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洋
【摘 要】 农产品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农民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本文阐述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民收入关系,指出了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和问题,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调整思路。
【关键词】 农产品 国际贸易 竞争力
1.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民收入关系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y Schultz,1964)反对轻视农业的看法,他认为“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速水佑次郎、Vernon W·Ruttan (2000) 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诱导性制度创新模型反映了资源禀赋、文化禀赋以及技术与制度的一般均衡,认为只有当这个模型的内在机制在农民、新投入品供给者、农业科学家、富有远见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之间发生作用时,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才能有可靠的保证。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发展。此外,Colin A Carter、Xianghong-Li (2000) 对1980至1996年中国的整体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在对照中国非农产品贸易变化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同一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化,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与中国的工业产品贸易相比较,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只是有限地反映其比较优劣势。而国内有关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发展及农民收入的研究十分丰富。中国21世紀议程管理中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编著的《全球化与中国“三农”》一书则认为,国际贸易引导中国农业参与世界市场分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这将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社会的福利。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只对部分产业和部分农民的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比较明显。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2.1 当前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机遇
随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贸易关系一直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近些年,中国农产品在进出口方面持续处于双增长态势,2001年到之后的十年间,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最高增长速度达到14.9%,进口的增长速度更为显著,达到23%。另外,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国外很多国家升级了农产品消费结构,使中国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些年,国家领导层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增加了支持农业的力度,中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稳定和健康,粮食产量年年增长,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各类产品产量在世界上也占据首要位置。农业越来越好的发展使中国能够利用好当前已经升级的世界农产品消费结构,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更好更稳定发展。
2.2 当前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增加了世界经济关系的复杂程度,一方面,区域贸易实现一体化能够创造更多的贸易,但是同时也能够实现贸易转移;另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没有强大的市场势力,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行业竞争力;除此之外,中国农业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弱质性,主要是因为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合作化程度偏低、生产规模不大、农业生产户数量偏多,并且各个生产户之间比较分散,无法在生产上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且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无法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3.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3.1 食品安全问题。
质量问题可以说是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最大问题。农产品产量大,但品质较差,外观也很难达到出口的标准,无法面对国际竞争。我国用以出口的农产品,其品质一般来讲都远高于国内销售的同类产品,但发达国家采用了各种高标准的食品与卫生检疫手段来提高产品的品质标准,这些高标准的农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还是难以满足发达国家的品质标准,最后被纷纷退回。这样国家将会在农产品贸易中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损失农产品,损失运输费用,最严重的是进口国丧失了对产品的信任度。
3.2 产品营销问题。
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与世界上出口大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盟相比,我们缺乏的是营销经验,归根到底是缺乏国际市场开拓经验。美国农产品之所以能够独自在全球称大,除了得益于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外,还与美国政府及各种专业协会多年来为促进出口而提供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是分不开的。美国农业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全球农产品信息网,收集各国最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它收集、分析和散发全球农产品供需信息、商业趋势,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商提供商机。这大大加强了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国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缺乏,更缺乏精通国际市场的营销人才。
小结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最富裕的国家, 因此, 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 尽快缩短在生产技术、品牌、规格、等级以及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差距, 促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发展规模经营, 依靠先进科技,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化。通过提高出口企业的门槛和产品标准, 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向质量型转变。要重视和加强农产品全程安全质量管理, 必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尽快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要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技术规范,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的推广普及,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乔娟.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灿煌.基于VAR 模型的我国农产品出口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2011,(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