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伟将
摘 要:在浙江省新课改推广、深化背景下,区域地理的教学课时整体大幅度缩减,而选考加试题却强化了对区域地理能力的考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读、提炼区域背景材料信息和综合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區域地理;项目学习;地理教学
一、新高考形势下区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梳理最近几次浙江省地理选考试卷,不难发现一个共性现象:非选择题部分必定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呈现,且多为学生已知或熟悉的区域,不再强调定位及纯知识性内容的考查,而是强化了地理能力的考查,比如精确解读和提炼各类地理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和评价区域实际地理问题、准确进行条理清楚且逻辑严密的文字表述。
同时,在浙江省新课改全面推广与深化背景下,区域地理的教学课时整体大幅度缩减,从原先的高二一学年缩减为高二第一学期的半年,这给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大区域地理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如何高效率提升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学习法及其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项目学习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驱动,用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依托,让学生自主进行资料的收集、创作,然后制造出某种成果并加以展示,是较为理想的动手做学习[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区域地理知识按分区学习,各个区域基本知识框架相似,所以可以按照“分区”来设置项目任务,这些项目能够满足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的需要,而且这些项目任务具有挑战性、可控性。把项目学习法应用到区域地理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可选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给予学生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
有兴趣且有挑战性的项目自然能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切实保证区域地理教学任务在一个学期内能顺利完成。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实施策略
基于项目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关注世界上的某个区域,确定主题为“我们寻找这个区域的最大特色”,通过一个学期的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项目任务学习,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显示这些特色,教师和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对条目中所列的事实和特征的准确性进行核实。其基本流程环节[2]及师生活动如图1所示。
(一)选定项目
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项目。主要引导选择两类区域:一是按照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般分区,即七大洲、十三分区、八大国家等;二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一个区域,即学生可以挑选亲身到过的区域作为研究的项目区域,或者朋友、父母和邻居等到过的区域,通过自身的经历或对他们的访谈从而获得有关这个区域的各类地理信息。教师在此过程中仅仅作为指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对学生选定的项目区域进行评价确定。
(二)制订计划
项目计划主要包括学习时间安排和活动详细计划。教师一般给出示范性的任务分配并指导学生自行分组分工。如每个小组成员以三人为宜,成员的分工一般包括:一位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整体协调沟通,鼓励其他成员积极参与项目研究,负责项目任务按时进行,并利用参考资料仔细验证观点的正确性;一位项目成果制作者,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最终制作出成果课件;一位书写者,负责小组最终成果内容的文字提炼及图示描述,要检验、核对成果与课件的一致性。
(三)活动探究
这一阶段是项目学习的主体。项目学习小组成员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来收集特定区域的信息,或进行走访、调查研究,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对一开始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或推翻一开始的假设而提出新的假设,最终使区域特色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1.按照特色模板条目收集信息 初步了解区域“在哪里”“有什么”
教师一般先给出优先推广的模式或框架结构来描述区域特色的十大条目(见表1)。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利用手上现有的区域地理课本和地图册,或在学校和城市图书馆里借阅诸如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和社会研究书籍等,也可从网络上查找所选区域的特色图文、视频等信息,当然也包括一些到过所要研究区域的同学、亲朋好友,通过对他们的访谈、翻阅所拍的照片等,了解这个区域多方面的地理特色。这个阶段可以为项目小组形成一系列想法并完成最终作品——归纳出区域最大特色提供丰富的文字、实景、地图等各种素材。
2.筛选归纳“我们找到的这个区域的最大特色”——为什么
项目小组对每个条目下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将这些信息分为“确实有特色”和“一般的或不算有特色”两类。如果区域中“确实有特色”知识有好几条,小组将重新检查处理这些条目,并进一步琢磨、提炼这些信息,直到选出一条或两条他们确信是最有特色的为止,即要求小组成员充分分析所搜集到的大量信息并对这个特色达成了学习共识。比如,关于人口与城市这一条特色,项目小组把搜集到的区域人口信息绘制成一个折线图,比较该区域历年的城市(或乡村)人口数及变化情况,从而对区域中城市(或乡村)人口有所了解,进而分析出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可以研究大部分人口居住生活在该区域的哪个位置,这可能表明了人口分布与河流、气候等区位因素的关系,从而说明该区域的特色所在。
3.扬长避短发挥区域特色 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怎么办
筛选归纳出区域的最大特色后,同时指出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最终提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建立可持续的区域发展观。
(四)制作作品
项目学习小组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课件、网页、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来完成作品,通过展示这个作品来表达和交流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项目小组甚至可以设计一个能代表该区域的标识,这个标识反映了十大条目中的一个或两个特色。在设计标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有创造性、趣味性。例如,研究西亚和北非区域的小组可以采用热带沙漠的实景作为背景,设计一个阿拉伯人骑着骆驼的标识。
此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要对信息的准确性做最后的检查,对所发现的任何不正确内容要及时修正。而教师要提醒学生的是,该作品不是简单拷贝他们所搜集到的所有文字、图片、地图等资料,而是要有选择,是为了辅助说明特色条目而精挑细选形成的。
(五)成果交流
作品制作出来之后,各学习小组要面向全班进行展示与交流,成果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举行展览会、小型讲座或报告会等,每个小组成员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最终成果时,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每个小组最后可以相互握手、致谢,并最终以热烈欢呼或唱歌的形式来庆祝小组成功完成了项目,宣告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收获了信心,感受到了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展示交流后,这些成果的电子版材料可以上传到班级学习资源库中,海报或研究报告文集等则可以陈列在教室或走廊中。
(六)活动评价
基于项目的学习,不仅要求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强调对个人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2]。
活动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组员及其他学习者共同来完成。在项目学习前及评价前,需要事先由教师设计项目评价规程,或者由师生共同商定项目评价规程(笔者在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中设计的评价标准见表2)。
四、基于项目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实践总结
基于项目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使学生在项目驱动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各区域的基本特征,而且通过描述类、分析类等有阶梯、有挑战的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把枯燥乏味的区域地理教学变成有趣的项目学习,有利于学生消除负面学习情绪,并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项目学习活动的学生进行知识的获取与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前测和后测”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以下方面有较明显的变化:不仅获得了区域地理的具体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印象深刻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应用价值,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有了较大提升;碰到问题不再是想当然地回答,而是先仔细分析再科学严谨地回答,文字表述也更为规范、准确……
由此可见,基于项目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有效掌握区域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区域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3],这样不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地理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18.
[2]孔凡士,劉秀敏.基于VCT的项目学习构建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9):37-39.
[3]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