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珠
【摘 要】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营销模式在21世纪得到飞速发展,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但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当前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关注较多的是电子商务运作中的技术问题,而对伦理问题关注较少。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其中的伦理问题也逐渐显现,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无形障碍。本文针对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对策,解决好这些伦理问题需要电子商务每一主体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伦理问题 对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得到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经济和商业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营销模式,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电子商务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各项商务活动,即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在参与方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管理机构、金融业等业务领域开展各项商业贸易活动。
21世纪伊始,电子商务浪潮席卷全球,方兴未艾,当今中国电子商务也成为经济的一大热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4.67亿,占网民比例为63.8%,较2015年底增长12.9%。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1亿,占手机网民的63.4%,年增长率为29.8%。截至2016年12月,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2.99亿,较2015年底增长3967万人,增长率为15.3%。[1]。
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强劲势头,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的作业方式与手段,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缩短商业循环,提高运营效率,但我国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有形的技术问题,如:发展过快造成人才短缺,技术或硬件上存在障礙等等;另一方面是带来更多不利影响的无形障碍,其中一个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电子商务带来的伦理问题会降低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使用热情,使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大打折扣,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损失,产生负面的经济作用,对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一、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一)商品品质的问题
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的特征,消费者无法像在商城购物那样可以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到、甚至可以亲身试用到商品。在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中,消费者只能通过商品销售者的文字与图片等描述对商品进行判断与选择,但文字描述往往放大了商品的优点而对缺点避之不谈,图片描述也受到拍摄时的光线与后期对图片进行处理的影响,这种文字与图片的描述不一定真实。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部分商品销售者缺乏职业道德素质,电子商务的隐匿性便利了不法分子在网上对假冒伪劣产品销售,消费者收到与描述不一致的产品后,由于部分商家不提供退换服务或者退换程序较麻烦、退换要求比较高,一些消费者便放弃了对商品销售者的责任追究,即使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可能也因缺乏正式发票而得不到保障。这些由于商品销售者职业道德的缺乏造成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二)虚假、垃圾信息泛滥
电子商务商品销售者在推广其商品、拉拢消费者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虚假和无用的信息,虽然我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立法,加大了信息管理与处罚力度,但由于其信息量过于庞大,监管起来难度较大,消费者一时也难以辨别广告信息的真假;此外消费者的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等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消费者经常收到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甚至含有欺诈性质的信息,使消费者落入垃圾信息的圈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的用户占比达到整体网民的70.5%[2]。这些数据表明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的虚假、垃圾信息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了损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现象,就会使消费者产生不信任心理,同时也会打击消费者的购物信心,不利于电子商务的良性运转,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建立。
(三)物流配送环节中的问题
电子商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商品的流通方式,但现代电子商务仍如传统商务过程一样,它所发生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3]。现代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运作环节中一个必备条件,但物流配送受到技术与道德的制约,一方面由于物流信息有时不能及时同步或者由于技术原因使物流配送信息显示错误,给商品销售者和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物流公司或者物流配送人员的原因也会产生侵犯消费者权益等不符合伦理道德的问题,如买了A被调换成B,或是在配送过程中由于配送人员疏忽大意、保护不当造成商品损坏等情况,这都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不便。因此,提高配送过程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才能有效破除行业发展瓶颈。
(四)支付环节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付款方式,如在线支付和货到付款等等,但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用在线支付手段,消费者要仔细检查支付环境的安全性,防止犯罪分子窃取账号信息,造成财产损失。使用货到付款手段,也会出现“货到而不付款”的现象,据央视网视频报道,广西南宁一男子在网上选购了两部智能手机并选择了货到付款,交易时趁快递员不注意将手机抢走,之后几个月又用同样的方式抢走了四部智能手机,货到付款成“货到就抢”,配送人员和商品销售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都要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素质,共同建构和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如今我国电子商务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伦理道德问题的凸显将会打击其发展势头。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与一定阶段经济、科技的发展状况之间往往存在差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抓住了信息时代机遇的同时,却并不能总是意识和密切关注各种风险,由此必定要为迅猛的科技进步所带来日益发展的社会付出代价[4]。只有增加对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采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才能帮其走出发展困境,改善道德环境,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
二、解决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伦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立法的完善对于规范电子商务各主体的行为、净化电子商务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对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在保障商品品质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票据法如何适用于电子商务凭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真正用到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在交易安全方面,要切实保障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加强数据保护,防止诈骗案件的发生。在电子商务支付环节方面,要明确电子商务对象间的法律关系等等。将法治作为伦理建设的基本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各主体乃至全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
(二)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电子商务交易因其具有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特征,使它對信用的关注度更强,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以及在电子商务交易内部主体间的信任度,与社会信用环境的好坏关系密切。基于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加强对个人和企业的征信工作,并以此形成约束力,对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差的个人、企业施加限制和处罚,如信用记录差的企业很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信用记录差的个体在求职、消费等方面受到制约,以此来督促企业和个人提高信用。此外征信工作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使银行企业借贷登记咨询系统、工商、质检、税务、司法、海关、商业协会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信用监管体系,消除失信现象,改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三)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伦理道德建设
电子商务伦理道德的建设对于电子商务运作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建设电子商务伦理道德,要从电子商务行业各个方面进行。政府有关部门、商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组成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伦理体系,对于电子商务商品销售者而言,要提高自身商业伦理意识、自觉主动地践行商业伦理、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生产和销售高质量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要诚信消费、提高自身伦理素质、杜绝“职业差评师”的出现;物流配送公司要对配送人员进行道德教育、规定公司的商业伦理制度、树立商业伦理等等。完善电子商务伦理道德建设需要每一主体共同努力,一齐促进电子商务这个新生商业模式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EB/OL].2017-1-22.
[2] 同上.
[3] 张李义.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 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 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