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贤
【摘要】 运用尊重激励艺术注重三点:了解学生、贴近学生;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体现公正、公平。运用榜样激励艺术注意抓好“两性”:真实性和亲近性。运用强化激励艺术注意三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二是正强化多一些,负强化少一些;三是把握好一个度。运用活动激励艺术应抓好“三性”:一是教育性,二是時代性,三是参与性。
【关键词】 激励艺术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181-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给予适当的鼓励,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受到鼓舞,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教育实践亦证明,很多优秀生通过老师有的放矢的激励,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追求新目标、新进步的强烈要求和愿望;而一些后进生也通过老师不失时机的激励,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从感情上信赖老师,接近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一、运用尊重激励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就指出:人有被人尊重的需重。作为教育者,班主任首先要能从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出发,处理教与被教的关系。
运用尊重激励艺术,班主任应注意三点;1、要更多地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做到“三多”:①多观察,既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谈举止,又要注意留心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和思想情绪的变化。②多谈心,做“五必谈”,即学生取得成绩时必谈,学生成绩下降时必谈,学生违反纪律时必谈,学生遇到困难时必谈,学生学期更选时必谈。③多联系。一方面,要坚持多与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如通过电话联系、适当家访、给获奖学生家长寄喜报、给违纪学生家长寄通报等有效措施,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要坚持多与各科任老师联系,力求更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2、积极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实践证明,学生自我管理是种很好的实践和教育活动,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通过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特殊作用,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3、要体现公正、公平。无论对优秀生、中间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尤其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二、运用榜样激励
在运用榜样激励艺术时,班主任应注意抓好“两性”。1、真实性。由于社会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榜样的认同感有所弱化,有的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模范人物嘛!都是吹出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榜样的群众基础和真实性。2、亲近性。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树立多层次的榜样群,以利于学生自觉地选择与比较。具体讲,在对象的选择上既要有全国性的榜样,又要有本地区、本学校的榜样,还要有本班的,甚至班内各个层次的榜样(优秀的,中间变先进的,后进转化为先进的)。在类型上既要有学习上的典型,又要有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典型。在确定学习榜样后,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分析榜样形成的条件,要积极为学生指明学习、赶超的途经,从而形成人人学习榜样、个个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另外,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也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做学生的表率。
三、运用强化激励
这包括给学生以积极调动,使学生感到愉快的正强化,如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对好人好事的表扬;也包括给学生以刺激,使学生感到心灵震动的负强化,如对学生违纪现象的批评和处理。
运用强化激励艺术应注意三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既不能一好遮百丑,也不能一丑遮百好。如在一次考试中某同学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能不顾主客观因素而对该同学给予与事实有出入的表扬,否则,不仅对该同学起不到激励作用,其他同学也会认为班主任偏心,从而疏远这位同学,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二是正强化激励要相对一些,负强化激励要相对少一些。过多的批评与指责,会使学生丧失积极性,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三是把握好一个度,在量上,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方式应是间隔式进行;在形式上,既不能急风暴雨,也不能总是和风细雨。前者会使学生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后者会使学生感到无所谓,隔靴搔痒。
四、运用活动激励
活动激励艺术是指通过各种有益活动的开展,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发挥所长,使之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在运用活动激励艺术时,班主任应抓好“三性”。一是坚持教育性,所开展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演讲比赛是为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拔河比赛是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二是突出时代性。根据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开展活动,突出时代特色,不能使活动年年相似,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受影响。开展的活动要能为学生所喜闻乐道,并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知识,开阔其眼界。三是重视参与性。每次活动前都要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不应把开展活动只看成是某几个人的事,而应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受到更广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