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静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商品流通渠道的考察,对中美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与变迁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初步结论是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进行的,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演变是对工业化进程的回应;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技术、体制的变化是商品流通渠道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
【关键词】 中美 流通渠道 结构与变迁
1.流通渠道概念
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其作用正在日益凸现。流通渠道是流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流通渠道的概念学术界目前众说纷纭。本文所研究的流通渠道主要是指商品通过纵向流通机构(即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以价值与实物的方式,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通道。
2.美国商品流通渠道结构
2.1 前工业化时期
这个时期包括美国殖民地时期和建国初期两个阶段,由于两阶段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这里一并进行考察。
這一时期的商品流通渠道被清晰地分化为手工业制成品(消费品)渠道和农产品渠道两类。此时期美国流通渠道基本上由商人主导,他们通常买进产品,拥有产品的所有权,然后再出售。表现的结构特征为短而窄。
2.2 工业化时期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前期(1815-1850年),国内市场持续扩大,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开始建设;工业化中期(1850-1890年),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大规模生产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化后期(1890-1950年),工业化基本完成,大规模生产体系和分销体系发展成熟。
2.2.1 工业化前期
这一时期美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最显著变化就是全职商人的专业化。首先是批发与零售从传统的商人职能中分离出来,进而在批发商和零售商内部出现了以商品种类为基础的专业化。随后,金融、运输、保险等商业职能也都相继专业化了。但是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不仅规模小,而且生产方式正处于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向工厂的过渡进程中,因而还需要从欧洲进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和工业原材料。这时产品的进口和在国内市场的流通都由一些专业化的公司来进行。批发和零售从全职商人中独立出来以后,在其内部又进行了按照产品类别专业化,这些专业化的批发商基本上是采用不拥有商品所有权的代理形式进行经营的;而零售商专业化后的最初形态乃是杂货商,后来随着贸易格局的演进,城市里的杂货商逐渐演变为只经营少数品种商品的专业商店,而农村的零售店仍以杂货店为主。
对比这一时期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流通渠道结构,可以看出:前者是由大代理商主导的,而后者则由专业的进口商和国内代理商主导,并且二者的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这实际上是中间商专业化的结果。
2.2.2 工业化中期
这一时期是美国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阶段,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了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又一次变革。铁路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和准确性,电报提高了商人应对价格风险的能力,先前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的代理商在这一时期开始直接向农场购买农产品然后再将其销售给国内外的农产品制造商,即该代理商演变成了现代农产品经销商。同时,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这种变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另一种重要的批发商主体—商品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的出现为农产品交易的标准化、农产品经销商市场风险的化解提供了解决机制。在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中,同样也发生了变化。由19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的批发商都已转变为拥有经手货品所有权的经销商;进而这些经销商开始由东北沿海地区向西部和南部扩展;然后这些现代经销商建立了庞大的采购网络,直接向国内外的制造商采购,通过销售网络为农村地区的杂货店和城市专业零售店供货。这种变化,导致批发业内部的竞争变得激烈,一些批发商开始深入农村市场,抢夺市场份额。最终导致了活跃于农村市场的小商贩的绝迹。
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流通渠道都是由现代经销商主导的,其中农产品经销商是由原来的农产品代理商演变而来,消费品经销商则由原来的代理商和包商演变而来。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结构再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只是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
2.2.3 工业化后期
19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生产的工厂体制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建立起来,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19世纪80年代早期,批发商对美国零售业的支配达到了顶峰,而后率先向批发商的支配地位发起挑战的是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百货商店。
在这一时期的消费品渠道中,由于采用连锁经营的大型零售商的兴起,渠道的层级结构缩短了,宽度结构变宽了,制造商对大型零售商的依赖日益增强,但制造商也依靠广告等营销手段赢得了品牌声誉,这也增强了其在流通渠道中的影响力。在工业品流通渠道中,除一些大型制造商外,大多数制造商仍然依靠工业代理商来分销产品,但即使如此,该渠道的层级结构仍是很短的。截止到这个时期,美国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已经基本演进到了其现代形态。
2.3 后工业化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信息革命的展开,零售领域首先开始了一系列变革。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传统零售业纷纷进行信息化改造,连锁店铺网络迅速扩大,零售市场集中度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信息革命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零售业态的诞生。新的零售业态如自动售货商店、便利店、廉价商店、购物中心、多媒体售货店等快速崛起。零售领域的这两方面变化都产生了相同的后果,即零售商的大型化、组织化和集团化。零售商的变化更加强化了排挤传统批发商,直接与制造商进行交易的局面,因而大型零售商纷纷设立自己的批发机构,实现了对批发商的后向一体化。与此同时,那些受到大型零售商排挤的中小型零售商也纷纷组织起来,通过横向联合的方式组建共同的批发机构,实行自由连锁发展,以对抗大型零售商的竞争。零售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以及从前一阶段开始一直延续的大型制造商纷纷进入流通领域执行批发功能的行为一起导致了这一时期美国批发商业资本的多元化。就工业品而言,美国大概有80%是由制造商自行销售的,仅有不足20%由批发商完成销售;而消费品中则有不足50%的比例是经由批发商进入零售领域的,大部分消费品是由制造商直接与零售商交易完成流通的。这种统计数字上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二战后批发商组织经营变革与创新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说明即使这一时期美国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但仍然存在的众多无力进入批发领域的中小制造商和零售商,这些中小企业构成了传统批发商的主要市场。
3.中国流通渠道结构
3.1 前工业化时期
前工业化时期是指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三次变革: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分离出专门从事买卖职能的商人。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为频繁。这一阶段,商品生产者除了满足自身及周围购买者的需要外还有剩余,还需要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争取更远的消费者或用户购买,出现了分销的萌芽。为了寻找大批量的购买者,就逐渐出现了生产—销售和简单生产—经销—销售的单一模式(也叫直接销售或一级分销),这其实就是销售渠道和流通渠道的初始状态。这一时期的商品流通渠道也表现出短而窄的结构特征。
3.2 工业化的前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工业化进程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频率进一步提高,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也开始发展,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商品流通内部出现了第一次具有根本意义的结构分化,即批发商与零售商的最终分离,并相应地出现了代理商、佣金商、经纪公司、包商等一系列中间商。批发市场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期货交易产生。批发商和零售商分离以后,还使零售的基本形式从杂货店向专业零售店发展。但由于流通技术的限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众多的消费者仍被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使得需要经过多层中间环节的渠道形式销售商品给顾客,这样自然扩大了流通渠道和销售渠道,因而此时的渠道呈现拉长扩大的发展趋势。
3.3 工业化中期
这一时期,机械化生产在各个生产领域广泛扩散,并不断完善,从而使“大量生产”成为工业化过程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生产方式。同时,运输和通讯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物流和仓储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了与“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相适应,先后产生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等零售业态的变革。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商品流通渠道发生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首先,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直接结合起来,制造业者自建商品营销系统,形成全国性的或全球性的销售网络,控制商品从生产车间到零售环节的整个流程,动摇了批发商支配地位。其次,批发业沿着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分工进一步细化,在批发业中出现了中央批发商、地方批发商及自由批发商的分工。再次,商业经营方式也逐渐朝自选化、标准化、信贷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同时,大规模生产体制的确立,造成商品的大规模生产甚至出现过剩,商品的流通与销售问题开始出现,由此也加快了农业和工业品的代理商、包商向现代意义上的经销商的转变,这也使得整个流通。
3.4 工业化后期
在这一阶段,随着新科技革命带来信息化、电子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全新的营销运作模式的出现,并使流通渠道进一步缩短。这一阶段渠道变革的表现主要有:首先,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冷藏技术的发展,流通量的发展趋势持续增长,总的流通成本仍持下降的趋势,这使传统零售业态纷纷进行信息化改造,连锁店铺网络迅速扩大,零售市场集中度也随之提高;其次,在信息革命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催生下,一系列新型零售业态的诞生,如购物中心、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网上商店等遍地开花,迅速崛起,在对传统业态进行挑战的同时,也迅速改变着渠道的结构。此外,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商品的数字化使得厂家可以直接传递给最终用户,如图书、音乐、软件等。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减少了渠道成员承担的部分职能也导致了网上虚拟交易平台的产生,推动了电子商务兴起和发展。总的来说,在工业化后期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消费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流通终端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流通渠道的作用力方向从流通终端开始,同时流通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情况下,通过流通企业规模化连锁化经营,流通渠道有了不断缩短的动力和能力,因此流通渠道将趋向缩短。
4.结论
流通渠道随着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竞争和法律政治等外部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在不同时期,市场供求、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流通技术、流通设施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对流通渠道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同时,环境的变化也推动了渠道的创新与发展。
分析中美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变迁的原因时将目光停留在了工业化过程上,虽然对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变迁与工业化过程的一般性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我们通过对中美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考察,至少能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是快速工业化的前提,同时也是商品流通渠道迅速发展演化的基础。
第二,技术方面的创新、采用与扩散是工业化的动力,也是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变迁的另一个基础。
第三,工业生产体制的变化也是引起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变化的基本原因。
第四,市场供求格局的演变以及寡头垄断企业对垄断利润的追逐是导致商业资本多元化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8106-2004零售业态分类[S]。北京我国标准出版社,2004。
[2] 曹红菊,关于零售业态演变规律以及趋势的研究[J]。商业经济,2008.12。
[3] 陈及,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变迁[J]。商业文化,2004,5-6。
[4] 荆林波,零售业态的演变及其学说解释[J]。JorunalofBeijingInstituteofFinanceandCommerceManagement,2002.02。
[5] 郑小京,零售业态结构优化体系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6] 吴宪和,流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