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三、动植物资源丰富

洛邑成为周初的东都与这一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这一带曾是夏代和商代建都的地方。夏代都城二里头水源充足,气候宜人,植被覆盖良好。当地的含水层为沙砾卵石,水量丰富,为浅层地下水源好的地区。[15](p3)商代初年建都于偃师一带,史称西亳。西亳所在的伊洛平原植被良好,森林茂密,偃师商城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53%。[16]这些都昭示了洛邑具有成熟的自然条件。

西周时期洛邑地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诗经·周南》记录了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周南,地名,《史记索隐》引张晏云:“自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也。”《史记集解》引徐广之语:“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3](p3295)所描述的应该是春秋时期洛邑一带的环境。《周南》共有11篇,其中8篇大约记录了9种植物和3种动物。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关雎》)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葛覃》)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蓼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

“采采苤苡,薄言采之。”(《苤苡》)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汉广》)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汝坟》)

诗中记载的植物主要有:荇菜、葛、卷耳、蓼木、藟、桃、苤苡、蒌、条,3种动物分别是鸠、黄鸟和螽斯。王华梅认为:以上9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犹以菊科为多,木本植物较少,仅一种楸树,并且长势也没有详细的反映,或为灌木或为乔木,且为灌木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诗中未提及的并不等于不存在的,因此,可以推断,这九种植物较为常见,而且草本较之木本丰茂。[17]对于诗中提及动物的认识也是如此,鸠的存在说明水资源环境的优美,黄鸟则出没于森林茂密的地方。春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人类活动区域扩大,铁器和牛耕逐渐开始使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洛邑一带环境尚且如此优越,周代初年的情形理应远胜于春秋。

我们还可以把相邻的关中地区的森林覆盖情况与洛邑作一比较。凌大燮先生指出,距今五千年以前,陕西、河南的森林分别为45%和63%。[18]至东周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山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森林覆盖率。《山海经》云:“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符禺之山……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楠……英山,其上多杻、橿……竹山,其上多乔木……浮山,多盼木……羭次之山,其上多棫、橿……南山,上多丹粟……大时之山,上多穀、柞。”[19](P19-25)史念海先生认为:钱来之山、小华之山、符禺之山皆在今华阴县境内,石脆之山和英山则在今华县境内,竹山在今渭南县境,浮山在今临潼县境,南山和羭次之山在今西安市南,大时之山就是太白山。[6](p239)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当时长安周围的林木种类多样,状况良好。他还指出:关中平原森林繁多,冲积平原和河流两岸的台地之上还生长着大片森林,由于其规模和树种的不同,所以出现了平林、中林和桃林等不同的名称。[6](p234)结合凌大燮和史念海二位先生的观点可以推断,周初洛邑的森林覆盖率应该是远远高于关中平原的。

四、结语

通过对周初洛邑资源环境的考察,可以看到,洛邑不但具有天然的交通区位优势,而且具有地形水文方面的优越性,加之周代初年洛邑良好的生态环境,都为建都提供了充分的资源环境条件。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城址选择的重要意义,据《左传》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之地,沃饶而近盐,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对曰:‘不可。郇瑕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腿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十世之利也。”[2](p828-829)文中郇瑕氏之地为盐池之地,土薄水浅,污秽容易积聚,对百姓身体不利,容易患止风湿脚肿之类的病症。而新田土厚水深,住在那里不生疾病,有汾水、浍水可以冲走污秽,适于人们长久地居住。如此,则东周初年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资源环境因素对于城址选择的重要意义。

[1]杜勇.周初东都成周的营建[J] .历史地理论丛,1997(4):57-58.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李学勤.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史念海.河山集(二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63.

[7]李学勤.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老城发现四座西周车马坑[J].考古,1988(1):15-25.

[1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J].文物,1999(3):4-22.

[1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2](吴)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3]刘继刚.中国灾害通史·先秦卷[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14]陈桥驿.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15]时子明等.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

[16]李建党.生态环境对商代都城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9(3):14-19.

[17]王华梅.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分布及其变迁——以〈诗经〉十五国风为线索[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8.

[18]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J].中国农史,1983(2):26-35.

[19]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联合出版社,1963:235-239.

[责任编辑:郭昱]

2016-12-15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创新人才资助项目:先秦时期河洛地区的生态环境研究(2014)阶段性成果。

刘继刚(1973—),河南新蔡人,历史学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灾害史与生态环境。

K224

A

1001-0238(2017)01-0046-04

猜你喜欢
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洛阳牡丹》
《洛阳新见汉晋刻文砖铭辑录》《洛阳新见北魏瓦削图志》出版
洛阳战“疫” 人大在行动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自古繁华
洛阳铲
洛阳北魏节闵帝元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