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曼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张小曼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开辟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新的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是符合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于他们的要求的,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式上也应当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积极转变培养方式,从而培养出更好的金融人才。
“互联网+”;高职院校;金融人才
1.1 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方式不符合这个“互联网+”的时代
现今是“互联网+”的背景时代,高职院校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上,应当多多培养符合“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现如今在金融市场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对于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大批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岗位虚位以待,正是高职院校转变金融人才培养方式的时候。
1.2 高职院校金融课程的安排不符合这个“互联网+”的时代
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主要体现在金融课程的安排上没有跟随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现今高职院校金融课程安排上依旧倾向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例如银行柜台人员、保险代理人等等。这样的课程安排是对于网络上最热门的金融行业的忽视。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对于这样对自身发展毫无益处的课程是不感兴趣的,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必将会受到挫伤,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1.3 高职院校金融课程教学方式不符合这个“互联网+”的时代
现今的高职院校的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的内容陈旧。这是因为教学的课程的安排倾向于传统金融行业,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毫无关系,课程的内容也是集中于金融机构的销售和柜台两个方面。这些教材知识体系落后,内容毫无创新,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金融行业了。
2.1 改变高职院校金融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这个“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主动的求变,及时的修订人才的培养方向,将培养出符合“互联网+”时代金融人才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实行转变,逐渐的减少传统的金融人才对于社会的输出,制定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到有前瞻性,紧紧的跟随时代的步伐。
2.2 转变金融课程的内容
现如今的金融课程内容局限于传统行业之中,这些传统的行业已经被互联网所冲击,着重培养金融柜台和金融营销的人才的课程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且这些课程过分注重理论体系,对于新行业的发展没有预见性,知识的内容严重的滞后。
2.3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方法上要积极的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要灵活多变,要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创新,教学方式上可以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角色扮演法教学、情境还原法教学、分组实践法教学等等,这些教学的最终的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的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知识,为将来在和社会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互联网+”的时代,对于金融行业是一轮新的改革,传统的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终将会被新的互联网的金融行业所替代。作为金融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各大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要学会在这个时代里,积极的转变培养人才的方向,培养出符合这个新时代金融行业的金融人才。
[1]梅媛.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2).
[2]吴娟.提升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16 (02).
[3]潘美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高专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鸡西大学学报,2015(12).
[4]肖婧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分析[D].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03).
1004-7026(2017)04-0091-01
G71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4.066