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

2017-04-14 13:49冯健娜蒋冠周
商情 2017年7期
关键词:我院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冯健娜++蒋冠周

高校的就业指导专题网站是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平台,目前广东建院的就业指导网站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待改。本次研究通过分析该网站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而提出一套可行的优化方案,使之更好地为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服务。

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70万以上。同时,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传统行业面临一定困境,社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怎样有效利用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部要求的“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的信息化就业模式的建设目标,建立健全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效率与服务水平,在稳定就业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广东建院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现状

广东建院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主要依托其就业指导专题网站,网站有“新闻动态、毕业生信息、毕业生简介、招聘信息、政策法规、求职技巧、会员中心、在线咨询”等六大功能模块,主要为就业中心,用人单位及学生提供服务。

就业中心负责维护与管理网站,在网站上发布新闻、通知、公告以及向社会用人单位发布学院应届毕业生资源信息;用人单位可注册会员,完善单位信息后发布招聘信息及查看毕业生简历;学生注册会员,完善个人资料之后可在网站发布个人求职简历,并查看学院的通知、公告、新闻以及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

然而,作为学院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就业指导专题网站自2008年开通以来,至今将近十年无更新改版,导致其中部分功能模块落后,总体使用效率以及信息处理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我院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二、广东建院就业指导专题网站存在的问题

1、网站建设缺少调研

广东建院就业指导专题网站始建于2008年,当时并未针对三大网站使用主体——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及我院学生展开网站服务功能需求的调研,导致就业指导专题网站未能有效为使用者的真实需求服务。根据网站后台数据统计所得,从2008年至今共有9届毕业生16788人,而我院学生用户注册数量仅1400人,占历届毕业生总人数的8.34%;填写了个人求职简历的学生只有114人,仅占注册人数的8.14%。用人单位注册用户有1452人,发布的招聘信息职位库数量仅有112个岗位,企业数量与职位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衡,部分用人单位注册之后并未有效发布招聘职位信息。

由此可见,缺乏有效调研而建设的就业指导专题网站不能有效满足三大使用主体的真实需求,严重影响了该网站的推广与使用率。

2、网站维护缺乏人才

维护网站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广东建院就业指导专题网站多年来缺乏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与维护,导致只能通过网站后台简单地使用发布新闻、公告和通知的功能,严重滞后了网站版面的二次开发更新速度。同时,专题网站中部分功能模块与信息内容落后于现实使用的需求,例如网络招聘双选平台的搭建、企业会员及学生会员注册时所需填写的信息、企业猎头等功能急需更新与改版。

3、网站管理不够好

首先,网站对注册用户的信息审核相对滞后,例如用人单位注册企业用户账号之后,填写了公司名称、企业性质、联系人、联系电话、通信地址与邮箱之后,即可发布招聘信息。虽然可通过网站后台将违规违法或虚假的招聘信息删除,但若网站维护与管理者审核不及时,会有一定的时间差使虚假信息向我院学生传播。学生会员在注册之后,缺少了通过身份证号或学籍信息的唯一性进行身份信息的核实与绑定,无法有效保证注册信息的真实性。

4、网站服务功能有效性不足

网站所设置的模块功能不足,不能有效满足网站使用者的真实需求,部分模块使用率偏低,影响了网站服务的有效性。在使用过的学生中,主要访问的是网站中的“新闻动态”及“招聘信息”两大模块。而用人单位主要使用的是网站的“查看毕业生简历信息”以及“发布招聘信息”模块。同时,该网站只能实现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毕业生的简历信息的服务功能,尚不具备网络招聘、远程面试等服务,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效果。

三、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方案

1、充分调研网站主要使用者的真实需求

网站在改版建设前必须要有整体的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满足网站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为设计原则。

根据调查,学生对于获取企业招聘信息最看重,其次是发布个人的求职信息,建立网络招聘和远程面试双选平台是网站服务功能改进的重点之一。此外,学生对于职业测评、获取就业相关政策信息、获取职业培训信息以及在线咨询等功能也有一定的需求。

用人单位对于获取应届毕业生求职信息的需求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发布招聘信息,同时,对于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通过广告宣传本企业、猎头往届优秀毕业生、获取行业专业平均月薪数据等服务也有一定的需求。

就业中心对于网络招聘双选平台的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持续监测、招聘单位信息库的建立与更新、行业企业相关数据的分析与岗位预测等等具有重要的使用需求。

2、引进专业人才管理和维护网站

引进具备管理和维护网站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负责网站的安全管理、网页更新、网站推广、數据库管理、网站程序调整、后门清除、兼容样式处理等等,提高网站使用的有效性。

3、设计网站管理保障机制

首先,要统一数据标准,共享数据资源。就业指导专题网站改版后运行时,后台数据库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数据接口规范,对内允许部门间的有效访问,对外充分留有数据对接和链接的端口和空间,确保内外交互数据时的畅通与效率,有效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其次,将网站后台对接“广东建院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网站的招聘信息、政策法规、求职技巧、毕业生介绍等模块信息同步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中,学生可通过关注公众号了解招聘信息,向有意应聘的企业投递简历,预约面试,并从公众号获取面试结果及入职通知等。

最后,嵌入数据统计分析功能。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的分析,可以有效对学院及社会人才需求形势进行预测。通过建立供需模型与设置供需追踪维度,实现毕业生岗位供给、毕业生就业机会需求及供需比例的实时追踪。其中包括通用岗位、行业岗位、多种就业流向的供给情况变化。供给岗位对学历、专业、地域性需求的情况变化。在任意给定时间内,监测毕业生岗位对于地域的要求比例分布等等不同纬度进行统计等等,对于就业形势的预测以及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4、对网站的功能模块进行改版

保留“新闻动态”模块,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相关的新闻资讯和报道,发布各类通知或公示等。增设“猎头招聘”模块,为用人单位招聘高端资深人才及毕业多年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我院毕业生搭建高级人才招聘双选平台。在该模块中,通过资质审核已认证的用人单位可以发布高级人才需求招聘信息,同时可在数据库中搜索有跳槽意愿并已填写个人简历的往届毕业生信息,发送招聘邀请。有跳槽意愿的往届毕业生需使用已激活并通过审核的个人账号发布求职简历,同时开通搜索猎头招聘职位信息与投递简历的功能。在该模块的数据库中,设置自动智能匹配功能,提高猎头企业与有意跳槽学生之间的供需匹配效率。增设“品牌企业”模块,让信用等级高、多年来到学校招聘毕业生或招聘需求量大、长期保持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发布本企业的宣传资料、照片或视频,为用人单位提供企业展示的平台,使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宣传融入校园文化,让在校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接受企业的文化熏陶,让求职毕业生在应聘前更好地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做好应聘面试的准备。增设“职业测评”模塊,为在校学生及历届毕业生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中提供一套科学、客观的测评辅助工具,有效指导和帮助学生找准个人定位,学会调适心理压力,更快地适应职场并健康成长。增设“职业培训”模块,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技能鉴定中心合作,为我院学生在就业前或入职之后提供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等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信息,更好地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信息的选择可围绕我院的专业设置,例如建筑行业的造价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五大员证书;CAD辅助设计绘图员、水电暖通施工员以及计算机类各种等级的认证考试证书等等,为学生考取“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提供服务,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四、总结

就业指导专题网站将“互联网+”与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整体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芹,肖斌.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与解决途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66-68.

[2]于占水,衣长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9(3):55-57.

[3]张振龙,贾雷刚,董颖娣.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J].中国冶金教育,2009(4):4-5.

猜你喜欢
我院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