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7-04-14 14:40徐永梅赵卉蕾
关键词:教育性寓言群文

徐永梅 赵卉蕾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171-02

设计初衷

寓言由来已久,它用一个又一个短小的故事,向孩子们阐述生活中的智慧和道理。这个寓言独有的特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孩子们往往无法正确区分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一篇篇文章单独分析、理解,让孩子明白“这一篇”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但是这样的讲解往往是苍白的。

如果能让孩子自己理解、主动发现,借用多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效果会不会更好呢?我们设计了此次群文阅读——寓言的特点。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本课旨在从课本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相同体裁文本的对比阅读,指导学生分析、整合信息。

议题:寓言的教育性、虚构性

选材:《谁的本领大》、《蜗牛的奖杯》、《狐假虎威》、《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寒号鸟》、《马和驴》以及孩子们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这几篇文章都是寓言体裁的故事,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依托历史的,有依托于动物的。我们以《狐假虎威》入手,主要突出寓言教育性、虚构性的特点,让孩子小组合作学习多个寓言文本,看看是否能够发现这些文章和《狐假虎威》的相同之处。

整体思路

一、从《狐假虎威》入手,一步步让孩子了解这个寓言的寓意,还有虚构的特点。

二、按照学习《狐假虎威》的方式,小组选择一篇寓言故事交流它的寓意。

三、找到这些寓言故事的共同点。

课堂呈现

一、分享自己听过的寓言故事

师:同学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听过哪些寓言故事?

二、一起分析《狐假虎威》

师:出示《狐假虎威》,自己先读读,看看这是个什么故事?

生:用几句简单的话把故事讲出来。

师:这只狐狸可真厉害,它才是真正的森林之王。读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借着别人的本领去作威作福的事情?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是( )假( )威

师:大家刚才所讲的故事我们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或者可以用“狗仗人势、驴蒙虎皮、仗势欺人、恃势凌人、攀龙附凤、狐虎之威、谄上骄下、骥尾之蝇”来形容。

这节群文阅读课,旨在让孩子明白寓言的教育意义和虚构性,因此我们抛弃了传统教学中逐字逐句的学习模式,摒弃了很多旁枝末节,例如字词的理解、书写、词语的运用句式的迁移训练、模仿表演……紧扣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展开。

先帶着孩子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之后为了让孩子理解寓言的教育性,让孩子去找寻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去搜索自己听过的、看过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狐假虎威”这个成语适用的情况,实现从课文到生活的迁移。然后拓展一些和“狐假虎威”意思接近的词语,让孩子理解更加深刻。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师:这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故事,借用了狐狸和老虎这两个角色。生活中,狐狸怕老虎这是真的,但是狐狸不可能和老虎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老虎也不可能带着狐狸四处溜达。所以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作者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故事讲给我们听,让你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懂得道理。

寓言故事是依托现实创造的,尤其是一些依托历史创造的小故事,孩子们很容易认为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因此我们借用这样一个小小的讨论片段让孩子明白寓言的虚构性。

三、小组填写阅读单。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寓言故事。请你们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篇寓言故事,完成作业纸。

四、交流

师:你们选择的是哪个寓言故事?

是: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吗?可以一人一段读,也可以分角色读。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讲吗?

师: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们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为什么你这样想?其他同学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五、寻找共同点

师:我们用一节课读了这么多的故事,有些是我们听来的,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师:对,寓言故事和其他故事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些,寓言是给我们讲道理的,寓言讲的故事不一定发生过,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一开始你说的这些故事,它们是寓言故事吗?如果是,它们又告诉给你什么道理?

寓言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大家回去之后可以再读读这几个寓言故事,看看这些寓言故事在寓言、写作方法上会不会也有共同点?咱们可以继续深入地了解寓言。

这节课,通过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狐假虎威》,让孩子们明白寓言的虚构性和教育意义,然后放手让孩子们按着这样的方式去自主学习一篇寓言,对寓言的虚构性和教育性特点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实现从“读故事”到“讲故事”的过渡,最后让孩子们学以致用,自己去判断一篇故事是不是寓言。这也是我们尝试用群文阅读方式教学的初衷。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在一篇文章中,我们会把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但事实是换了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孩子就像完全没有学习过一样,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由于各种原因,缺少了迁移训练,孩子只是就这一段话一篇文章记住了,但是并不能够举一反三。或者,我们会一二三四给孩子们罗列各种概念、特点,语言表达非常准确,但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并能正确使用,显然效果不佳的。孩子一定是在不断的接触、学习、练习中去发现、去归纳、去总结,这样,知识才会被孩子真正接受。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单篇教学,我们可以把知识讲解得特别细致,拿《狐假虎威》来说,字词句甚至标点,寓言特点,寓意……我们会按照自己的设想,让孩子把这一篇文章“吃透了”,然后我们会告诉孩子,这就是寓言,要给我们讲道理的,然后再补充,寓言还有篇幅短小、借古喻今、以小见大、经常使用比喻、夸张、拟人这样的特点。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一篇寓言的时候,孩子们一定想不起来这些抽象的语言描述。

在使用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后,孩子对于寓言的特点非常清楚,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主动学会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就这几篇文章让孩子继续研究讨论其他方面的特点,我们也可以就寓言这种体裁展开,通过一次次群文阅读,不仅实现阅读量的增加,而且提高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下是我们关于寓言的教学设想:

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组织群文进行教学,并且这个学习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研究》(立项编号:qwyd16020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性寓言群文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时装寓言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