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琳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黏膜溃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口腔黏膜溃疡病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5例。對照组患儿采取锡类散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儿采取蒙脱石散(思密达)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优于对照组8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病灶消失时间(7.1±1.5)d, 治疗总时间为(10.4±2.1)d低于对照组的(9.2±2.3)、(13.5±2.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口腔黏膜溃疡病采取思密达进行治疗的效果可靠, 并且可以起到抑制细菌、抗酸以及止血的作用,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儿童;口腔黏膜溃疡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7.048
口腔黏膜溃疡病在儿科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 其发病因素主要为局部创伤以及全身性疾病, 使口腔局部引发持续性疼痛, 对患儿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口腔黏膜溃疡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复发率较高, 疗效不甚理想, 因此, 一定给予高度重视[1-3]。口腔黏膜溃疡持续时间不等, 轻度在7~10 d左右, 可以自愈, 重度会持续1~2个月, 愈合以后会伴有瘢痕或者组织缺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儿科接收的口腔黏膜溃疡病的患儿15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5例。观察组中男41例, 女34例, 年龄1~15岁, 平均年龄(7.2±3.4)岁;对照组中男45例, 女30例, 年龄2~16岁, 平均年龄(7.5±3.6)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方法 对两组患儿采取基础治疗, 出现发热症状和白细胞增高的患儿采取物理或青霉素降温治疗, 对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患儿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伴有脱水酸中毒的患儿给予输液治疗, 并且补充多种维生素, 同时采取病毒唑肌内注射进行治疗, 同时每日采取3%的双氧水的棉棒对溃疡面给予清洗, 将患儿口腔溃疡表面上所覆盖的已经坏死组织给予擦去, 采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坏死组织, 并且清洗残留的泡沫, 从而将患儿口腔当中出血的溃疡面充分暴露。观察组患儿采取5~6次/d的思密达进行吹敷, 对照组每日对患儿采取1%的龙胆紫涂擦患病部位, 采取5~6次/d的锡类散进行吹敷[2]。
1. 3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经过3 d治疗以后, 其口腔溃疡症状全部消失, 已有的溃疡糜烂面全部愈合, 小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同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全部恢复正常, 并且小儿没有发生流口水和拒绝进食等相关现象;有效:经过6 d治疗以后, 患儿的体温、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完全恢复正常, 同时相关症状大部分消失, 已有的溃疡面大致愈合;无效:经过>6 d的治疗, 其相关症状无任何改善, 溃疡面没有治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显效40例, 有效31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患儿显效37例, 有效25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82.67%,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37, P<0.05)。
2. 2 两组患儿病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病灶消失时间为(7.1±1.5)d, 治疗总时间为(10.4±2.1)d;
对照组患儿病灶消失时间为(9.2±2.3)d, 治疗总时间为(13.5±
2.6)d, 观察组患儿病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231、9.0693, P<0.05)。
3 讨论
小儿口腔黏膜溃疡病在儿科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 其发病因素相对比较多, 其大部分的并发因素属于细菌感染。正常儿童口腔当中是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 只有在正常情况之下这些细菌不会引发疾病, 然而当出现小儿机体营养不良、感染、缺乏维生素以及腹泻等相关情况, 这样机体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改变, 则会有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 从而导致疾病[5-7]。根据研究表明[9-11], 目前对儿童口腔黏膜溃疡病在临床治疗原则当中主要采取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治疗, 轻度以局部使用药物为主, 以免造成继发性感染, 使疼痛明显减轻, 对溃疡部位愈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重度除了采取局部使用药物以外, 还需要采取全身性治疗, 进而可以使受体取得重建细胞免疫的能力。根据研究表明[12-14], 思密达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双面体蒙脱石, 颗粒直径相对较为细小, 在1.3 μm左右, 呈现八面体层纹状结构, 同时层与层之间还能够滑动, 这样能够让颗粒具有相对比较大的表面积, 进而保证药物颗粒与口腔黏膜的接触更加充分, 便于与更多的黏液糖蛋白结合在一起, 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给予修复, 进而对黏膜屏障防御攻击因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 由于电荷分布全部为非均匀性, 使其具有可以固定以及抑制口腔病毒、细菌的作用, 并且其黏附作用比其他药用粉剂更加明显[15, 16]。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对儿童口腔黏膜溃疡病采取思密达进行治疗的效果可靠, 并且可以起到抑制细菌、抗酸以及止血的作用, 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东, 李丽萍.中西醫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3例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4, 46(10):95-126.
[2] 龚湛潮, 覃肇源, 蒋小云, 等.庆大霉素与思密达甘油外涂治疗小儿口腔溃疡80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4, 24(11):1986-1987.
[3] 曾宪涛, 金屏, 向招燕, 等.思密达与锡类散比较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12(3):326-333.
[4] 张勤, 郭怡然.思密达甘油联合锡类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新疆中医药, 2013, 31(5):17-19.
[5] 肖柿, 舒智源, 叶乐荣, 等.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滴剂联合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疗效观察.江西医药, 2014, 42(11): 1037-1038.
[6] 张媛媛, 孙歌鸿, 刘庆庆, 等. 221例儿童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5(4):10-12.
[7] 李小妹. 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3):332.
[8] 朱本阳, 朱坤明. 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童口腔溃疡. 中国民间疗法, 2015(5):91.
[9] 胡培. 幼儿口腔溃疡的思密达治理疗效讨论.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1):302.
[10] 马晓伟. 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8):1017-1019.
[11] 陈兰. 儿童口腔溃疡的病因和预防. 中华养生保健, 2015(12):58.
[12] 符攀峰. 186例口腔黏膜病变病理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5):22-23.
[13] 陈兰英. 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炎、口腔溃疡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4):379.
[14] 汪剑新, 俞晓红. 蒙脱石散联合开喉剑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3):163-164.
[15] 刘艳玲, 张凤梅, 刘俊杰, 等. 蒙脱石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4(2):97-98.
[16] 李莹. 儿童口腔溃疡与口腔炎应用思密达治疗的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 2015(23):195.
[收稿日期: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