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春
我受古典文学的影响较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琴棋书画”很是看重。所以,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买来了各种培养艺术爱好的書籍,希望他能够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儿子3岁多的时候,我开始慢慢让他拿起笔来涂鸦。然而,儿子在这方面的“后知后觉”让我很失望。我一个同事的女儿,两岁多一点便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小人儿,4岁时便能画出一个成形的物品了。可我的儿子,直到4岁多还只会画一些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的线条,任我怎样努力,也很难从中“抽象”出什么东西或是故事来。他满4周岁的时候,我曾带着他找到一家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希望老师能够“点石成金”。没想到他只上了十几分钟的课,就头也不回地跑了出来。老师对我说:“还是再等等吧!”
我只好再等,或者说是暂时放弃,直到我一个大学同学带着她12岁的女儿来访。
大学同学当年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颇有艺术才华,尤其是绘画才能令人刮目相看。她的女儿也是小小年纪便画得一手好画,听说已经通过了漫画的最高考级,开始进入素描学习了。对于素描,她的领悟和上手之快也常常令老师惊叹。
我听到这些,自然羡慕不已,不过也觉得理所当然:这孩子的遗传基因好啊!
没想到同学立即反驳我说,她自己当年并没有什么绘画天赋,只是因为性格内向,别的同学聚在一起玩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低头画画,时间长了,便熟能生巧,渐渐地画得好了。至于她的女儿,更是她用心培养的结果。她说,为了培养女儿对画画的兴趣,她买的各种绘画材料多达30多种;在她家,凡是女儿伸手所及的地方,都会有笔和纸躺在那里等着她。她强调说,为了一直保持女儿的兴趣,她只会创造条件引导她画,但对于她画的是什么,完不完整,像与不像,以及在哪里画,都从不干涉。她说,是保留完好的兴趣和完全自由的环境——而不是天赋——成就了她的孩子。
我懂了。当然,我并没有否认天赋的存在,只是明白了天赋也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什么叫天赋?其实,天赋本质上也是一种物质传承,它和所有其他的物质传承一样,是需要一点一点,甚至一代一代地去锤炼、去积累的。
我懂得了静待儿子的“花开”。我知道,因为父母的基础太差,教育又不一定得法,同样的辛苦可能无法给儿子换来同样的收获。但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让儿子改善他的“艺术基因”。
让我欣慰的是,就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儿子像突然开了点窍,一改过去的“龙飞凤舞”,转而画一些成形的东西了,比如石头、太阳、糖葫芦等。虽然还是那么简单、那么粗糙,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会画出一幅完整的、有意义的图画来!
儿子,就画画而言,你可能真的没有多少天赋;但是没关系,只要你还有兴趣,我们就一直坚持。因为,只要你还在努力,就一定会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